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39989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为了提高转向柱装置部分的支撑刚性,使转向轴(2b)和转向柱(5b)为非伸缩式的,使这些部件能沿前后方向位移,而且,在对转向柱(5b)进行支撑的转向柱支架(31)上侧的前后分离开的至少2处形成保持孔(22a),在各保持孔(22a)中设置滑板(35)、弹性部件(37)和盖体(38),滑板(35)通过弹性部件(37)对转向柱(5b)的外周面进行推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转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更具体来说,涉及把电动马达作为驱动源对转向盘的前后位置及上下位置进行调节的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各种结构的转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其中一部分已经在机动车用的转向装置中被采用。图21表示日本特开2010 — 116042号公报中记载的现有结构的第I例。固定转向盘I的转向轴2由圆筒状的外轴3,和能沿轴向滑动、且能传递旋转力地插入此外轴3的圆棒状的内轴4构成。更具体来说,外轴3的从中间部到前端部为止的内周面与内轴4的后端部外周面进行花键配合。转向盘I固定在外轴3的后端部。转向轴2插通到筒状的转向柱5的内侧,而且,旋转自如地受到支撑。转向柱5由支撑在车身上的筒状的转向外柱6,和能朝轴向滑动地插入此转向外柱6的内侧的筒状的转向内柱7构成。而且,外轴3的靠中间部后端的部分在轴向位移受到阻止的状态下旋转自如地支撑在转向内柱7的后端部的内径侧。而且,内轴4的靠中间部前端的部分在轴向位移受到阻止的状态下旋转自如地支撑在转向外柱6的前端部的内径侧。通过此结构,转向轴2旋转自如地支撑在转向柱5的内侧,而且,外轴3及转向内柱7能够相对于内轴4及转向外柱6朝前后方向进行相对移动。现有结构的第I例的装置,为了能够调节转向盘I的前后位置,具备:作为电动执行器被固定在转向外柱6的下表面的齿轮箱8 ;在轴向位移受到阻止的状态下以仅能进行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此齿轮箱8内的进给螺母9 ;在转向内柱7的后端部固定在朝转向外柱6的后方突出的部分的推拉臂10 ;在前半部设有与进给螺母9进行螺纹接合的阳螺纹部12、后端部与推拉臂10结合的推拉杆11 ;和通过蜗杆减速机13与进给螺母9相连,对此进给螺母9进行旋转驱动的电动马达(图示省略)。在对转向盘I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的情况下,使进给螺母9旋转,使推拉杆11沿轴向位移。伴随此位移,转向内柱7通过推拉臂10朝与推拉杆11相同的方向位移,使支撑在转向内柱7的内侧的外轴3与转向内柱7 —起朝前后方向移动,从而对转向盘I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现有结构的第I例的转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中,存在于转向外柱6的后端部与转向内柱7的前端部的嵌合部的微小间隙,可能会造成对转向盘I进行操作的驾驶者产生不适感、不快感。即,转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与手动式的装置不同,即便在把转向盘I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的状态下,转向外柱6的后端部的直径也不会缩小,会成为在嵌合部存在微小间隙的状态。而且,由于存在此微小间隙,对固定转向盘I的外轴3进行支撑的转向内柱7可能会相对于支撑在车身上的转向外柱6发生晃荡。而且,伴随此晃荡,转向盘I的支撑刚性感降低,肯能使对转向盘I进行操作的驾驶者产生不适感。而且,此晃荡会使转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中、构成包括转向轴2及转向柱5的转向柱装置的部分的共振频率降低,当行驶在坏路上时等车身发生轻微振动时,此转向柱装置部分中可能会产生不快的异响、振动。图22及图23表示日本特开2006 — 297989号公报中记载的现有结构的第2例。在现有结构的第2例中,也由与现有结构的第I例相同的结构,把转向轴2a旋转自如地支撑在转向柱5a的内侧,而且,外轴3a及转向内柱7a能够相对于内轴4a及转向外柱6a沿前后方向相对移动。现有结构的第2例的装置中,为了能够调节转向盘I的前后位置,通过采用作为电动执行器支撑在安装托架14的下端部的直动式超声波马达15,能够使转向内柱7a相对于转向外柱6a沿轴向位移。具体来说,直动式超声波马达15的移动块16与转向内柱7a通过传递部件17结合,通过把移动块16的运动传递到转向内柱7a,从而能使转向内柱7a沿前后方向移动。传递部件17的根端部被螺纹固定在转向内柱7a上,传递部件17的端头部通过球面接头18与移动块16连结。球面接头18由形成在移动块10上的配合凹部19、嵌合保持于此配合凹部19且具有球状凹面的内周面的衬套20,和设置在传递部件17的端头部、具有球状凸面的外周面且与衬套20的内周面进行球面配合的球面配合部21构成。在对转向盘I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时,通过直动式超声波马达15使移动块16沿转向柱5a的轴向位移。伴随此位移,通过传递部件17使转向内柱7a朝与移动块16相同的方向位移,使支撑在转向内柱7a的内侧的外轴3a与转向内柱7a —起沿前后方向移动。结果,能够如图22的双点划线所示那样,对转向盘I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在现有技术的第2例的结构的场合,移动块16与传递部件17的卡合部的结构上,存在着为了确保其顺畅的动作而使制造成本变高的问题。即,为了不发生晃荡地,顺畅地对转向盘I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必须适当限定传递部件17的球面配合部21与衬套20的卡合部的嵌合强度。如果此嵌合强度过低,在此卡合部中存在正的间隙,则球面配合部21与衬套20之间会发生晃荡,转向盘I容易沿前后方向晃荡。另一方面,如果此嵌合强度过高,在衬套20无法顺畅地相对于球面配合部21进行摇动位移。在现有技术的第2例的结构中,移动块16的前后方向的移动量大,如果此移动块16的移动方向跟伴随转向盘I的前后位置调节产生的转向内柱7a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平行度不好,则随着转向盘I的前后位置调节,传递部件17相对于移动块16沿此传递部件17的轴向进行相对位移。伴随此相对位移,衬套20的外周面与配合凹部19的内周面沿传递部件17的轴向发生擦合。此时,如果嵌合强度过高,衬套20无法相对于球面配合部21顺畅地进行摇动位移,则衬套20的外周面与配合凹部19的内周面可能会剧烈摩擦而发生异响、振动,对乘员造成不快感。尤其是,在此状态下,允许传递部件17与移动块16在传递部件17的轴向上进行相对位移的面被衬套20的外周面与配合凹部19的内周面的I个部位限定,因此,摩擦长度容易变长,成为更加容易产生异响、振动的状态。为了防止异响、振动的发生,对作为球状凹面的衬套20的内周面与作为球状凸面的球面配合部21的外周面进行高精度加工,则其成本会高。而且,即便把球面配合部21高精度地进行制作,传递部件17的外径也无法避免在球面配合部21的根端部变小。在此传递部件17的中间变细的部分容易在转向盘I的前后位置调节时产生大的应力,这样的结构不利于相对于长时间使用确保充分的耐久性。作为用来防止转向柱装置部分的异响、振动的发生的结构,例如,在日本专利第507690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如图24所示的机构,其在转向外柱6b的轴向的一部分设置保持孔22,通过拧入被形成在保持孔22中的阴螺纹23的调整螺钉24,经由盘簧25,对与转向内柱7b的外周面抵接的合成树脂制的垫块26进行推压,由此来防止转向柱装置部分的晃荡。但是,在此机构中,如果把对垫块26的转向内柱7b的外周面的推压力加大到能够防止晃荡的量,则转向外柱6b与转向内柱7b滑动时的摩擦力会变大,因此,存在电动马达等马达的驱动负载变大,动作声变大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 11604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 - 29798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076908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09 - 323658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0 - 119793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转向轴,该转向轴在后端部支撑固定转向盘;柱单元,该柱单元沿该转向轴的轴向伸长,在内侧旋转自如地支撑该转向轴,具有支撑在固定于车身的部分或被支撑在固定于该车身的部分的车身侧托架上、在上述转向盘的位置调节时不位移的支撑部,和能够在上述转向盘的位置调节时与上述转向轴的至少一部分一起沿该转向轴的轴向位移地支撑在该支撑部上的被调节部;电动执行器,该电动执行器固定在上述支撑部的下侧,以电动马达作为驱动源,把上述被调节部相对于上述支撑部朝轴向进行位移;以及设置在上述支撑部的上侧的前后分离开的至少2处、把上述被调节部朝下方推压的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5.25 JP 2012-119918;2012.05.28 JP 2012-120381.一种转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转向轴,该转向轴在后端部支撑固定转向盘; 柱单元,该柱单元沿该转向轴的轴向伸长,在内侧旋转自如地支撑该转向轴,具有支撑在固定于车身的部分或被支撑在固定于该车身的部分的车身侧托架上、在上述转向盘的位置调节时不位移的支撑部,和能够在上述转向盘的位置调节时与上述转向轴的至少一部分一起沿该转向轴的轴向位移地支撑在该支撑部上的被调节部; 电动执行器,该电动执行器固定在上述支撑部的下侧,以电动马达作为驱动源,把上述被调节部相对于上述支撑部朝轴向进行位移;以及 设置在上述支撑部的上侧的前后分离开的至少2处、把上述被调节部朝下方推压的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向轴的至少一部分,通过I对滚珠轴承,以旋转自如且相对于上述被调节部的轴向位移受到阻止的状态支撑在上述被调节部上;上述I对滚珠轴承为角接触轴承,设置在所述被调节部的前后方向两端部与上述转向轴的至少一部分之间,具有背面组合式的接触角,而且被赋予了预压力。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被调节部的前后方向两端部成为其直径比前后方向中间部的直径小的缩径部;该被调节部的前后方向中间部成为外径在轴向上不发生改变的中间圆筒部;上述I对滚珠轴承被设置在该前后方向两端部的内周面与上述转向轴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面之间;上述把被调节部朝下方推压的机构被设置成,尽管上述中间圆筒部相对于上述支撑部沿上述被调节部的轴向位移,把上述被调节部朝下方推压的机构也不会从该中间圆筒部脱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盘的电动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把上述被调节部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川将人关井义幸垣田宏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