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露式薄膜涂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5776 阅读:4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压露式薄膜涂抹器,属于办公用品,尤其是书写或绘图辅助用品中的擦除装置。它包括一壳罩和一衬壳及一涂*装置,其中涂*装置枢接于衬壳内,而壳罩则枢接套装于衬壳的外周,且使涂*装置的上段部分露出;提供使用者只需按压涂*装置的壳体上部,涂*装置内沉,令涂*装置前下端的涂抹头从衬壳伸出;在释放涂*装置的的壳体上部时,涂*装置随即翘起,使涂抹头内缩于衬壳内部。它又在衬壳与壳罩间采用带定位杆的弹压钮和卡定孔的组合,及壳罩的枢轴内设有具缺口向下的枢接孔,涂*装置的壳体设与前述枢接孔对应的凸轴,使用者仅需挤压弹压钮即可快速取出涂*装置,补充替换涂抹带。(*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压露式薄膜涂抹器,属于办公用品,尤其是书写或绘图辅助用品中的擦除装置。而对于此类相关的专利申请案,有台湾公开的429886号新型专利,“修正带改良结构”申请案号88213471号。它包括一修正带本体,其内容置齿轮传动供、收带机构和带体,带体有一小段绕过并外露于本体的开口端的涂抹头,在修正带本体开口端的上侧设有一扣合部,以供嵌合一盖体的支轴而相枢接,使盖体得以简单的盖合本体的开口端,使带体不外露,与外部隔离;而也可轻松的掀开盖体以供正常使用修正带。此设计系另外枢接有一盖体,可避免盖体与本体脱离而防止盖体遗失。然而在每次使用时仍需掀开盖体才可使用修正带。又修正带如在掀开盖体的状态下掉落到地面,很有可能造成盖体与本体因碰撞损坏而分离,实际上还是无法根本的解决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使用者可快速取出涂佈装置,进行涂抹带的补充替换。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压露式薄膜涂抹器,它包含一具有容置有齿轮传动供、收带机构和带体的壳体且带体有一小段绕过并外露于壳体的开口端处的涂抹头的涂佈装置,所述的涂佈装置的壳体底面延设有一弹片,壳体后方外凸有一抵靠边;它还包含一壳罩和一衬壳;衬壳为一中空形体,内部有容置涂佈装置的空间,底面为一供涂佈装置的弹片滑动的滑道,其前面及顶面敞开形成前开口面、顶开口面,在前面开口面与顶面开口面转接处的两侧壳面各设有一供壳罩的枢轴枢接的轴孔;壳罩为内部中空的凹字形体,它套装在衬壳外周,且涂佈装置的上段部分露出,其两侧的壳面内侧壁前端设有一枢轴,其后方设有一向内的挡边。使用者只需保持单一的按压涂佈装置的壳体上部,涂佈装置的弹片受压沿衬壳中的滑道滑动,涂佈装置内沉到衬壳中,即可令涂抹头伸出涂佈使用,或取消按压的动作时,涂佈装置的弹片回弹,涂佈装置从衬壳中翘起,便使涂抹头内缩隐藏。所述的压露式薄膜涂抹器,衬壳的侧面设有一弹压钮,弹压钮上凸设有一定位杆;壳罩上与所述定位杆对应设卡定孔;另在壳罩的枢轴内设有一具缺口向下的枢接孔,涂佈装置的壳体设与前述枢接孔对应的凸轴。挤压弹压钮,定位杆脱离卡定孔,壳罩带动涂佈装置相对衬壳转开,壳罩的枢接孔外露,将涂佈装置的凸轴从前述枢接孔中退出,即可进行涂抹带的补充替换。本技术的压露式薄膜涂抹器,在原有涂佈装置的结构基础上增设一弹片和一抵靠边并采用枢接一壳罩和一衬壳,结构简单,整体性好。衬壳与壳罩和涂佈装置相互枢接,便于操作;采用带定位杆的弹压钮和卡定孔的组合,及壳罩的枢轴内设有具缺口向下的枢接孔,涂佈装置的壳体设与前述枢接孔对应的凸轴,使用者仅需挤压弹压钮即可快速取出涂佈装置,补充替换涂抹带。它不容易摔坏且易于加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压露式薄膜涂抹器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在闲置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实施例在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实施例在闲置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实施例在使用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实施例涂佈装置壳体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实施例在弹压钮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实施例在弹压钮处受压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实施例涂佈装置及壳罩从衬壳中上旋展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壳罩1如从顶面俯视时呈内部中空的凹字形体,其两侧的壳面11呈波浪形;在壳面11底后方设有横列的由大到小的孔洞,其中第一孔洞为卡定孔111;另在两壳面11内侧壁前端设有一枢轴12,且枢轴12内设有一具缺口122向下的枢接孔121;在壳罩1后方向壳罩1内部则设有一挡边13。衬壳2为一略呈横向三角状的中空壳体,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23,底面为一呈弧形滑道24;衬壳2前面具有一前开口面231,而顶面具有一顶开口面232,在前开口面231与顶开口面232转接处具有一连结两侧壳面25的跨接部21,在跨接部21两侧分别相对形成一轴环211,且每一轴环211又设有一供壳罩1的枢轴12枢接的轴孔212,使壳罩1可上旋展开于衬壳2外或下旋将衬壳2隐藏于壳罩1内;而两侧壳面25后方分别设有一圆形的弹压钮22,弹压钮22的圆周下方与壳面25相连,其余部分则与壳面25之间开设有一缝隙222,另在弹压钮22上半圆面凸设有一定位杆221,当壳罩1下旋将衬壳2隐藏时,迫使定位杆221插设卡定于卡定孔11中,若向内压弹压钮22时,将使其内缩而使定位杆221可脱离卡定孔11,壳罩1即可上旋展开于衬壳2;另在壳面25的前方开设有一视窗26,让使用者可观察衬壳2内部涂佈装置3动作情况。请同时参见图6,涂佈装置3由左、右侧壳体31组构而成,从壳体31前上方向两侧凸伸出一对可由缺口122枢接于枢接孔121的凸轴311,使涂佈装置3内藏于衬壳2的容置空间23中。左、右侧壳体31组构完成后,会在前下方形成一涂佈口312,涂佈口312内设有一嵌槽313,以供装设涂抹头314,并恰使涂抹头314露出涂佈口312外,涂抹头314表面涂有一薄层太氟龙不粘材料,以避免涂抹带4出带时因摩擦而发生卡死现象,造成涂抹带4断裂。壳体31顶面局部分布有止滑纹317,而壳体31内壁适当处横向前、后分别伸设有一套轴318,提供构成驱动轮组32的主动带轮321和从动带轮322套设安装,其中在壳体31内前上方处从内壁凸伸有一导向片319,导向片319表面横向凸设有数条凸条319a。在涂抹带4安装到主动带轮321和从动带轮322上之后,涂抹带4绕过涂抹头314并沿着导向片319表面的横向凸条319a呈浮贴状态,可稳定涂抹带4保持出带的顺畅。特别是在壳体31底面设有一呈曲面状的弹片315,弹片315部分片段与壳体31内侧壁不发生连结,并使弹片315设计成具有充分的弹性张力;同时,在壳体31后方周壁外侧上方设一凸起的抵靠边316。其作用是,当涂佈装置3安装到衬壳2内部后,由于弹片315向下张展的力量,使弹片315前段顶压滑道24而向后滑移,迫使涂佈装置3翘起,借助抵靠边316顶靠挡边13,使涂佈装置3定位于衬壳2内,又由于涂佈装置3是在衬壳2内部并呈翘起状态,因此使涂抹头314隐藏在衬壳2的前开口面231内,按此设计,使得涂抹头314不会因为薄膜涂抹器的摔落而造成损坏。请参见图2、图3、图4和图5,当使用者按压止滑纹317处,迫使弹片315受到挤压而紧合,并沿滑道24向前移动,使涂佈装置3内沉,此时涂抹头314随即凸伸到前开口面231之外,供使用者涂佈使用;当使用完毕后,使用者释放止滑纹317,涂佈装置3的弹片315因向下张展的力量,迫使涂佈装置3翘起,使抵靠边316顶靠挡边13呈定位状态,因此使涂抹头314隐藏在衬壳2的前开口面231内。请参见图7、图8和图9,当使用者想要进行替换涂抹带4时,可按图8箭头指向所示,按压弹压钮22,使弹压钮22内缩,令定位杆221脱离卡定孔111。由于顶压于滑道24的弹片315因展张限制的解除,可充分的发挥展张的力量,使涂佈装置3上弹,同时借助涂佈装置3的抵靠边316顶靠壳罩1的挡边13,可顺势的连带将壳罩1带出,使壳罩1的枢轴12转向。使用者即可轻易的将涂佈装置3枢接于枢接孔121的凸轴311从缺口122取出,另外进行涂抹带4的补充替换。权利要求1.压露式薄膜涂抹器,它包含一具有容置有齿轮传动供、收带机构和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压露式薄膜涂抹器,它包含一具有容置有齿轮传动供、收带机构和带体的壳体且带体有一小段绕过并外露于壳体的开口端处的涂抹头的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涂*装置的壳体底面延设有一弹片,壳体后方外凸有一抵靠边;它还包含一壳罩和一衬壳;衬壳为一中空形体,内部有容置涂*装置的空间,底面为一供涂*装置的弹片滑动的滑道,其前面及顶面敞开形成前开口面、顶开口面,在前面开口面与顶面开口面转接处的两侧壳面各设有一供壳罩的枢轴枢接的轴孔;壳罩为内部中空的凹字形体,它套装在衬壳外周,且涂*装置的上段部分露出,其两侧的壳面内侧壁前端设有一枢轴,其后方设有一向内的挡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易钟
申请(专利权)人:优得奈厦门文具礼品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