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溶剂萃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61262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溶剂萃取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溶剂蒸汽传输速度,加快萃取循环,提高溶剂萃取效果的兼具旋转、加热、回流和排出功能的溶剂萃取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装置样品套筒、萃取器、冷凝器、溶剂瓶、溶剂瓶加热器和驱动系统,所述冷凝器、所述萃取器、所述溶剂瓶、所述溶剂瓶加热器上下依次连接,所述样品套筒置于所述萃取器内,所述驱动系统连接所述溶剂瓶加热器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溶剂萃取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溶剂蒸汽传输速度,加快萃取循环,提高溶剂萃取效果的兼具旋转、加热、回流和排出功能的溶剂萃取装置。本技术所述装置样品套筒、萃取器、冷凝器、溶剂瓶、溶剂瓶加热器和驱动系统,所述冷凝器、所述萃取器、所述溶剂瓶、所述溶剂瓶加热器上下依次连接,所述样品套筒置于所述萃取器内,所述驱动系统连接所述溶剂瓶加热器组件。【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化学样品前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溶剂萃取装置,适 用于环境、食品、医药、生物等复杂样品中有机物的萃取。 一种多功能溶剂萃取装置
技术介绍
溶剂萃取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步骤,使用有机溶剂将分析物从样品基 质中萃取出来,供分析检测。索氏提取器是一种常用的溶剂萃取装置,关键步骤包括:(1) 冷凝器对溶剂蒸汽的冷凝回流,(2)常温下的溶剂对样品进行浸泡,(3)萃取后的溶剂因不 断回流积累而溢流并虹吸回溶剂瓶,将萃取出的分析物从样品中转移到溶剂瓶中,(4)重新 加热蒸发和回流溶剂。应用中,上述四步通常循环进行多次。索氏提取常作为溶剂萃取的基 准方法。但索氏提取的问题在于耗时长,常需要数小时甚至48小时以上,原因是样品静态 地浸泡于室温下的溶剂中,分析物从样品向溶剂中的传质速度缓慢。后来出现索氏提取的 Randall改型,S卩,将样品浸入热溶剂中煮一段时间,然后将样品提升出溶剂,或将溶剂蒸发 或排放至另一容器,使溶剂与样品分离,继续加热溶剂,通过蒸汽冷凝回流来淋洗样品。该 方法大大缩短了萃取时间,但已经出现的商业化装置均较为昂贵和复杂,特别是需要将玻 璃仪器与机械或电子装置精密结合,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制造难度和成本。还有一些研究中 以微波辅助索氏提取来改进萃取效果,但需要昂贵的微波装置,且对非极性溶剂效果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溶剂蒸汽传输速度,加快萃取循 环,提高溶剂萃取效果的兼具旋转、加热、回流和排出功能的溶剂萃取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溶剂萃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样品套筒、萃 取器、冷凝器、溶剂瓶、溶剂瓶加热器和驱动系统,所述冷凝器、所述萃取器、所述溶剂瓶、所 述溶剂瓶加热器上下依次连接,所述样品套筒置于所述萃取器内,所述驱动系统连接所述 溶剂瓶加热器。 其中所述萃取器包括萃取腔、液位传感器、排放管和蒸汽管,所述排放管位于所 述萃取腔底部并通向所述溶剂瓶,所述排放管内设有排放阀,所述排放阀连接所述驱动系 统,所述液位传感器位于所述萃取腔上部,所述液位传感器连接所述驱动系统,所述蒸汽管 从所述萃取器侧壁上部引出并通向所述溶剂瓶,所述蒸汽管引出口位于所述液位传感器上 方。 其中所述萃取器还包括下罩,所述排放管和所述蒸汽管从所述萃取器引出后连接 所述下罩,所述下罩连接所述溶剂瓶。 其中所述蒸汽管与所述下罩一体连接。 其中所述冷凝器下壁上设有导流片,所述导流片开口小于所述样品套筒开口。 其中所述冷凝器为蛇形冷凝器。 其中所述样品套筒连接有悬挂线,所述悬挂线穿过所述冷凝器内部中心通道后连 接所述旋转驱动,所述旋转驱动连接所述驱动系统,控制所述样品套筒使其能够旋转。 其中还包括萃取腔加热器,所述萃取腔加热器位于所述萃取器底部外壁上,所述 萃取器加热器连接所述驱动系统。 其中还包括蒸汽管加热器,所述蒸汽管加热器位于所述蒸汽管外壁上,所述蒸汽 管加热器连接所述驱动系统。 其中所述萃取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溶剂瓶开口为平面磨口。 本技术多功能溶剂萃取装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取得了 如下技术效果: 1、本技术中,样品在溶剂中转动,溶剂受到扰动,可加快萃取物向溶剂中的运 动;同时,浸泡样品的溶剂受到加热,提高溶剂的萃取能力。而目前索氏提取或其改型的溶 剂萃取技术中未见这种既转动又加热的方式。 2、本技术中,使用带有加热器的蒸汽管,避免溶剂蒸汽在蒸汽管内壁上的冷 凝回流,使溶剂蒸汽向冷凝器运动的效率更高,速度更快。当使用水作溶剂进行提取时,效 果将更加明显。目前的溶剂萃取技术中未见这种方式。 3、本技术中,使用排放阀来控制溶剂在萃取腔中的时间和体积,使萃取方式 多样化。如,(1)传统索氏提取模式:排放阀保持关闭,萃取腔加热器和蒸汽管加热器关 闭,冷凝溶剂在萃取腔中积累,直到溶剂液面到达液位传感器高度时才打开排放阀,排空萃 取腔中的溶剂;(2)加速索氏提取模式:排放阀保持关闭,萃取腔加热器和蒸汽管加热器打 开,冷凝溶剂在萃取腔中积累,直到溶剂液面到达液位传感器高度时才打开排放阀,排空萃 取腔中的溶剂;(3)浸煮模式:排放阀关闭,萃取腔加热器加热萃取腔中的溶剂和样品,溶 剂到达液位传感器高度时排放阀不响应,直到冷凝积累的溶剂从蒸汽管溢流回溶剂瓶;(4) 热浸提模式:类似浸煮模式,但排放阀会周期性地打开(如几秒钟),排放部分溶剂,使萃取 腔中溶剂部分地不断地被冷凝溶剂所更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多功能溶剂萃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_可旋转的样品套筒;2-萃取器;3-冷凝器;4-溶剂瓶;5-加热 器;6-驱动系统;7-样品套筒;8-悬挂线;9-旋转驱动;10-萃取腔;11-排放管;12-排放 阀;13-蒸汽管;14-下罩;15-中心通道;16-导流片;17-溶剂瓶加热器;18-萃取腔加热 器;19-蒸汽管加热器;20-液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 的说明。 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溶剂萃取装置,包括依次上下连接的冷凝器3、萃取器2、 溶剂瓶4和溶剂瓶加热器17,冷凝器3为蛇形冷凝器,萃取器2包括萃取腔10、液位传感器 20、排放管11、蒸汽管13和下罩14,排放管11位于萃取腔10底部并穿过下罩14通向溶剂 瓶4,排放管11内设有排放阀12,液位传感器20位于萃取腔10上部,蒸汽管13从萃取器 2侧壁上部引出并与下罩14 一体连接,萃取器2下罩14底部开口与溶剂瓶4顶部开口形 成密封,蒸汽管13引出口位于液位传感器20上方;萃取腔10内放置有可旋转的样品套筒 1,可旋转的样品套筒1通过贯通冷凝器3内中心通道15后连接旋转驱动9,冷凝器3下壁 内侧设有导流片16,导流片16构成的开口直径小于可旋转的样品套筒1开口直径,萃取器 2底部外壁上设有萃取腔加热器18,蒸汽管13外壁上设有蒸汽管加热器19,旋转驱动9、液 位传感器20、排放阀12、萃取腔加热器18、蒸汽管加热器19和溶剂瓶加热器17连接驱动系 统6实现驱动和加热,萃取器2、冷凝器3和溶剂瓶4开口为平面磨口,不必通过上下移动, 沿磨口平移即可与关联件分离。 装样品:移动冷凝器3,使萃取器2顶部开口大部分暴露给操作者,同时可旋转的 样品套筒1会随悬挂线8的移动被提升至萃取器2顶部开口附近,将包裹有待萃取样品的 滤纸筒放入可旋转的样品套筒1中,在排放阀12关闭的情况下向萃取腔10中加入溶剂直 到有部分溶剂从蒸汽管13溢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溶剂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样品套筒、萃取器、冷凝器、溶剂瓶、溶剂瓶加热器和驱动系统,所述冷凝器、所述萃取器、所述溶剂瓶、所述溶剂瓶加热器上下依次连接,所述样品套筒置于所述萃取器内,所述样品套筒连接有悬挂线,所述悬挂线穿过所述冷凝器内部中心通道后连接旋转驱动,所述旋转驱动连接所述驱动系统,控制所述样品套筒使其能够旋转,所述驱动系统连接所述溶剂瓶加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辉郭建伟谢新刚邓宛梅田春明胡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