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弹性质感的模内转印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2548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9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内转印膜,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包括基材膜、离型层、印刷层以及粘结层,上述离型层包含无光表面层。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内转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基材膜的上部形成离型层的步骤,在上述离型层的上部形成印刷层的步骤,以及在上述印刷层的上部形成粘结层的步骤;上述离型层包含无光表面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以往的普通转印膜由于经转印的表面不够强,因而,不仅印刷的花纹容易被抹掉, 而且还存在因细微的刮划也容易产生刮痕的缺点。并且,仅仅以喷射方式将涂敷液等直接 涂敷于注塑物,并通过长时间的干燥,使之可以体现质感,但并没有以用于体现质感的膜形 态的产品面市。 并且,韩国公开公报第10-2011-0069462号中,也在印刷层的上部包括利用透明 墨水的立体图案层,但这是为了可以表现发际线图案及立体性的金属质感,而并没有公开 如何表现多种质感。 因此,用于呈现可以适用于模内方式中,而不是适用于喷射方式中的弹性质感的 转印膜的必要性兴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抟术问是页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橡胶质感、皮肤质感、丝绸质感等的多 种质感效果,可以适用于模内方式中,而不是适用于喷射方式中的模内转印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上述制备方法,来可以大量生产的模内 转印薄片。 抟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模内转印膜的特征在于,自下而上包括基材膜、离型 层、印刷层以及粘结层,上述离型层包含无光表面层。 为了达成上述再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模内转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在基材膜的上部形成离型层的步骤,在上述离型层的上部形成印刷层的步 骤,以及在上述印刷层的上部形成粘结层的步骤;上述离型层包含无光表面层。 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中所提供的模内转印膜包含无光表面层,从而耐磨耗性、耐药性、耐溶剂 性、耐旋光性及耐刮性明显优秀。 并且,在离型层的上部还包括涂敷层,从而避免表面的单调且赋予柔软的特性,而 可以呈现皮肤质感、橡胶质感、丝绸质感等多种手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模内转印膜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包括由弹性质感涂敷液形成的涂敷层的模内转印膜 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模内转印膜的制备方法的工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以下随附图详细说明的实施例,就能够明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及其实现这 些优点和特征的方法。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面所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能够通过互不相 同的各种方式来实现,本实施例仅仅是为了向本专利技术的公开更完整并向本专利技术所属技术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准确告知专利技术的范畴而提供的,本专利技术仅根据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畴而进 行定义。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部件。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 行说明,具体如下。 樽内转印腊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赋予弹性质感的模内转印膜的剖视图。 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模内转印膜100,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层压包括:基材 月旲110、尚型层120、印刷层130以及粘结层140。此时,上述尚型层包括无光表面层。 基材膜110可以由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碳酸酯(PC, polycarbonate)、聚丙烯(PP, polypropylene)及丙烯酸(acrylic)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材质形成。并且,在本专利技术 中,上述基材膜110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所要的效果而适当控制。 离型层120形成于基材膜110的上部,其目的在于,制备在注塑模具内插入模内转 印膜1〇〇的状态下,将经熔融的树脂注塑成型而制成注塑成型物之后,用于从上述注塑成 型物控制基材膜110。 形成上述离型层120的成分由选自不饱和酯类、环氧类、环氧-三聚氰胺类、氨基 醇酸类、丙烯酸类、三聚氰胺类、硅类、氟类、纤维素类、脲醛树脂类、聚烯烃类及石蜡类中的 一种以上的材质形成,但并非局限于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如上所述的离型层的厚度并没有特别 的限制,并可考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而进行适当地控制。 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离型层120包含无光表面层。本专利技术的转印膜适用 于产品时,呈现无光效果,并起到提高耐久性且确保耐刮性等的作用。形成上述无光表面层 的原材料具有对于热或者压力的阻性,因而在制备或者使用的过程中并不消灭,且具有适 当的硬度,从而只要是耐久性、耐磨耗性及耐刮性优秀的物质,都没有特别的限制。 本专利技术中的无光表面层可包含无旋光性添加剂及二氧化硅粒子。上述无旋光性添 加剂可包含二氧化硅(Si0 2)、氧化铝(A1203)、二氧化钛(Ti02)、氧化钠(Na 20)、其他添加物 等,但并非局限于此,只要是可以调节光泽的添加剂就没有特别的限制。 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 μ m?8 μ m。上述二氧化 硅粒子的平均粒径小于1 μ m时,由于添加过量导致可能会降低离型性能,且可能不顺畅的 分散,上述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粒径大于8 μ m时,涂敷不良的忧虑高。更具体地,二氧化硅 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 μ m?2 μ m时,将赋予柔软的感觉的无光效果,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粒 径为3μηι?5μηι时,可能体现稍微粗糙的感觉,二氧化娃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 μ m?8 μ m 时,可体现更加粗糙的感觉的无光效果。因此,在如上所述的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粒径范围 内,考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而可以进行适当地控制。 并且,就二氧化硅粒子的含量而言,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无光表面层的整体 组合物,可以包含5重量份?10重量份的二氧化硅粒子。尤其,在可以给离型层的表面赋予 卓越的无光效果的方面,优选地包含6重量份?8重量份的二氧化硅粒子。上述二氧化硅 粒子小于5重量份时,由于在无光表面层,S卩,离型层的表面产生黏稠(Tacky),而可能稍微 发黏,二氧化硅粒子大于10重量份时,光泽不会更下降,且可能不会进一步呈现无光效果。 本专利技术可包括由弹性质感涂敷液形成于上述离型层120的上部的涂敷层150。上 述弹性质感涂敷液可以包含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或者聚酯树脂中的某一种。此时,本专利技术的 特征在于,上述聚酯树脂包含软质聚酯树脂及硬质聚酯树脂。更详细地,优选地,对上述涂 敷液进行紫外线固化时包含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对上述涂敷液进行热固化时包含软质聚酯 树脂及硬质聚酯树脂。 上述氨酯丙烯酸酯树脂作为对氨酯树脂进行紫外线固化的化合物,是同时具有氨 酯键和丙烯酸酯基的化合物的总称。上述氨酯丙烯酸酯树脂以原料的种类调配比例,根据 用途进行设计,作为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成分广泛使用于许多领域。 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以4 :6?6 :4的比率包含上述软质聚酯树脂及上述硬 质聚酯树脂。尤其,在可以确保耐磨耗性的方面,优选地以5 :5的相同比率包含上述软质聚 酯树脂及上述硬质聚酯树脂。 上述树脂脱离上述范围,硬质聚酯树脂的含量过多时,即使耐磨耗性优秀,但是可 能降低弹性力,软质聚酯树脂的含量过多时,存在耐磨耗性将变弱的忧虑。 上述'硬质'是指,具有基于ASTM D-412的小于约150%的伸长率的,优选地小于 约100%的伸长率的聚合物。上述软质是指,具有基于ASTM D-412的大于约200%的伸 长率,优选地大于约300%的伸长率的聚合物。 并且,'软质'的伸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内转印膜,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包含基材膜、离型层、印刷层以及粘结层;所述离型层包含无光表面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2.08 KR 10-2012-00128001. 一种模内转印膜,其特征在于, 自下而上包含基材膜、离型层、印刷层以及粘结层; 所述离型层包含无光表面层。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转印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离型层的上部包括由弹性 质感涂敷液形成的涂敷层。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光表面层包含二氧化硅粒 子。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内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粒径为 1 μ m ~ 8 μ m。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内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质感涂敷液包含氨酯丙 烯酸酯树脂或者聚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内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树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炳铉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华奥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