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人脚踏小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2381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20:22
一种两人脚踏小船,属船舶技术领域。它由船身、方向操控系统、动力系统组成。船身采用木材或玻璃钢制成;方向操控系统包括方向舵、方向把及操控传输机构;动力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和推进装置;驱动装置类似自行车的驱动部分,驱动装置包括两套链传动系统,由前后两人分别驱动;推进装置包括结构相同的左推进器和右推进器,对称布置于船身的左右两侧,左桨叶和右桨叶作旋转运动产生推力。该小船使用时没有明显的尾迹,也没有严重的拍水现象,效率高,无大水花。用作水上交通工具及体育游乐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人脚踏小船
一种两人脚踏小船,属船舶
,尤其涉及一种人力小船。
技术介绍
传统的人力小船大多采用手摇桨,操作不稳定,只有熟练的人们才能划,且效率较 低;传统的采用螺旋桨的脚踏小船,尽管驱动方便,但效率较低,螺旋桨制造工艺要求高,且 使用时会产生尾迹;传统的脚踏明轮小船的推进装置桨叶平面始终过转轴,使用时存在拍 水现象,水花较大,且有效推力不超过半个周期,效率较低,噪音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传统人力小船的上述不足,专利技术一种效率较高的采用类似明 轮推进装置的两人脚踏小船。 一种两人脚踏小船,由船身、方向操控系统、动力系统组成。船身采用木材或玻璃 钢制成。方向操控系统包括方向舵、方向把及操控传输机构,方向舵设在船尾处,方向舵通 过操控传输机构与方向把相连。动力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和推进装置。驱动装置由支架、扶 手、前鞍座、前左曲柄脚蹬、前右曲柄脚蹬、前轴、前链轮、前链条、中右链轮、中轴、中左链 轮、后链条、后链轮、后轴、后左曲柄脚瞪、后右曲柄脚瞪和后鞍座组成。如轴、中轴和后轴相 互平行并均水平布置,且它们都与船身铅垂纵向对称面垂直。前链轮安装在靠船头的前轴 上,中右链轮和中左链轮同轴地安装在处于船身中部的中轴上,后链轮安装在靠船尾的后 轴上;前链轮、前链条和中右链轮组成一组链传动,它们置于船身铅垂纵向对称面的右侧, 它们的转动平面与船身的铅垂纵向对称面平行;后链轮、后链条和中左链轮也组成一组链 传动,它们置于船身铅垂纵向对称面的左侧,它们的转动平面也与船身的铅垂纵向对称面 平行;前轴、中轴和后轴的旋转方向相同。支架固定在船身上,处于前面的扶手和处于后面 的方向把靠支架支撑;前轴左右两端分别固连着前左曲柄脚蹬和前右曲柄脚蹬,前轴通过 轴承与支架相连;中轴中部通过轴承与支架相连,中轴的左段通过轴承与船身左侧壁相连, 并穿过船身左侧壁外露于船身的左边,中轴的右段通过轴承与船身右侧壁相连,并穿过船 身右侧壁外露于船身的右边,两个穿过处均进行密封防水处理;后轴左右两端分别固连着 后左曲柄脚蹬和后右曲柄脚蹬,后轴通过轴承与支架相连。前链轮与后链轮大小及齿数相 同,中右链轮与中左链轮大小及齿数也相同;前链轮与中右链轮的传动比同后链轮与中左 链轮的传动比一样,均为1 :2。前左曲柄脚蹬和前右曲柄脚蹬置于前轴的不同侧,它们的相 位相差180° ;后左曲柄脚蹬和后右曲柄脚蹬置于后轴的不同侧,它们的相位也相差180° ; 前左曲柄脚蹬和后左曲柄脚蹬相位相同;当前左曲柄脚蹬与前轴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且前左 曲柄脚蹬处于最前端时,后左曲柄脚蹬与后轴也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且后左曲柄脚蹬也处于 最前端,同时前右曲柄脚蹬与前轴也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且前右曲柄脚蹬处于最后端,后右 曲柄脚蹬与后轴也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且后右曲柄脚蹬也处于最后端。推进装置包括左推进 器和右推进器,左推进器和右推进器结构相同并对称布置于船身的左右两侧。左推进器由 左转臂、左桨叶、左桨轴、左导向杆、左导向器和左导向器支撑件组成;左转臂的一端与驱动 装置的中轴的露出船身左侧的左端垂直固连,左转臂的另一端与左桨轴的一端垂直固连, 左桨轴与中轴分别布置于左转臂的左右两侧,左桨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左桨叶连接于左 桨叶的根部并靠近左桨叶的前缘处,左桨轴与左桨叶的前缘平行,左桨叶能绕左桨轴灵活 转摆,但左桨叶不能沿左桨轴作轴向直线运动;左桨叶的根部端面即靠近左转臂旋转平面 的一端的端面与左桨叶的前缘垂直,左导向杆的下端与左桨叶固连于该端面弦线与后缘的 交点处,左导向杆在该端面弦线向后缘外的延长线上且与左桨轴垂直,左导向杆的上端穿 过左导向器;左导向器由左直线轴承穿过左旋转轴承组合而成;左导向器安装于船身的中 部左侧的上方,且置于左转臂旋转平面的左侧,左导向器通过左导向器支撑件与船身相连, 左导向器靠近左桨轴的旋转圆周安装,但左导向器至中轴之间的距离大于左转臂长度与左 桨叶的最大宽度即最大弦长之和,以便左桨叶顺利旋转;左导向杆的长度应足够确保其上 端始终在左导向器内而不脱落。右推进器由右转臂、右桨叶、右桨轴、右导向杆、右导向器和 右导向器支撑件组成,右转臂的一端与驱动装置的中轴的露出船身右侧的右端垂直固连; 右转臂的另一端与右桨轴的一端垂直固连,中轴与右桨轴分别布置于右转臂的左右两侧, 右桨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右桨叶连接于右桨叶的根部并靠近右桨叶的前缘处,右桨轴与 右桨叶的前缘平行,右桨叶能绕右桨轴灵活转摆,但右桨叶不能沿右桨轴作轴向直线运动; 右桨叶的根部端面即靠近右转臂旋转平面的一端的端面与右桨叶的前缘垂直,右导向杆的 下端与右桨叶固连于该端面弦线与后缘的交点处,右导向杆在该端面弦线向后缘外的延长 线上且与右桨轴垂直,右导向杆的上端穿过右导向器;右导向器由右直线轴承穿过右旋转 轴承组合而成;右导向器安装于船身的中部右侧的上方,且置于右转臂旋转平面的右侧,右 导向器通过右导向器支撑件与船身相连,右导向器靠近右桨轴的旋转圆周安装,但右导向 器至中轴之间的距离大于右转臂长度与右桨叶的最大宽度即最大弦长之和,以便右桨叶顺 利旋转;右导向杆的长度应足够确保其上端始终在右导向器内而不脱落。左导向器和右导 向器的连线与中轴轴线平行,且处于中轴轴线的正上方或前后附近。中轴、左转臂、右转臂、 左桨轴和右桨轴处于同一平面内,且左桨轴和右桨轴处于同一直线上。扶手是前面的人使 用,方向把是后面的人使用,后面的人除用脚踩踏后左曲柄脚蹬和后右曲柄脚蹬外还要用 手操控方向。 为获得满意的效率,中轴、左导向器和右导向器的安装高度满足:当该小船满载 时,左导向杆的延长线在前方与左桨轴旋转圆周相切的切点、右导向杆的延长线在前方与 右桨轴旋转圆周相切的切点、左导向杆的延长线在后方与左桨轴旋转圆周相切的切点和右 导向杆的延长线在后方与右桨轴旋转圆周相切的切点同高且刚好处于水面位置或稍高于 水面位置。 左转臂的相位与前左曲柄脚蹬的相位关系满足:当左转臂处于中轴的下方的坚垂 位置即左桨叶和右桨叶同时处于最下端时,左曲柄脚蹬处于前轴的正前方或前上方且与过 前轴的水平面的夹角在〇°飞0°之间。这样有利于发挥人的力量,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该一种两人脚踏小船的工作原理是:两人一前一后分别骑上前鞍座和后鞍座,像 骑双人自行车一样各自用双脚踏蹬前左曲柄脚蹬和前右曲柄脚蹬及后左曲柄脚蹬和后右 曲柄脚蹬,前面的人的动力由前链轮、前链条和中右链轮传递给中轴,后面的人的动力由后 链轮、后链条和中左链轮传递给中轴,中轴同时同向同速驱动左推进器和右推进器,推动该 小船行驶。本专利技术小船的驱动装置同普通自行车有一个区别,就是不设单向转动装置,从 船身左侧往右侧看,逆时针踏蹬前左曲柄脚蹬、前右曲柄脚蹬、后左曲柄脚蹬及后右曲柄脚 蹬,左桨叶和右桨叶同向同速逆时针旋转,该小船向船头方向行驶即前进;顺时针踏蹬前左 曲柄脚蹬、前右曲柄脚蹬、后左曲柄脚蹬及后右曲柄脚蹬,左桨叶和右桨叶同向同速顺时针 旋转,该小船向船尾方向行驶即后退;后面的人操纵方向把来操控方向舵的偏转使该小船 转弯。 推进装置是这样工作的:人力传递给中轴,中轴转动带动左转臂和右转臂同向同 速转动;左转臂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人脚踏小船,由船身(1)、方向操控系统(2)、动力系统(3)组成,其特征在于:方向操控系统(2)包括方向舵(21)、方向把(22)及操控传输机构(23);方向舵(21)设在船尾(12)处,方向舵(21)通过操控传输机构(23)与方向把(22)相连;动力系统(3)包括驱动装置(4)和推进装置(5);驱动装置(4)由支架(41)、扶手(42)、前鞍座(43)、前左曲柄脚蹬(44)、前右曲柄脚蹬(45)、前轴(46)、前链轮(47)、前链条(48)、中右链轮(49)、中轴(410)、中左链轮(411)、后链条(412)、后链轮(413)、后轴(414)、后左曲柄脚蹬(415)、后右曲柄脚蹬(416)和后鞍座(417)组成;前轴(46)、中轴(410)和后轴(414)相互平行并均水平布置,且它们都与船身(1)铅垂纵向对称面垂直;前链轮(47)安装在前轴(46)上,中右链轮(49)和中左链轮(411)同轴地安装在中轴(410)上,后链轮(413)安装在后轴(414)上;前链轮(47)、前链条(48)和中右链轮(49)组成一组链传动,它们置于船身(1)铅垂纵向对称面的右侧,它们的转动平面与船身(1)的铅垂纵向对称面平行;后链轮(413)、后链条(412)和中左链轮(411)也组成一组链传动,它们置于船身(1)铅垂纵向对称面的左侧,它们的转动平面也与船身(1)的铅垂纵向对称面平行;前轴(46)、中轴(410)和后轴(414)的旋转方向相同;支架(41)固定在船身(1)上,处于前面的扶手(42)和处于后面的方向把(22)靠支架(41)支撑;前轴(46)左右两端分别固连着前左曲柄脚蹬(44)和前右曲柄脚蹬(45),前轴(46)通过轴承与支架(41)相连;中轴(410)中部通过轴承与支架(41)相连,中轴(410)的左段通过轴承与船身(1)左侧壁相连,并穿过船身(1)左侧壁外露于船身(1)的左边,中轴(410)的右段通过轴承与船身(1)右侧壁相连,并穿过船身(1)右侧壁外露于船身(1)的右边,两个穿过处均进行密封防水处理;后轴(414)左右两端分别固连着后左曲柄脚蹬(415)和后右曲柄脚蹬(416),后轴(414)通过轴承与支架(41)相连;前链轮(47)与后链轮(413)大小及齿数相同,中右链轮(49)与中左链轮(411)大小及齿数也相同;前链轮(47)与中右链轮(49)的传动比同后链轮(413)与中左链轮(411)的传动比一样,均为1:2;前左曲柄脚蹬(44)和前右曲柄脚蹬(45)置于前轴(46)的不同侧,它们的相位相差180°;后左曲柄脚蹬(415)和后右曲柄脚蹬(416)置于后轴(414)的不同侧,它们的相位也相差180°;前左曲柄脚蹬(44)和后左曲柄脚蹬(415)相位相同;推进装置(5)包括左推进器(6)和右推进器(7),左推进器(6)和右推进器(7)结构相同并对称布置于船身(1)的左右两侧;左推进器(6)由左转臂(61)、左桨叶(62)、左桨轴(63)、左导向杆(64)、左导向器(65)和左导向器支撑件(66)组成;左转臂(61)的一端与驱动装置的中轴(410)的露出船身(1)左侧的左端垂直固连,左转臂(61)的另一端与左桨轴(63)的一端垂直固连,左桨轴(63)与中轴(410)分别布置于左转臂(61)的左右两侧,左桨轴(6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左桨叶(62)连接于左桨叶(62)的根部并靠近左桨叶(62)的前缘处,左桨轴(63)与左桨叶(62)的前缘平行;左桨叶(62)的根部端面即靠近左转臂(61)旋转平面的一端的端面与左桨叶(62)的前缘垂直,左导向杆(64)的下端与左桨叶(62)固连于该端面弦线与后缘的交点处,左导向杆(64)在该端面弦线向后缘外的延长线上且与左桨轴(63)垂直,左导向杆(64)的上端穿过左导向器(65);左导向器(65)由左直线轴承(651)穿过左旋转轴承(652)组合而成;左导向器(65)安装于船身(1)的中部左侧的上方,且置于左转臂(61)旋转平面的左侧,左导向器(65)通过左导向器支撑件(66)与船身(1)相连;左导向杆(64)的长度应足够确保其上端始终在左导向器(65)内而不脱落;右推进器(7)由右转臂(71)、右桨叶(72)、右桨轴(73)、右导向杆(74)、右导向器(75)和右导向器支撑件(76)组成,右转臂(71)的一端与驱动装置的中轴(410)的露出船身(1)右侧的右端垂直固连;右转臂(71)的另一端与右桨轴(73)的一端垂直固连,中轴(410)与右桨轴(73)分别布置于右转臂(71)的左右两侧,右桨轴(7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右桨叶(72)连接于右桨叶(72)的根部并靠近右桨叶(72)的前缘处,右桨轴(73)与右桨叶(72)的前缘平行;右桨叶(72)的根部端面即靠近右转臂(71)旋转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两人脚踏小船,由船身(1)、方向操控系统(2)、动力系统(3)组成,其特征在于: 方向操控系统(2)包括方向舵(21)、方向把(22)及操控传输机构(23);方向舵(21)设在 船尾(12)处,方向舵(21)通过操控传输机构(23)与方向把(22)相连;动力系统(3)包括 驱动装置(4)和推进装置(5);驱动装置(4)由支架(41)、扶手(42)、前鞍座(43)、前左曲柄 脚蹬(44)、前右曲柄脚蹬(45)、前轴(46)、前链轮(47)、前链条(48)、中右链轮(49)、中轴 (410)、中左链轮(411 )、后链条(412)、后链轮(413)、后轴(414)、后左曲柄脚瞪(415)、后右 曲柄脚蹬(416)和后鞍座(417)组成;前轴(46)、中轴(410)和后轴(414)相互平行并均水 平布置,且它们都与船身(1)铅垂纵向对称面垂直;前链轮(47)安装在前轴(46)上,中右 链轮(49)和中左链轮(411)同轴地安装在中轴(410)上,后链轮(413)安装在后轴(414) 上;前链轮(47)、前链条(48)和中右链轮(49)组成一组链传动,它们置于船身(1)铅垂纵 向对称面的右侧,它们的转动平面与船身(1)的铅垂纵向对称面平行;后链轮(413)、后链 条(412)和中左链轮(411)也组成一组链传动,它们置于船身(1)铅垂纵向对称面的左侧, 它们的转动平面也与船身(1)的铅垂纵向对称面平行;前轴(46)、中轴(410)和后轴(414) 的旋转方向相同;支架(41)固定在船身(1)上,处于前面的扶手(42)和处于后面的方向把 (22)靠支架(41)支撑;前轴(46)左右两端分别固连着前左曲柄脚蹬(44)和前右曲柄脚蹬 (45),前轴(46)通过轴承与支架(41)相连;中轴(410)中部通过轴承与支架(41)相连,中 轴(410)的左段通过轴承与船身(1)左侧壁相连,并穿过船身(1)左侧壁外露于船身(1)的 左边,中轴(410)的右段通过轴承与船身(1)右侧壁相连,并穿过船身(1)右侧壁外露于船 身(1)的右边,两个穿过处均进行密封防水处理;后轴(414)左右两端分别固连着后左曲柄 脚蹬(415)和后右曲柄脚蹬(416),后轴(414)通过轴承与支架(41)相连;前链轮(47)与后 链轮(413)大小及齿数相同,中右链轮(49)与中左链轮(411)大小及齿数也相同;前链轮 (47)与中右链轮(49)的传动比同后链轮(413)与中左链轮(411)的传动比一样,均为1 :2 ; 前左曲柄脚蹬(44)和前右曲柄脚蹬(45)置于前轴(46)的不同侧,它们的相位相差180° ; 后左曲柄脚蹬(415)和后右曲柄脚蹬(416)置于后轴(414)的不同侧,它们的相位也相差 180° ;前左曲柄脚蹬(44)和后左曲柄脚蹬(415)相位相同;推进装置(5)包括左推进器(6) 和右推进器(7 ),左推进器(6 )和右推进器(7 )结构相同并对称布置于船身(1)的左右两侧; 左推进器(6)由左转臂(61)、左桨叶(62)、左桨轴(63)、左导向杆(64)、左导向器(65)和左 导向器支撑件(66 )组成;左转臂(61)的一端与驱动装置的中轴(410 )的露出船身(1)左侧 的左端垂直固连,左转臂(61)的另一端与左桨轴(63)的一端垂直固连,左桨轴(63)与中轴 (410)分别布置于左转臂(61)的左右两侧,左桨轴(6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左桨叶(62)连 接于左桨叶(62)的根部并靠近左桨叶(62)的前缘处,左桨轴(63)与左桨叶(62)的前缘平 行;左桨叶(62)的根部端面即靠近左转臂(61)旋转平面的一端的端面与左桨叶(62)的前 缘垂直,左导向杆(64)的下端与左桨叶(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