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53399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1:14
液化冷却器,壳体与管箱之间设置有管束箱,管束箱上端设置有排气口B,管束箱下端设置有排净口A,管束箱与法兰B之间设置有石墨缠绕垫,管束箱与法兰A之间设置有垫片;壳体上端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远传压力表接口A、远传压力表接口B、排气口A、安全阀口、气体R22出口、备用口;壳体下端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远传压力表接口C、鞍座B、液体R22进口C、排净口B、液体R22进口A、鞍座A;壳体前方中部设置有液体R22进口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承受高温高压,传热面积大,冷却率高,操作弹性大,可在真空下操作,且清洗维修方便,适用于处理不清洁,易结垢介质,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液化冷却器,壳体与管箱之间设置有管束箱,管束箱上端设置有排气口B,管束箱下端设置有排净口A,管束箱与法兰B之间设置有石墨缠绕垫,管束箱与法兰A之间设置有垫片;壳体上端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远传压力表接口A、远传压力表接口B、排气口A、安全阀口、气体R22出口、备用口;壳体下端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远传压力表接口C、鞍座B、液体R22进口C、排净口B、液体R22进口A、鞍座A;壳体前方中部设置有液体R22进口B。本技术能承受高温高压,传热面积大,冷却率高,操作弹性大,可在真空下操作,且清洗维修方便,适用于处理不清洁,易结垢介质,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专利说明】
本技术属于石油、化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化冷却器。 液化冷却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的主要功能在于实现物料之间热量的传递,目前,换热器在石化、冶金、电 力等上业领域被广泛应用;在石化装置中,换热器几乎占据了设备投资.总额和使用数量 的一半;在各种换热器中,采用最多的是管壳式散热器,其使用的广泛程度接近换热器使用 总量的90%,根据不同的结构,管壳式换热器可分为:管板式、浮头式、U形管式及釜式重沸 器,不同的结构形式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釜式重沸器有一个扩大的壳体,汽液分离过程在 壳体中进行,液面通过一个垂直的挡板来维持,以保证管束箱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管束箱通 常为两管程的U形管结构,也可以为多管程的浮头式结构。 重沸器是石油、化工领域沸腾传热的设备,主要用来为塔器精馏过程提供热源,其 工作原理是液体介质从壳程下方进入壳体内部,在壳程被加热汽化后的蒸汽和液体混合物 从出口进入塔内,整个过程是利用介质汽化前后密度不同而形成的的静压差来实现自动循 环,不需要外加动力,因为塔器精馏过程需要大量的热量,所以重沸器进出口处的介质流动 速度很大,很容易引起换热管的振动破坏,为了防止进口处液体流速过高,现有技术中的重 沸器会设置有防冲板,但设置防冲板后会造成防冲板附近局部区域的液体流速过高,换热 管同样也会很快振动失效。 重沸器有壳体、换热管、折流板和支持板,换热管置于壳体内腔中,壳体内腔中相 对换热管设有折流板和支持板,目前,水动力对釜式再沸器影响很小,因此其性能相对可 靠,特别在高真空条件下,其性能更好,通过增加管间节距,可获得很高的热流密度,在小温 差的条件下,可获得良好的运行状况,釜式重沸器的缺点是容易结垢,污垢沉积物会不可避 免地出现在传热表面上,污垢沉积物热阻较高,大大降低了传热速率:同时由于结垢减小了 流道而积,介质流动阻力增大,能耗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液化冷却器,包括壳体、管箱,所有进出口均设 置有接管和法兰;管箱上端设置有气体进口,管箱下端设置有气液混合物出口,管箱左侧设 置有法兰B ;壳体左侧设置有椭圆封头,壳体右侧设置为斜圆锥壳,斜圆锥壳右侧设置有法 兰A,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与管箱之间设置有管束箱,管束箱上端设置有排气口 B,管束 箱下端设置有排净口 A,管束箱与法兰B之间设置有石墨缠绕垫,管束箱与法兰A之间设置 有垫片。 所述的壳体上端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远传压力表接口 A、远传压力表接口 B、排气 口 A、安全阀口、气体R22出口、备用口;壳体下端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远传压力表接口 C、鞍 座B、液体R22进口 C、排净口 B、液体R22进口 A、鞍座A ;壳体前方中部设置有液体R22进 口 B ;壳体左侧的椭圆封头上部设置有液位计接口 B,液位计接口 B内设置有磁翻柱液位计; 椭圆封头下部设置有液位计接口 A,液位计接口 A内设置有磁翻柱液位计。 所述的排气口 B的接管外圆柱面上设置有圆周均布的3个加强筋,加强筋与排气 口B的接管中心线夹角α设置为锐角。 所述的排净口 Α的接管外圆柱面上设置有圆周均布的3个加强筋,加强筋与排净 口A的接管中心线夹角α设置为锐角。 所述的远传压力表接口 Β的接管外圆柱面上设置有圆周均布的3个加强筋,加强 筋与远传压力表接口Β的接管中心线夹角α设置为锐角。 所述的排气口 Α的接管外圆柱面上设置有圆周均布的3个加强筋,加强筋与排气 口A的接管中心线夹角α设置为锐角。 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4件轨道Α和4件轨道Β,轨道Α和轨道Β对称布置;轨道A 和轨道B均采用圆钢,圆钢焊接在折流板上。 本技术能承受高温高压,传热面积大,冷却率高,操作弹性大,可在真空下操 作,且清洗维修方便,适用于处理不清洁,易结垢介质,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1的B-B剖面图。 图4是图1的C-C剖面图。 图5是图1的E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5的F-F剖面图。 图7是图1的I局部放大图。 图中:1.液位计接口 A ;2.液位计接口 Β ;3.椭圆封头;4.远传压力表接口 A ;5.远 传压力表接口 Β ;6.排气口 A ;7.加强筋;8.安全阀口;9.气体R22出口;10.备用口;11.壳 体;12.垫片;13.法兰A ;14.排气口 Β ;15.管束箱;16.气体进口;17.管箱;18.气液混合 物出口; 19.石墨缠绕垫;20.排净口 A;21.鞍座A;22.轨道A;23.轨道B;24.液体R22进 口 Α ;25·排净口 Β ;26·液体R22进口 Β ;27·液体R22进口 C ;28·鞍座Β ;29·远传压力表 接口 C ;30.磁翻柱液位计;1101.圆钢;1102.折流板;1701.法兰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液化冷却器,包括壳体11、管箱17,所有进出口均设置有接管和法兰;管箱17上 端设置有气体进口 16,管箱17下端设置有气液混合物出口 18,管箱17左侧设置有法兰 B1701 ;壳体11左侧设置有椭圆封头3,壳体11右侧设置为斜圆锥壳,斜圆锥壳右侧设置有 法兰A13,所述的壳体11与管箱17之间设置有管束箱15,管束箱15上端设置有排气口 B14, 管束箱15下端设置有排净口 A20,管束箱15与法兰B1701之间设置有石墨缠绕垫19,管束 箱15与法兰A13之间设置有垫片12 ;所述的壳体11上端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远传压力表 接口 A4、远传压力表接口 B5、排气口 A6、安全阀口 8、气体R22出口 9、备用口 10 ;壳体11下 端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远传压力表接口 C29、鞍座B28、液体R22进口 C27、排净口 B25、液体 R22进口 A24、鞍座A21 ;壳体11前方中部设置有液体R22进口 B26 ;壳体11左侧的椭圆封 头3上部设置有液位计接口 B2,液位计接口 B2内设置有磁翻柱液位计30 ;椭圆封头3下部 设置有液位计接口 A1,液位计接口 A1内设置有磁翻柱液位计30 ;所述的排气口 B14的接管 外圆柱面上设置有圆周均布的3个加强筋7,加强筋7与排气口 B14的接管中心线夹角α 设置为锐角;所述的排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液化冷却器,包括壳体(11)、管箱(17),所有进出口均设置有接管和法兰;管箱(17)上端设置有气体进口(16),管箱(17)下端设置有气液混合物出口(18),管箱(17)左侧设置有法兰B(1701);壳体(11)左侧设置有椭圆封头(3),壳体(11)右侧设置为斜圆锥壳,斜圆锥壳右侧设置有法兰A(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1)与管箱(17)之间设置有管束箱(15),管束箱(15)上端设置有排气口B(14),管束箱(15)下端设置有排净口A(20),管束箱(15)与法兰B(1701)之间设置有石墨缠绕垫(19),管束箱(15)与法兰A(13)之间设置有垫片(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乔军黄萍顾良孙翔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民丰特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