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隋振国专利>正文

一种野外急救用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68254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外急救用密封装置,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第一构件包含上口端、下口端、第一构件侧壁和出入通道,出入通道的一端开口于上口端的中央,另一端环绕并开口于第一构件侧壁,出入通道的上方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出入通道的开关,第二构件的两端分别与上口端和下口端连接,第二构件环绕在第一构件侧壁的外侧;采用凹形面和凸起的设置可以使密封时在第二构件上产生不同的压力区,使密封效果更好,设有间隙可以向内冲入气体,使第二构件膨胀形成密封,将第二构件上的凸起设置为直径由上方到下方逐渐变大或者由中心分别向上下方逐渐变小时的密封效果明显好于其他的变化,只需要将装置内气体放出就可以快速取出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野外急救用密封装置,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第一构件包含上口端、下口端、第一构件侧壁和出入通道,出入通道的一端开口于上口端的中央,另一端环绕并开口于第一构件侧壁,出入通道的上方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出入通道的开关,第二构件的两端分别与上口端和下口端连接,第二构件环绕在第一构件侧壁的外侧;采用凹形面和凸起的设置可以使密封时在第二构件上产生不同的压力区,使密封效果更好,设有间隙可以向内冲入气体,使第二构件膨胀形成密封,将第二构件上的凸起设置为直径由上方到下方逐渐变大或者由中心分别向上下方逐渐变小时的密封效果明显好于其他的变化,只需要将装置内气体放出就可以快速取出装置。【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野外急救用密封装置,属于机械设备领域。 一种野外急救用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学、医疗、生物等领域,很多物品的存放都需要进行密封保存,一般采用的是 使用盖子、塞子等对装置进行密封。 在密封时,部分物品对密封要求高或者要求有专用的材料进行密封。例如红酒需 要用木头塞保存,腐蚀性物质需要用橡胶塞保存等,这些物品的保存在取出时,采用人力基 本无法取出,需要有专业工具才可以取出。 在野外活动如野营、军队演练等活动时,很容易产生意外事故,对人员产生伤害, 需要进行野外急救,而部分急救用品因为保存条件的原因取出不方便,无法在野外使用,限 制了野外急救的效果,不利于野外急救工作的进行,甚至会危害到受伤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野外急救用密封装置, 具有密封效果好、适用于野外急救作业、能够快速无障碍取出装置的优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野外急救用密封装置, 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包含上口端、下口端、第一构件侧壁和出入通道, 出入通道的一端开口于上口端的中央,另一端环绕并开口于第一构件侧壁,出入通道的上 方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出入通道的开关; 所述上口端的外径大于被密封装置口上口的内径; 所述第二构件的两端分别与上口端和下口端连接,第二构件为可伸缩材质,第二 构件的外表面为凹形面,第二构件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半球形的凸起,采用凹形面和凸 起的设置可以使密封时在第二构件上产生不同的压力区,使密封效果更好; 所述第二构件的外径小于被密封装置口的内径,这样可以防止第二构件与被密封 装置内壁产生摩擦,防止第二构件破损; 所述第二构件环绕在第一构件侧壁的外侧,第二构件和第一构件侧壁之间具有间 隙,设有间隙可以向内冲入气体,使第二构件膨胀形成密封。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第二构件上凸起的直径由上方到下方逐渐变大。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第二构件上凸起的直径由中心分别向上下方逐渐变小。 将第二构件上的凸起设置为直径由上方到下方逐渐变大或者由中心分别向上下 方逐渐变小时的密封效果明显好于凸起不变化或者其他的变化。 只需要将装置内气体放出就可以快速取出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野外急救用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野外急救用密封装置进行密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构件,2-第二构件,3-被密封装置口,11-上口端,12-下口端,13-第一构 件侧壁,14-控制装置,15-出入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野外急救用密封装置,包括第一构件1和 第二构件2,第一构件1包含上口端11、下口端12、第一构件侧壁13和出入通道15,出入通 道15的一端开口于上口端11的中央,另一端环绕并开口于第一构件侧壁13,出入通道15 的上方设有控制装置14,控制装置14控制出入通道15的开关; 上口端11的外径大于被密封装置口 3上口的内径; 第二构件2的两端分别与上口端11和下口端12连接,第二构件2为可伸缩材质, 第二构件2的外表面为凹形面,第二构件2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半球形的凸起; 第二构件2的外径小于被密封装置口 3的内径; 第二构件2环绕在第一构件侧壁13的外侧,第二构件2和第一构件侧壁13之间 具有间隙。 第二构件2上凸起的直径相同。 实施例2,将第二构件2上的凸起设置为直径由上方到下方逐渐变大,其他部分不 变。 实施例3,将第二构件2上凸起设置为直径由中心分别向上下方逐渐变小,其他部 分不变。 上述实施例在使用时,将装置放入到被密封装置内,通过控制装置14向内输入气 体,使第二构件2向外膨胀与被密封装置内壁紧密相接,形成密封,并且可以随时补充气体 保证密封效果,使用结束取出时,打开控制装置14放出气体,即可快速取出。 以上所述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野外急救用密封装置,包括第一构件(1)和第二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构件(1)包含上口端(11)、下口端(12)、第一构件侧壁(13)和出入通道(15),出入通道 (15)的一端开口于上口端(11)的中央,另一端环绕并开口于第一构件侧壁(13),出入通道 (15)的上方设有控制装置(14),控制装置(14)控制出入通道(15)的开关; 所述上口端(11)的外径大于被密封装置口( 3)上口的内径; 所述第二构件(2)的两端分别与上口端(11)和下口端(12)连接,第二构件(2)为可伸 缩材质,第二构件(2)的外表面为凹形面,第二构件(2)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半球形的凸 起; 所述第二构件(2)的外径小于被密封装置口(3)的内径; 所述第二构件(2)环绕在第一构件侧壁(13)的外侧,第二构件(2)和第一构件侧壁 (13)之间具有间隙。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急救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构件(2)上凸起 的直径由上方到下方逐渐变大。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急救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构件(2)上凸起的 直径由中心分别向上下方逐渐变小。【文档编号】B65D39/16GK203889257SQ201420324492【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8日 【专利技术者】隋振国, 禚进 申请人:隋振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野外急救用密封装置,包括第一构件(1)和第二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1)包含上口端(11)、下口端(12)、第一构件侧壁(13)和出入通道(15),出入通道(15)的一端开口于上口端(11)的中央,另一端环绕并开口于第一构件侧壁(13),出入通道(15)的上方设有控制装置(14),控制装置(14)控制出入通道(15)的开关;所述上口端(11)的外径大于被密封装置口(3)上口的内径;所述第二构件(2)的两端分别与上口端(11)和下口端(12)连接,第二构件(2)为可伸缩材质,第二构件(2)的外表面为凹形面,第二构件(2)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半球形的凸起;所述第二构件(2)的外径小于被密封装置口(3)的内径;所述第二构件(2)环绕在第一构件侧壁(13)的外侧,第二构件(2)和第一构件侧壁(13)之间具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振国禚进
申请(专利权)人:隋振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