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21173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使用全球变暖系数(GWP)较低的制冷剂且抑制效率降低,并且还能缩小连接配管的配管直径。制冷循环装置依次连接压缩机(1)、热源机侧换热器(3)、第一膨胀装置(4)、液体侧连接配管(7)、第二膨胀装置(21)、利用侧换热器(22)、气体侧连接配管(8)而构成。另外,将在所述制冷循环中使用的制冷剂设为R32,将所述液体侧连接配管和所述气体侧连接配管的管外径设为“(D0-1)/8英寸”(其中,“D0/8英寸”是使用制冷剂R410A的情况下的连接配管外径),并且在所述液体侧连接配管中将所述D0的范围设为“2≤D0≤4”,在所述气体侧连接配管中将所述D0的范围设为“3≤D0≤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冷循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了制冷循环的空气调节器、制冷机等制冷循环装置,特别是 作为在制冷循环中使用的制冷剂使用了 R32 (二氟甲烷)的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空气调节器、制冷机等制冷空调设备中,作为封入到制冷循环内的制冷 齐U,采用制冷剂R410A的装置不断增多。制冷剂R410A能够实现制冷空调设备的效率提高, 通过由此产生的消耗电力的降低从而能够实现发电时的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削减。另外,还 实现基于对制冷剂泄漏的对策等的制冷剂排出的抑制,从而有助于防止全球变暖。 但是,由于制冷剂R410A是GWP (全球变暖系数)较高的制冷剂,因此从进一步推 进防止全球变暖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在制冷循环装置中使用与制冷剂R410A相比GWP较低 的制冷剂,作为候选制冷剂而考虑制冷剂R32。 该制冷剂R32具有微燃性的特性,为了削减一旦制冷剂泄漏时的制冷剂泄漏量, 优选为尽可能地削减封入到制冷循环内的制冷剂量。 另外,若能够通过从制冷剂R410A转换为制冷剂R32而降低连接室外机和室内机 的连接配管(制冷剂配管)的配管直径,则不仅能够降低封入的制冷剂量,还能够实现削减 作为连接配管的材料的铜的使用量,并且能够实现提高空气调节器等的施工时的连接配管 的施工性。 作为与使用了所述制冷剂R32的制冷循环装置有关的现有技术,已知日本特开 2001 - 248941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述的装置、日本特开2002 - 89978号公报(专利文 献2)所述的装置。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使用了制冷剂R32的制冷循环装置中,设定了液体 侧连接配管和气体侧连接配管的配管直径。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在使用了制冷剂R32的制冷循环装置中,设定 了封入到制冷循环内的制冷剂量。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1-2489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2-89978号公报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虽然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现有技术中,考虑到从作为HCFC制冷剂的制冷剂 R22向制冷剂R32的转换,并设定了液体侧连接配管和气体侧连接配管的配管直径,但作为 使用了制冷剂R32的情况下的连接配管直径的设定,并不一定足够。 g卩,若通过从当前广泛使用的制冷剂R410A向制冷剂R32的转换进行比较,则结果 如下。 在使用了制冷剂R410A的制冷循环装置的连接配管中,通常使用如下的配管直径 的连接配管。例如,在额定制冷能力为4. 5kW以上不足7. lkW的情况下,使用液体侧连接配 管的管外径是1/4英寸(6. 35_)、气体侧连接配管的管外径是1/2英寸(12. 7_)的连接配 管,在额定制冷能力为7. lkW以上14. OkW以下的情况下,使用液体侧连接配管的管外径是 3/8英寸(9. 53mm)、气体侧连接配管的管外径是5/8英寸(15. 88mm)的连接配管。 与此相对,在所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作为在使用制冷剂R32的制冷循环装置中 使用的连接配管的管外径,在额定制冷能力为4. 5kW以上7. lkW以下的情况下,使用液体侧 连接配管的管外径是1/4英寸、气体侧连接配管的管外径是1/2英寸的连接配管,在额定制 冷能力是7. lkW以上14. OkW以下的情况下,使用液体侧连接配管的管外径是1/4英寸、气 体侧连接配管的管外径是5/8英寸的连接配管。 当对使用上述的制冷剂R410A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的连接配管直径、和上述专利文 献1所述的使用制冷剂R32的连接配管直径进行比较时,在额定制冷能力为4. 5kW以上不 足7. lkW的情况下,液体侧连接配管及气体侧连接配管直径与制冷剂R410A所使用的连接 配管相比,直径没有改变。另外,在额定制冷能力为超过7. lkW且14. OkW以下的情况下,仅 液体侧连接配管产生细径化。因此,当考虑到从制冷剂R410A向制冷剂R32的转换时,存 在几乎无法期待因连接配管直径变细而产生的铜管使用量的削减、施工性的提高这样的课 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的现有技術中,设定了将制冷剂R32使用于制冷循环装置 时的封入到制冷循环内的制冷剂量。但是,不存在与使用制冷剂R32的制冷循环装置的连 接配管直径有关的记载、或与连接配管长度有关的记载,制冷剂封入量的设定范围较宽。因 此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制冷剂量封入量的设定范围下限的量的情况下,在制冷循环装置的 施工时不追加封入制冷剂,仅利用出厂时所封入的制冷剂量,特别是在成为最大的连接配 管长度(无加料(chargeless)最大配管长度)的情况下,存在可能使制冷剂不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使用全球变暖系数(GWP)较低的制冷剂且抑制 效率降低、并且还可缩小连接配管的配管直径的制冷循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制冷循环装置依次连接压缩机、热源机侧换热器、第 一膨胀装置、液体侧连接配管、第二膨胀装置、利用侧换热器、气体侧连接配管而构成,其 中,将在所述制冷循环中使用的制冷剂设为R32,将所述液体侧连接配管和所述气体侧连接 配管的管外径设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依次连接压缩机、热源机侧换热器、第一膨胀装置、液体侧连接配管、第二膨胀装置、利用侧换热器、气体侧连接配管而构成,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特征在于,将在所述制冷循环中使用的制冷剂设为R32,将所述液体侧连接配管和所述气体侧连接配管的管外径设为(D0-1)/8英寸,其中,“D0/8英寸”是使用制冷剂R410A的情况下的连接配管外径,并且在所述液体侧连接配管中将所述D0的范围设为“2≤D0≤4”,在所述气体侧连接配管中将所述D0的范围设为“3≤D0≤8”。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3.26 JP 2012-0695831. 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依次连接压缩机、热源机侧换热器、第一膨胀装置、液体侧连 接配管、第二膨胀装置、利用侧换热器、气体侧连接配管而构成,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特征在于, 将在所述制冷循环中使用的制冷剂设为R32, 将所述液体侧连接配管和所述气体侧连接配管的管外径设为英寸, 其中,%/8英寸是使用制冷剂R410A的情况下的连接配管外径,并且在所述液体侧 连接配管中将所述%的范围设为在所述气体侧连接配管中将所述%的范围 设为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额定制冷能力为7. lkW到12. 5kW的范围内,在所述液体侧连接配管中将所述D。设 为3、即配管直径是1/4英寸,在所述气体侧连接配管中将所述%设为5、即配管直径是1/2 英寸, 在额定制冷能力为3. 6kW到不足7. lkW的范围内,在所述液体侧连接配管中将所述D。 设为2. 5、即配管直径是3/16英寸,在所述气体侧连接配管中将所述%设为4、即配管直径 是3/8英寸。3. -种制冷循环装置,其依次连接压缩机、热源机侧换热器、第一膨胀装置、液体侧连 接配管、第二膨胀装置、利用侧换热器、气体侧连接配管而构成,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特征在于, 将在所述制冷循环中使用的制冷剂设为R32, 将所述液体侧连接配管和所述气体侧连接配管的管外径设为 DQ/8英寸, 并且在所述液体侧连接配管中将所述%的范围设为,在所述气体侧连接 配管中将所述%的范围设为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坪江宏明横关敦彦塚田福治中山进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