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衬套内套的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26338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9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减震衬套内套加工技术领域,它公开了一种减震衬套内套的冲压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震衬套内套冲压模具包括上板、底板和定位芯;所述上板和底板外沿通过至少两个导柱活动连接;所述上板底侧连接有上模,所述上模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底端圆周设有上模凸起刃口;所述底板上安装有下模,所述下模上安装有保护块,所述下模中心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顶端圆周设有下模刃口;所述保护块中心位置设有第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冲压模具结构简单,上模和下模上设有与减震衬套内套锯齿相适配的刃口,操作简单安全,生产效率高,模具刃口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工过程不会出现裂痕、塌角、褶皱、表面不平整等现象。(*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衬套内套的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减震衬套内套加工
,尤其涉及到一种减震衬套内套的冲 压模具。
技术介绍
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作稳定性提出了 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悬架系统直接系统动力性能,而弹簧几乎是所有悬架系统动力性能 的核心。由于橡胶材料本身具有质量轻、抗冲击和易吸收高频振动等优点,加上橡胶和金属 粘结技术的提高,金属和橡胶组合起来形成的金属橡胶弹簧即橡胶衬套被广泛应用于汽车 悬架中的支撑装置中。减震衬套要求具有在震动条件下能防止震动、缓冲冲击的特点,起到 缓冲作用的硫化橡胶元件可以再受到冲击时将部分动能转化为热能消耗掉。在防止震动、 缓冲冲击的过程中,减震衬套的作用至关重要。减震衬套的内层设有内套,为了工作性能, 一般将内套两端设计为锯齿状,如图2、图3所示。 减震衬套的内套传统加工工艺是在仪表车床上对减震衬套内套两端进行加工,效 益慢而且刀具磨损快,成本高,单班生产2000件,刀具只能使用1000次。需要经常更换刀 具,从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衬套内套的冲压模具,涉及减震衬套内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底板和定位芯;所述上板和底板外沿通过至少两个导柱活动连接;所述上板底侧连接有上模,所述上模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底端圆周设有上模凸起刃口;所述上模凸起刃口形状与所述减震衬套内套顶端锯齿相适配;所述底板上安装有下模,所述下模上安装有保护块,所述下模中心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顶端圆周设有下模刃口,所述下模刃口形状与所述减震衬套内套底端锯齿相适配;所述保护块高度与所述减震衬套内套高度相等,所述保护块中心位置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定位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三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减震衬套内...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减震衬套内套的冲压模具,涉及减震衬套内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底板和 定位芯;所述上板和底板外沿通过至少两个导柱活动连接;所述上板底侧连接有上模,所 述上模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底端圆周设有上模凸起刃口;所述上模凸起 刃口形状与所述减震衬套内套顶端锯齿相适配;所述底板上安装有下模,所述下模上安装 有保护块,所述下模中心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顶端圆周设有下模刃口,所述下 模刃口形状与所述减震衬套内套底端锯齿相适配;所述保护块高度与所述减震衬套内套高 度相等,所述保护块中心位置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定位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三通孔、第 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减震衬套内套的内径,小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昌国李红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红桥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