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解决引进枸杞的繁殖问题。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外殖体处理、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炼苗以及移栽,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A、本专利技术中对茄科枸杞属短柄枸杞(Lyciumbrevipes)进行继代培养时,仅使用了6-苄氨基腺嘌呤与吲哚-3-乙酸配比,极大地降低了激素积累对多次继代的影响,同时也降低了成本。B、本专利技术以1:1的泥炭与蛭石作为炼苗移栽基质,配比简单,基质质量轻,在移栽试验中表现良好,有较高的移栽成活率。C、本专利技术为后期对本土枸杞的改良以及应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具体涉及爺科枸杞属短柄枸杞(Lycium brevipes)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爺科枸杞属短柄枸杞(Lycium brevipes)是从美国引进的爺科枸杞属植物,主要 分布在墨西哥西部和加利福利亚的索诺兰沙漠等地区,它主要产在沙漠和海岸地带,在美 国西北部也用作绿化;其进化程度高于我国的枸杞,在生殖进化上,已经由雌雄同体和自交 不亲和的二倍体进化到自交亲和的多倍体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茄科枸杞属短柄枸杞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外殖体处理采用茄科枸杞属短柄枸杞(Lycium brevipes)幼嫩茎段作为外殖体,剪去叶片,留少量叶柄,每2‑3个芽剪成一段,将茎段洗去污渍,后用水冲洗干净,冲洗时间为5‑10min,然后将其放入超净工作台中,进行消毒,消毒后剪去茎段两端,放于培养皿中备用;B、初代培养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进行初代培养;C、继代培养培养材料为初代培养获得的单苗或丛芽,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6‑苄氨基腺嘌呤与吲哚‑3‑乙酸;D、生根培养生根培养以1/2的MS为基本培养基;E、炼苗以及移栽炼苗:将生根的组培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捷,冯丽丹,王有科,张宝琳,张广忠,蔡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