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C型截面肋材料的浇注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48097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6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C型截面肋材料的浇注模型,包括凸模板、压模板、分瓣凹模,凸模板上设有纤维增强凸台,纤维增强凸台上方为分瓣凹模,分瓣凹模与纤维增强凸台之间形成模具型腔,压模板盖设于分瓣凹模的上方,凸模板和压模板采用若干锁紧螺钉紧固安装,压模板上安装有若干起模螺钉,凸模板的底部开有注胶口和出胶口,注胶口与模具型腔的一端相连通,出胶口与模具型腔的另一端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浇注工艺一次成型C截面肋零件,其内外表面质量可达到Ra3.2,内部组织孔隙率低于1%,厚度精度可保证在3%以内,在压模板上设计起模装置,可以方便快捷地将制件与模具脱离,并不损伤零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C型截面肋材料的浇注模型
本专利技术涉及浇注模型的
,特别是一种用于生产C型截面肋材料的浇注模型的

技术介绍
C型截面肋大量应用于航空领域中,其内外表面粗糙度要求高于Ra3.2。目前主要采用铝合金数控加工而成,由于复合材料在不降低零件性能的情况下较铝合金可减重25%~35%,C型截面肋零件也逐步开始选用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采用复合材料工艺成型C型肋零件,要求复合材料表面精度高于Ra3.2,无皱折、凹坑、突起、积瘤等缺陷。目前,针对C型肋主要采用热压罐工艺制造,热压罐工艺成型的复合材料纤维体积含量高,性能好,可有效保证贴膜面的表面质量,但却无法保证制件全部表面质量,而且难以保证制件的厚度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生产C型截面肋材料的浇注模型,能够提高C型肋的表面质量,而且可以有效满足制件厚度的精度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生产C型截面肋材料的浇注模型,它包括凸模板、压模板和分瓣凹模,所述凸模板上设有纤维增强凸台,所述分瓣凹模设置于纤维增强凸台上,且分瓣凹模与纤维增强凸台之间形成模具型腔,所述压模板盖设于分瓣凹模的上方,所述凸模板和压模板采用若干锁紧螺钉紧固安装,压模板上安装有若干起模螺钉,所述凸模板的底部开有注胶口和出胶口,所述注胶口与模具型腔的一端相连通,出胶口与模具型腔的另一端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压模板内设置有与分瓣凹模尺寸一致的空腔,所述分瓣凹模的两侧面为坡面结构,坡面结构的坡度为18~24°。作为优选,所述纤维增强凸台左端尺寸小于纤维增强凸台右端尺寸,模具型腔左端尺寸小于模具型腔右端尺寸,纤维增强凸台的左端安装有燕尾台定位结构,所述燕尾台定位结构的高度大于纤维增强凸台左端的高度,分瓣凹模通过燕尾台定位结构安装于纤维增强凸台上。作为优选,所述注胶口位于纤维增强凸台右端的下方,纤维增强凸台右端设有第一T型导流槽,出胶口位于纤维增强凸台左端的下方,纤维增强凸台左端设有第二T型导流槽。作为优选,所述第一T型导流槽的一槽边与纤维增强凸台右端面相贴合,第二T型导流槽的一槽边与纤维增强凸台前侧或者后侧端面相贴合,第一T型导流槽与注胶口相连通,第二T型导流槽与出胶口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凸模板上设有第一环状密封槽和第二环状密封槽,第一环状密封槽位于第二环状密封槽的外侧,第一环状密封槽和第二环状密封槽内均设有密封条,所述起模螺钉分布于第一环状密封槽外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通过浇注工艺一次成型C截面肋零件,其内外表面质量可达到Ra3.2,内部组织孔隙率低于1%,厚度精度可保证在3%以内,在压模板上设计起模装置,可以方便快捷地将制件与模具脱离,并不损伤零件。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生产C型截面肋材料的浇注模型的主视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生产C型截面肋材料的浇注模型的左视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生产C型截面肋材料的浇注模型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凸模板的俯视图;图5是图1中A部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分瓣凹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生产C型截面肋材料的浇注模型,它包括凸模板1、压模板3和分瓣凹模2,所述凸模板1上设有纤维增强凸台10,所述分瓣凹模2设置于纤维增强凸台10上,且分瓣凹模2与纤维增强凸台10之间形成模具型腔14,所述压模板3盖设于分瓣凹模2的上方,所述凸模板1和压模板3采用若干锁紧螺钉12紧固安装,压模板3上安装有若干起模螺钉11,所述凸模板1的底部开有注胶口4和出胶口5,所述注胶口4与模具型腔14的一端相连通,出胶口5与模具型腔14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压模板3内设置有与分瓣凹模2尺寸一致的空腔,所述分瓣凹模2的两侧面为坡面结构21,坡面结构21的坡度为18~24°,所述纤维增强凸台10左端尺寸小于纤维增强凸台10右端尺寸,模具型腔14左端尺寸小于模具型腔14右端尺寸,纤维增强凸台10的左端安装有燕尾台定位结构8,所述燕尾台定位结构8的高度大于纤维增强凸台10左端的高度,分瓣凹模2通过燕尾台定位结构8安装于纤维增强凸台10上,所述注胶口4位于纤维增强凸台10右端的下方,纤维增强凸台10右端设有第一T型导流槽13,出胶口5位于纤维增强凸台10左端的下方,纤维增强凸台10左端设有第二T型导流槽7,所述第一T型导流槽13的一槽边与纤维增强凸台10右端面相贴合,第二T型导流槽7的一槽边与纤维增强凸台10前侧或者后侧端面相贴合,第一T型导流槽13与注胶口4相连通,第二T型导流槽7与出胶口5相连通,所述凸模板1上设有第一环状密封槽91和第二环状密封槽92,第一环状密封槽91位于第二环状密封槽92的外侧,第一环状密封槽91和第二环状密封槽92内均设有密封条93,所述起模螺钉11分布于第一环状密封槽91外侧。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生产C型截面肋材料的浇注模型在工作过程中,凸模板1中心设有纤维增强凸台10,纤维增强凸台10由增强纤维材料组成,增强纤维材料是由如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与基体材料经过缠绕,模压或拉挤等成型工艺而形成的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凸台10用于铺放C型预成型体,模具型腔14的外围边缘开有第一环状密封槽91和第二环状密封槽92,模具的密封性能良好,凸模板1周边开有连接孔,用于注胶过程中通过锁紧螺钉12与凸模板1紧固连接,燕尾定位台结构8用于纤维增强凸台10和分瓣凹模2的定位,通过浇注工艺可一次成型C截面肋零件,其内外表面质量可达到Ra3.2,内部组织孔隙率低于1%,厚度精度可保证在3%以内,在压模板上设计起模装置,可以方便快捷地将制作间与模具脱离,并不损伤零件。上述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专利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生产C型截面肋材料的浇注模型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生产C型截面肋材料的浇注模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凸模板(1)、压模板(3)和分瓣凹模(2),所述凸模板(1)上设有纤维增强凸台(10),所述分瓣凹模(2)设置于纤维增强凸台(10)上,且分瓣凹模(2)与纤维增强凸台(10)之间形成模具型腔(14),所述压模板(3)盖设于分瓣凹模(2)的上方,所述凸模板(1)和压模板(3)采用若干锁紧螺钉(12)紧固安装,压模板(3)上安装有若干起模螺钉(11),所述凸模板(3)的底部开有注胶口(4)和出胶口(5),所述注胶口(4)与模具型腔(14)的一端相连通,出胶口(5)与模具型腔(14)的另一端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C型截面肋材料的浇注模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凸模板(1)、压模板(3)和分瓣凹模(2),所述凸模板(1)上设有纤维增强凸台(10),所述分瓣凹模(2)设置于纤维增强凸台(10)上,且分瓣凹模(2)与纤维增强凸台(10)之间形成模具型腔(14),所述压模板(3)盖设于分瓣凹模(2)的上方,所述凸模板(1)和压模板(3)采用若干锁紧螺钉(12)紧固安装,压模板(3)上安装有若干起模螺钉(11),所述凸模板(1)的底部开有注胶口(4)和出胶口(5),所述注胶口(4)与模具型腔(14)的一端相连通,出胶口(5)与模具型腔(14)的另一端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C型截面肋材料的浇注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模板(3)内设置有与分瓣凹模(2)尺寸一致的空腔,所述分瓣凹模(2)的两侧面为坡面结构(21),坡面结构(21)的坡度为18~2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C型截面肋材料的浇注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凸台(10)左端尺寸小于纤维增强凸台(10)右端尺寸,模具型腔(14)左端尺寸小于模具型腔(14)右端尺寸,纤维增强凸台(10)的左端安装有燕尾台定位结构(8),所述燕尾台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超罗辑程勇刘志杰徐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