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向压料机构及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19039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向压料机构及冲压模具,前者包括侧向压料芯,向侧向压料芯施加侧向压料力的施力结构,及使侧向压料芯复位至起始位的弹性复位结构,侧向压料芯与冲压模具的正向压料芯滑动配合连接,施力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施力单体,施力单体包括形成于侧向压料芯与冲压模具的上模座之间的一对导滑定位面,一对导滑定位面的设置位置使得上模座在下行过程中通过一对导滑定位面的相互作用推动侧向压料芯滑动并定位至侧向压料位。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侧向压料机构的结构可以有效利用冲压模具的有限空间,进而使得冲压模具具有结构紧凑和设计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涉及冲压模具中的侧向压料机构及设置有该 种侧向压料机构的冲压模具。 一种侧向压料机构及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中,对于板料在翻边整形位置上方具有较大坡度的 生产工况,例如汽车侧围,仅通过安装在上模座上的正向压料芯压料将无法提供充足的压 料力,进而无法保证生产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质量,这就通常需要增加侧向压料机构进行侧 向压料,该侧向压料机构基本包括侧向压料芯,用于限定侧向压料芯的压料方向的导向结 构,用于限定侧向压料芯的运动行程的行程限位结构,及用于为侧向压料芯提供侧向压料 力的弹性元件等,该侧向压料机构均是安装在对应的工作斜楔滑块上,为了能够在工作斜 楔滑块上设置该侧向压料机构,就需要在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中为设置该侧向压料机构提 供足够的空间,这将直接导致模具设计和制造成本的增加;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基于生产效 率、模具开发成本等多方面考虑,要求模具结构具有比较紧凑的结构,这将直接影响侧向压 料机构的设计,而侧向压料机构设计的好坏最终将影响生成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侧向压料机构存在的占用空间较大的 问题,提供一种可有效利用冲压模具空间的侧向压料机构及结构紧凑的冲压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侧向压料机构,包括侧向 压料芯,向所述侧向压料芯施加侧向压料力的施力结构,及使所述侧向压料芯复位至起始 位的弹性复位结构,所述侧向压料芯与冲压模具的正向压料芯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施力结 构包括至少一个施力单体,每个施力单体包括形成于所述侧向压料芯与冲压模具的上模座 之间的一对导滑定位面,所述一对导滑定位面的设置位置使得所述上模座在下行过程中通 过所述一对导滑定位面的相互作用推动所述侧向压料芯滑动并定位至侧向压料位。 优选的是,所述一对导滑定位面包括形成于所述侧向压料芯与所述上模座之间的 构成斜楔结构的一对导滑斜面。 优选的是,所述一对导滑定位面还包括形成于所述侧向压料芯与所述上模座之间 的沿坚直方向设置的一对第一定位平面,所述一对第一定位平面的设置位置使得一对第一 定位平面在所述侧向压料芯位于所述侧向压料位期间相互抵靠。 优选的是,所述一对导滑定位面还包括形成于所述侧向压料芯上的第二定位平 面,所述第二定位平面的设置位置使得第二定位平面在所述起始位与所述上模座的第一定 位平面相互抵靠;及/或, 所述一对导滑定位面还包括形成于所述上模座上的第三定位平面,所述第三定位 平面的设置位置使得第三定位平面在所述起始位与所述侧向压料芯的第一定位平面相互 抵靠。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复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侧向压料芯与所述正向压料芯之间 的至少一个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导向柱和弹簧,所述导向柱沿所述侧向压料 芯的滑动方向固定安装于所述正向压料芯上,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上,且压缩于所 述正向压料芯与所述侧向压料芯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复位件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导向柱滑动配合连接,所 述顶板抵靠在所述侧向压料芯上,所述弹簧压缩于所述正向压料芯与所述顶板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侧向压料芯为分段式结构,各段侧向压料芯彼此独立地与所述正 向压料芯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弹性复位结构在每段侧向压料芯与所述正向压料芯之间各设 置至少一个弹性复位件;所述施力结构在每段侧向压料芯与所述上模座之间各设置至少一 个所述施力单体。 优选的是,所述各段侧向压料芯中至少有一段侧向压料芯的滑动方向与对应段侧 向压料芯在至少一点处的法线方向一致。 优选的是,所述各段侧向压料芯的滑动方向使得各段侧向压料芯在由各自的起始 位向各自的侧向压料位滑动的过程中逐渐聚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 下模座,悬挂于所述上模座上的正向压料芯,设置有凸模镶块的凸模滑块,设置有凹模镶块 的凹模滑块,用于驱动所述凸模滑块滑动的凸模驱动块,用于驱动所述凹模滑块滑动的凹 模驱动块,以及侧向压料机构,所述凸模滑块与所述凹模滑块均与所述下模座滑动配合连 接,所述凸模驱动块和所述凹模驱动块均安装于所述上模座上,所述侧向压料机构为上述 任一种所述的侧向压料机构。 优选的是,所述正向压料芯、侧向压料机构、凸模驱动块、凹模驱动块、凸模滑块及 凹模滑块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所述上模座在下行时顺次完成以下动作:正向压料芯到达正 向压料位,凸模驱动块驱动凸模滑块运动至凸模工作位,施力结构推动所述侧向压料芯到 达侧向压料位,凹模驱动块驱动凹模滑块运动至凹模工作位。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侧向压料机构安装于正向压料芯上,这 使得其只需占用位于正向压料芯与安装在下模座内的凸模镶块和凹模镶块之间的空间,因 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对侧向压料机构和正向压料芯各自所占空间进行合理设计,实 现对冲压模具空间的有效利用,进而使得冲压模具具有结构紧凑和设计成本低的特点;另 夕卜,本技术的侧向压料机构因其安装位置与现有侧向压料机构不同,所以设计为通过 一对驱动斜面驱动侧向压料芯运动的同时向侧向压料芯提供侧向压料力,这相对现有侧向 压料机构通过氮气缸提供侧向压料力的结构,可以降低设计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技术所述冲压模具的一种实施结构的剖视图,图中的侧向压料 芯处于侧向压料位; 图2为图1所示冲压模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的侧向压料芯处于起始位; 图3为示出图1所示侧向压料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侧向压料机构和正向压料芯的仰视图; 图5为图4所示正向压料芯的仰视图; 图6为图4所示侧向压料机构的仰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第一侧向压料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第二侧向压料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A-上模座; B-下模座; 1-侧向压料机构; 101-侧向压料芯; 101a-第一侧向压料芯; l〇lb_第二侧向压料芯; 102-作用块; 103-压料驱动块; 104-顶块; 105-弹簧; 106-导向柱; 107-导板; 108-压板; 108a-左压板; 108b-右压板; 109-顶板; 110-连接板; 126-垫块; 125a、125b-侧面导板; 2_凹模导滑斜面; 3-凹模滑块; 4-凹模镶块; 5-正向压料芯; 6-凸模驱动块; 7-平导板; 8-第一斜楔导板; 9-第二斜楔导板; 10-凸模滑块; 12-凸模镶块; 507-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 限制。 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的侧向压料机构1包括侧向压料芯101,向侧向压 料芯101施加侧向压料力的施力结构,及使侧向压料芯101复位至起始位的弹性复位结构, 该复位动作即为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向压料机构,包括侧向压料芯,向所述侧向压料芯施加侧向压料力的施力结构,及使所述侧向压料芯复位至起始位的弹性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压料芯与冲压模具的正向压料芯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施力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施力单体,每个施力单体包括形成于所述侧向压料芯与冲压模具的上模座之间的一对导滑定位面,所述一对导滑定位面的设置位置使得所述上模座在下行过程中通过所述一对导滑定位面的相互作用推动所述侧向压料芯滑动并定位至侧向压料位。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侧向压料机构,包括侧向压料芯,向所述侧向压料芯施加侧向压料力的施力结 构,及使所述侧向压料芯复位至起始位的弹性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压料芯与冲 压模具的正向压料芯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施力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施力单体,每个施力单体 包括形成于所述侧向压料芯与冲压模具的上模座之间的一对导滑定位面,所述一对导滑定 位面的设置位置使得所述上模座在下行过程中通过所述一对导滑定位面的相互作用推动 所述侧向压料芯滑动并定位至侧向压料位。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导滑定位面包括形成 于所述侧向压料芯与所述上模座之间的构成斜楔结构的一对导滑斜面。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向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导滑定位面还包括形 成于所述侧向压料芯与所述上模座之间的沿坚直方向设置的一对第一定位平面,所述一对 第一定位平面的设置位置使得一对第一定位平面在所述侧向压料芯位于所述侧向压料位 期间相互抵靠。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向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导滑定位面还包括形 成于所述侧向压料芯上的第二定位平面,所述第二定位平面的设置位置使得第二定位平面 在所述起始位与所述上模座的第一定位平面相互抵靠;及/或, 所述一对导滑定位面还包括形成于所述上模座上的第三定位平面,所述第三定位平面 的设置位置使得第三定位平面在所述起始位与所述侧向压料芯的第一定位平面相互抵靠。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结构包括设置在 所述侧向压料芯与所述正向压料芯之间的至少一个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导向 柱和弹簧,所述导向柱沿所述侧向压料芯的滑动方向固定安装于所述正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文军刘春雨阮林凡何鹏申黄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