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塔的换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电厂冷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却塔的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冷却塔用于使高温循环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对高温循环水进行冷却降温,其广泛应用于发电厂。根据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与能源审计手册”的规定,在设计许可范围内,经冷却塔冷却后的循环水的温度每降低1.0℃,可使发电机组热耗降低0.3~0.5%,发电煤耗可降低1.1g/(KWH)。由于冷却塔换热性能的优劣决定了进入凝汽器循环水的进水温度的高低,因此对机组,乃至整个电厂安全经济运行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现有技术中,基于冷却塔内的风是一维、均匀的设计思路,在配水(喷溅在填料机构上的水)时要求均匀布水,即通过采用填料等高布置和均匀布水的方式实现换热。在西安热工研究院、山东电科院、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于2001年做过的联合课题--研究配水不均对冷却塔性能的影响及其计算方法中提出了水分布均匀度系数且认为:冷却塔换热性能与水分布的均匀程度有关,而与环境参数及水力负荷基本无关。水分布均匀度系数由1(分布均匀)下降至0.75(很不均匀),将影响冷却塔出塔水温达4℃。然而,实际中冷却塔内的风是不均匀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塔的换热装置,具有喷溅机构和填料机构,在所述冷却塔的塔筒的轴线方向上,所述喷溅机构和所述填料机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塔筒内部,所述填料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的多层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溅机构包括:具有入水口和多个出水口的配水系统,所述入水口与在所述冷却塔外部输送来自于发电厂的高温循环水的管道连通;以及具有第一组喷嘴、第二组喷嘴和第三组喷嘴的喷嘴群,所述第一组喷嘴、所述第二组喷嘴和所述第三组喷嘴中均包含多个喷嘴,且任一所述喷嘴均单独与多个所述出水口中的一个出水口连通以喷溅高温循环水;其中,由所述第一组喷嘴、所述第二组喷嘴和所述第三组喷嘴形成的冷却平面与所述塔筒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塔的换热装置,具有喷溅机构和填料机构,在所述冷却塔的塔筒的轴线方向上,所述喷溅机构和所述填料机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塔筒内部,所述填料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的多层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溅机构包括:具有入水口和多个出水口的配水系统,所述入水口与在所述冷却塔外部输送来自于发电厂的高温循环水的管道连通;以及具有第一组喷嘴、第二组喷嘴和第三组喷嘴的喷嘴群,所述第一组喷嘴、所述第二组喷嘴和所述第三组喷嘴中均包含多个喷嘴,且任一所述喷嘴均单独与多个所述出水口中的一个出水口连通以喷溅高温循环水;其中,由所述第一组喷嘴、所述第二组喷嘴和所述第三组喷嘴形成的冷却平面与所述塔筒的轴线垂直相交;所述冷却平面包括布置有所述第一组喷嘴的中心区、布置有所述第二组喷嘴的内部区和布置有所述第三组喷嘴的外围区;所述中心区、所述内部区和所述外围区均呈环状,且在所述塔筒的径向上,所述中心区、所述内部区和所述外围区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所述填料机构包括在所述塔筒的径向上,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中心区在所述塔筒轴线方向上投影对应,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内部区在所述塔筒轴线方向上投影对应,且所述第一区域的淋水密度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淋水密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喷嘴中的多个喷嘴均为旋流型喷嘴或溅水碟型喷嘴,且以边长为0.8~1.5m的正六边形的形式布置于所述中心区内;所述第二组喷嘴中的多个喷嘴均为溅水碟型喷嘴,且以边长为0.8~1.5m的正四边形的形式布置于所述内部区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喷嘴中的多个喷嘴均为旋流型喷嘴,且以边长为0.8~1.5m的正四边形的形式布置于所述中心区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健,刘学民,腾东玉,张宇,严四华,田红霞,张彤燕,赵虎军,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