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管柱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49893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7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调节机构。所述转向管柱调节机构,包括手柄、注塑连接的支架板和拉脱锁、同时与所述手柄及所述支架板连接的夹紧装置以及连接所述手柄和所述夹紧装置手柄弹簧,所述拉脱锁与管梁螺栓连接,此外,还包括在所述支架板两端设置的卷簧,所述卷簧的一端为平直面,所述平直面穿过所述支架板上的通孔,且延伸至所述拉脱锁的底面,并与所述拉脱锁固定连接,所述平直面与所述通孔间隙配合。因此,当发生碰撞时,注塑结构断裂,支架板与拉脱锁分开后,将沿着卷簧表面运动,直至将板簧拉直后脱离,支架板与板簧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方向盘及管柱下落速度较小,从而降低了方向盘及管柱对驾驶员腿部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转向系统
,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调节机构。所述转向管柱调节机构,包括手柄、注塑连接的支架板和拉脱锁、同时与所述手柄及所述支架板连接的夹紧装置以及连接所述手柄和所述夹紧装置手柄弹簧,所述拉脱锁与管梁螺栓连接,此外,还包括在所述支架板两端设置的卷簧,所述卷簧的一端为平直面,所述平直面穿过所述支架板上的通孔,且延伸至所述拉脱锁的底面,并与所述拉脱锁固定连接,所述平直面与所述通孔间隙配合。因此,当发生碰撞时,注塑结构断裂,支架板与拉脱锁分开后,将沿着卷簧表面运动,直至将板簧拉直后脱离,支架板与板簧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方向盘及管柱下落速度较小,从而降低了方向盘及管柱对驾驶员腿部造成伤害。【专利说明】一种转向管柱调节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转向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转向管柱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的转向管柱是将驾驶员操纵方向盘的动作传递至转向器的机构,其包括外管 柱和内心轴,外管柱起支撑作用,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管梁上,内心轴传递方向盘的扭矩; 当方向盘位置和驾驶员位置不太合理的时候,调节转向管柱的位置,以便使驾驶员操纵更 舒适。 转向管柱的调节是通过转向管柱调节机构完成的,如图1所示,传统的转向管柱 调节机构,包括手柄P、夹紧机构2'、弹簧3'、拉脱锁4'和支架板5',所述手柄1'锁 紧时,夹紧机构2'的静摩擦力大于所述弹簧:V的拉伸力,使转向管柱固定,所述手柄1' 松开时,管柱可以上下调节,把方向盘放在驾驶员认为更舒服的位置。 当前的转向管柱调节机构不仅具备上述调节管柱位置的功能,还有碰撞溃缩的功 能。所述支架板5'与所述锁紧机构2'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拉脱锁4'与所述支架板5' 注塑连接,所述拉脱锁4'中间有螺栓孔,用于将其固定在管梁上;碰撞发生时,注塑结构 断裂,所述支架板5'与所述拉脱锁4'分开,整个管柱开始向下溃缩,使得方向盘下降,减 少方向盘对人体的冲击。但是,所述支架板5'与所述拉脱锁4'分开后,管柱的安装支架 失去约束,方向盘受重力的作用,迅速下落,会直接掉在驾驶员的腿上,对驾驶员的腿部造 成伤害。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对传统的转向管柱调节机构进行改进,以解决其对驾 驶员腿部造成伤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管柱调节机构,在发生碰撞溃缩时,能够避免方向 盘对驾驶员腿部造成伤害,使用更加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种转向管柱调节机构,包括手柄、注塑连接的支架板和拉脱锁、分别连接所述手 柄和所述支架板的夹紧装置以及连接所述手柄和所述夹紧装置的手柄弹簧,所述拉脱锁与 管梁螺栓连接,所述支架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卷簧,各所述卷簧的一端为平直面,所述平直 面穿过所述支架板上的通孔,且延伸至所述拉脱锁的底面,并与所述拉脱锁固定连接,所述 平直面与所述通孔间隙配合。 优选地,所述卷簧的平直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拉脱 锁上的第二安装孔同轴,所述卷簧、所述拉脱锁与管梁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卷簧的平直面的端面处设有卡勾,所述卡勾与所述拉脱锁的端面卡 接。 优选地,所述卷簧与所述支架板通过橡胶钉固定。 优选地,所述手柄的连接轴穿过所述夹紧装置,并在靠近所述夹紧装置的外侧设 有轮槽,处于预紧状态的所述手柄弹簧的一端卡接在所述轮槽中,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夹紧 装置上,且所述手柄弹簧与所述夹紧装置的固定连接处位于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夹紧装置远 离所述支架板的端面之间。 优选地,所述夹紧装置远离所述支架板的一端设有翻边,所述手柄弹簧与所述夹 紧装置固定的一端是与所述翻边配合的矩形环,所述矩形环套接在所述翻边上。 优选地,所述矩形环的表面包覆有弹性塑料。 优选地,所述手柄弹簧为两组,且两组所述手柄弹簧以所述夹紧装置的坚直中心 线为对称轴对称布置。 优选地,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倒U形的外支架和位于所述外支架内部的内支架,所 述外支架的侧面和与其靠近的所述内支架的侧面间隙配合;所述外支架的侧面及与其靠近 的所述内支架的侧面上开设有大小、孔位相同的矩形槽,所述手柄的连接轴可移动地放置 于所述矩形槽中,并将所述外支架与所述内支架连接在一起。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向管柱调节机构,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在支架板的两端分别设 置了卷簧,所述卷簧的一端为平直面,所述平直面穿过所述支架板上的通孔,且延伸至与所 述支架板注塑在一起的拉脱锁的底面,并与所述拉脱锁固定连接,所述平直面与所述通孔 间隙配合;如此设置,在发生碰撞时,注塑结构断裂,所述支架板与所述拉脱锁分开并开始 下落;但由于所述支架板上的通孔与卷簧间隙配合,且所述卷簧与所述拉脱锁固接并固定 在管梁上,所以所述支架板下落时将沿着所述板簧的表面运动,直至将板簧拉直后脱离,运 动过程中,由于所述支架板与所述板簧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所述方向盘及管柱的运动速度 降低,从而可有效防止方向盘及管柱快速下落撞击驾驶员腿部,对驾驶员造成伤害。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 明,其中: 图1为传统的转向管柱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向管柱调节机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向管柱调节机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向管柱调节机构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为: 1'-手柄,2'-夹紧机构,3'-弹簧,4'-拉脱锁,5'-支架板; 1-手柄,2-夹紧装置,3-支架板,4-拉脱锁,5-手柄弹簧,6-卷簧,7-橡胶钉; 11-连接轴;21-翻边; 41-第二安装孔;51-矩形环;61-第一安装孔,62-卡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 步的介绍。 如图2?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向管柱调节机构,包括手柄1、夹紧装置2、注塑 连接的所述支架板3和拉脱锁4以及手柄弹簧5,所述夹紧装置2同时与所述手柄1及支架 板3连接,所述拉脱锁4与管梁螺栓连接,另外,所述转向管柱调节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 支架板3两端的卷簧6,所述支架板3的每端均可设置一组或多组所述板簧6,所述卷簧6 的一端为平直面,所述平直面穿过所述支架板3上的通孔,且延伸至所述拉脱锁4的底面, 并与所述拉脱锁4固定连接,同时,所述平直面与所述通孔间隙配合。 当发生碰撞时,所述支架板3和所述拉脱锁4的注塑结构会断裂,所述支架板3开 始下落,但由于所述支架板3上的通孔与所述板簧6间隙配合,并且所述板簧6与所述拉脱 锁4 一起固定在管梁上,所以所述支架板3下落过程中将沿着所述板簧6的表面运动,直至 将所述板簧6拉直后脱落,由于所述支架板3与所述板簧6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所述支架板 3的下落速度变缓,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可避免由于所述支架板3快速下落对驾驶员腿 部造成伤害。 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卷簧6的平直面上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管柱调节机构,包括手柄(1)、注塑连接的支架板(3)和拉脱锁(4)、分别连接所述手柄(1)和所述支架板(3)的夹紧装置(2)以及连接所述手柄(1)和所述夹紧装置(2)的手柄弹簧(5),所述拉脱锁(4)与管梁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卷簧(6),所述卷簧(6)的一端为平直面,所述平直面穿过所述支架板(3)上的通孔,且延伸至所述拉脱锁(4)的底面,并与所述拉脱锁(4)固定连接,所述平直面与所述通孔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兴唐学东丁玲汪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