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供油系统及具有该循环供油系统的内圆切片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548101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6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循环供油系统及具有该循环供油系统的内圆切片机系统,包括与刀盘安装空间依次连通以形成第一循环供油回路的切削油回收装置、净化装置和供油装置,以及与刀盘安装空间依次连通以形成第二循环供油回路的油雾处理装置、净化装置和供油装置,第一循环供油回路用于回收、净化刀盘安装空间内的切削油并为刀盘安装空间供油,第二循环供油回路用于回收、冷凝、净化刀盘安装空间内的油雾并为刀盘安装空间供油,油雾处理装置包括与刀盘安装空间连通的单向气体通道,气体通道具有若干竖直段和依次将相邻两个竖直段连通的水平段,在水平段内设有具有若干缝隙或通道或微孔的冷凝件,竖直段的最底部低于水平段的最低位置,竖直段与净化装置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循环供油系统及具有该循环供油系统的内圆切片机系统,包括与刀盘安装空间依次连通以形成第一循环供油回路的切削油回收装置、净化装置和供油装置,以及与刀盘安装空间依次连通以形成第二循环供油回路的油雾处理装置、净化装置和供油装置,第一循环供油回路用于回收、净化刀盘安装空间内的切削油并为刀盘安装空间供油,第二循环供油回路用于回收、冷凝、净化刀盘安装空间内的油雾并为刀盘安装空间供油,油雾处理装置包括与刀盘安装空间连通的单向气体通道,气体通道具有若干竖直段和依次将相邻两个竖直段连通的水平段,在水平段内设有具有若干缝隙或通道或微孔的冷凝件,竖直段的最底部低于水平段的最低位置,竖直段与净化装置连通。【专利说明】循环供油系统及具有该循环供油系统的内圆切片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供油系统及具有该循环供油系统的内圆切片机系统,属于内 圆切片机

技术介绍
对于硬而脆的永磁材料棒料的切片加工,目前是在内圆切片机上完成的。确切地 说,被切割的棒料借助粘结剂定位在料架部件的插板平面上,内圆切片机的料架部件实现 棒料的定位,圆片状的刀片安装在位于内圆切片机主轴上的刀盘内孔中,内圆切片机上的 刀片两面粘连有金刚砂,刀盘在主轴的带动下高速旋转,并进而带动刀片高速旋转,从而完 成棒料的切割。在切片作业时,高速旋转的刀片在切割棒料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为避免刀片 及棒料在高温下损坏,此时需要向刀片喷洒切削油进行降温,常用的切削油一般为柴油或 调配的机械切削油等,喷洒在刀片上或进入到刀盘内部的切削油在刀片旋转时从刀盘的四 周向外甩出。 现有技术中对内圆切片机进行供应切削油、回收切削油和处理切削油的工艺过程 以及系统都是相互分离的。在供应切削油中,一般是采用压力泵将清洁的切削油经管道输 送至旋转的刀盘,对高速旋转的刀片进行冷却降温;在回收切削油中,一般是采用机罩与机 座相配合的封闭结构,机罩安装在机座上形成封闭空间,从刀盘上甩出的切削油被机罩内 壁接收,切削油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滴落至机座上,并进一步经设在机座上的沟槽等结构 将切削油导流至上述封闭空间外部回收;在处理切削油中,一般通过管道与上述密闭结构 连通,通过抽吸机将密闭结构内的油雾吸出,向外排至大气或做其他处理。现有技术中的这 种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实现切削油的供应、回收和油雾处理,但是依然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但当多个内圆切片机同时规模化生产时,实现供应切削油、回收切削油和处理油 雾的三个装置彼此独立,不能实现切削油的连续循环使用,回收和油雾处理得到的切削油 均不能自动供应至刀盘再次使用,因而规模化生产时效率较低; 第二、直接回收得到的切削油通常含有大量棒料碎屑杂质,无法被内圆切片机直接再 次使用,需首先使用其单独的净化设备处理得到可被再次使用的清洁切削油后,再通过压 力泵、管道等设备输送至刀盘,进一步降低了效率,降低了自动化水平; 第三、现有技术中的油雾处理装置一般采用一级滤芯和二级滤芯来过滤处理含杂质的 切削油,由于滤芯的滤孔孔径较小,当由内圆切片机切片作业产生的油雾从进气口进入到 上述的油雾分离器内部时,混合在油雾中的大量杂质会迅速堵塞一级滤芯的滤孔,短时间 内就会导致因滤芯上的滤孔被完全堵塞而无法继续进行油雾分离作业;而如果采用孔径较 大的一级滤芯和二级滤芯,部分混合有杂质的油雾会穿过一级滤芯,直接进入到一级滤芯 与二级滤芯之间的空腔中,并与空腔的内壁接触,沉积部分杂质和切削油,经过一段时间的 使用后,容易造成空腔内部堆积较多的杂质和切削油,影响整个油雾分离器的正常运转,且 极难清理,不能达到从油雾中彻底除去切削油和杂质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内圆切片机切削油的供应、 回收和油雾处理装置彼此独立,不能实现切削油的连续循环使用,自动化程度低且油雾处 理装置易于被堵塞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循环供油且提高油雾处理能力的循环供 油系统。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循环供油系统的内圆切片机系统。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循环供油系统,包括与刀盘安装空间依次连通以形成第一 循环供油回路的切削油回收装置、净化装置和供油装置,以及与所述刀盘安装空间依次连 通以形成第二循环供油回路的油雾处理装置、所述净化装置和所述供油装置,所述第一循 环供油回路用于回收、净化所述刀盘安装空间内的切削油并为刀盘安装空间供油,所述第 二循环供油回路用于回收、冷凝、净化所述刀盘安装空间内的油雾并为所述刀盘安装空间 供油,所述油雾处理装置包括与所述刀盘安装空间连通的单向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具 有若干坚直段和依次将相邻两个坚直段连通的水平段,在所述水平段内设有具有若干缝隙 或通道或微孔的冷凝件,所述坚直段的最底部低于所述水平段的最低位置设置,所述坚直 段的最底部与所述净化装置连通。 所述冷凝件为钢丝球或铁丝球。 所述水平段包括从相邻两个所述坚直段的顶部连接的顶部水平段,和从相邻另两 个所述坚直段的底部连接的底部水平段。 在所述坚直段的最底部与所述净化装置之间还设有储油器,所述储油器设在箱体 支架上且具有上开口,所述坚直段的最底部设有油出口,所述油出口的开口端从所述上开 口密封伸入所述储油器并位于所述储油器内的液面以下;所述储油器上还设有将位于所述 储油器内的切削油排至所述净化装置的排油阀门。 所述气体通道通过抽吸机与所述刀盘安装空间连通,以将所述刀盘安装空间内的 油雾抽吸到所述气体通道。 所述抽吸机通过管道同时与多个所述刀盘安装空间连通。 所述切削油回收装置包括设在位于所述刀盘安装空间内的所述机座顶部的导流 结构和位于所述刀盘安装空间外部并分别与所述导流结构和所述净化装置连通的连通件, 所述导流结构接收由所述刀盘甩出的切削油,并通过所述连通件将所述切削油导流至所述 净化装置。 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导流长槽,所述导流长槽具有伸出所述刀盘安装空间的出口, 所述导流长槽的底面朝所述出口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连通件为两端分别与所述出口和 所述净化装置连接的连通管或连通槽。 所述导流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导流长槽连接、且向着所述导流长槽方向倾斜的斜 面。 所述净化装置包括具有容纳切削油的容油空间的油池,所述油池内部设有若干个 顶部具有缺口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油池分割成若干个具有独立容油空间的分油 池,若干个所述分油池通过所述缺口连通形成沉降分离所述含杂质切削油的单向油路。 设在相邻两个所述分隔板上的所述缺口之间具有最远距离。 所述供油装置包括供油泵和供油管道,所述供油泵与所述净化装置连通,所述供 油管道分别与所述供油泵和多个所述刀盘安装空间连通,所述供油泵将所述清洁切削油通 过所述供油管道输送至多个位于所述刀盘安装空间内的刀盘。 所述切削油回收装置包括设在所述机罩内部的至少一个具有容纳空间的防护罩, 所述防护罩通过所述容纳空间容纳所述刀盘;所述防护罩底部设有排液口。 所述防护罩为由前面板、后面板、上面板、下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围合形成的方 形箱体;所述前面板上开设有工作窗口,所述后面板上开设有与设在所述机罩上的安装口 相对应的后安装口,安装有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供油系统,包括与刀盘安装空间依次连通以形成第一循环供油回路的切削油回收装置、净化装置和供油装置,以及与所述刀盘安装空间依次连通以形成第二循环供油回路的油雾处理装置、所述净化装置和所述供油装置,所述第一循环供油回路用于回收、净化所述刀盘安装空间内的切削油并为刀盘安装空间供油,所述第二循环供油回路用于回收、冷凝、净化所述刀盘安装空间内的油雾并为所述刀盘安装空间供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雾处理装置包括与所述刀盘安装空间连通的单向气体通道(2),所述气体通道(2)具有若干竖直段(23)和依次将相邻两个竖直段(23)连通的水平段(24),在所述水平段(24)内设有具有若干缝隙或通道或微孔的冷凝件,所述竖直段(23)的最底部低于所述水平段(24)的最低位置设置,所述竖直段(23)的最底部与所述净化装置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鼎臣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