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成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18901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扩宽上模具及下模具的外壁与主干模具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也能抑制飞边的产生的透镜成形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透镜成形装置(11)的特征在于,具备:主干模具(12),其形成有贯通孔(17);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13、14),其从贯通孔(17)的两端分别嵌入,在相互对置的面形成有夹入并按压成形材料(24)的按压面(20、30);感应加热线圈(15、16),其以在主干模具(12)未被加热而设定为玻化温度以下的温度的状态下将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13、14)加热成玻化温度以上的温度的方式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透镜成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玻璃制或树脂制的材料进行冲压而成形透镜的透镜成形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透镜的制造方法,公知有除了基于研磨加工的方法之外,还有基于冲压加工 的方法。在基于冲压加工的透镜的制造方法中,将收容于模具内的玻璃制或树脂制的材料 与模具一起加热,并对软化的玻璃制或树脂制的材料进行冲压而成形透镜。作为冲压加工 所用的模具,公知有由主干模具、下模具和上模具构成的模具,该主干模具形成有贯通孔; 该下模具从贯通孔的下端嵌入,用于载置玻璃制或树脂制的材料;该上模具从贯通孔的上 端嵌入,将玻璃制或树脂制的材料夹入该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并进行冲压。 下模具和上模具在各自的外壁的至少一部分与主干模具的内壁接触的状态下在 主干模具的贯通孔内移动,因此,下模具及上模具各自的外壁与主干模具的内壁互相摩擦 而对模具造成损伤,导致模具的寿命缩短。因此,为了避免下模具及上模具各自的外壁与主 干模具的内壁产生互相摩擦,优选下模具及上模具各自的外壁与主干模具的内壁之间的间 隙较宽。但是,若间隙较宽,则下模具和上模具相对于贯通孔的铅垂方向的中心轴发生横向 偏移地在贯通孔内移动,并对玻璃制或树脂制的材料进行冲压,因此会导致成形出偏芯的 透镜。另外,被冲压的玻璃制或树脂制的材料向主干模具方向延展而流入间隙,导致产生飞 边。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下模具和上模具在各自的外壁的至少一部分与 主干模具的内壁接触的状态下在主干模具的贯通孔内移动的透镜成形装置。在冲压成形 时,在上模具、下模具、主干模具的温度均设定为玻化温度以上的温度的状态下冲压成形透 镜。 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也记载有下模具和上模具在各自的外壁的至少一部分 与主干模具的内壁接触的状态下在主干模具的贯通孔内移动的透镜成形装置。但是,在冲 压成形时,在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一方或双方被加热而进行热膨胀、主干模具未被加热而热 膨胀受到抑制、而且上模具和下模具的线膨胀系数大于主干模具的线膨胀系数的状态下冲 压成形透镜。因此,在冲压成形时,能缩窄下模具及上模具各自的外壁与主干模具的内壁之 间的间隙。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2731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4-35174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2的透镜成形装置中,下模具和上模具在各自的外壁的至 少一部分与主干模具的内壁接触的状态下在主干模具的贯通孔内移动,因此,存在下模具 及上模具各自的外壁与主干模具的内壁互相摩擦而对模具造成损伤、模具的寿命变短的问 题。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为了避免上模具及 下模具的外壁与主干模具的内壁产生互相摩擦而扩宽上模具及下模具的外壁与主干模具 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也能抑制飞边的产生的透镜成形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透镜成形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主干模具,其具有 贯通孔;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其从贯通孔的两端分别嵌入,在相互面对的面、即对置的面 具有能夹入并按压成形材料的按压面;加热控制部,其以在主干模具未被加热而设定为玻 化温度以下的温度的状态下将所述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加热成玻化温度以上的温度的方 式进行控制。 另外,优选为,加热控制部对感应加热进行控制,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由被感应加 热的材料构成,主干模具是由不被感应加热的材料构成的电介质。 另外,优选为,在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的外壁与主干模具的内壁之间设有导热性 比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及主干模具低的构件。此时,导热性比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及主干模 具低的构件的导热性优选为0. 01?10. 〇〇w/mk的范围。 另外,优选为,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被加热而发生热膨胀,主干模具未被加热而热 膨胀受到抑制,从而在压缩成形时,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的外壁与主干模具的内壁之间的 间隙变小。 另外,优选为,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的线膨胀系数大于主干模具的线膨胀系数。而 且,加热控制部能够均匀地控制主干模具的温度。 专利技术效果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透镜成形装置,即使为了避免上模具及下模具的外壁与主干模具的 内壁产生互相摩擦而扩宽上模具及下模具的外壁与主干模具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也能抑制 飞边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透镜成形装置的横剖视图。 图2是表示组装工序的透镜成形用模具的横剖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透镜的成形工序的透镜成形装置的横剖视图。 图4是对透镜成形材料进行冲压时的透镜成形装置的横剖视图。 图5是图4中的由参照符号α表示的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成形装置11。透镜成形装置11主要由主 干模具12、下模具13、上模具14、感应加热线圈15、16构成。 主干模具12是由陶瓷等不被感应加热的材料构成的电介质,形成有沿铅垂方向 贯通的圆柱形状的贯通孔17。下模具13由SUS、硬质合金等被感应加热的导电性高的材料 构成,包括模具主体18、支承部19。模具主体18为外径小于贯通孔17的直径的圆柱形状, 在其前端形成有透镜成形面(按压面)20。由于模具主体18的外径小于贯通孔17的直径, 因此,使下模具13在主干模具12内移动时,在下模具13的外壁与主干模具12的内壁之间 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间隙。支承部19为外径大于模具主体18的外径的圆盘形状,与模具 主体18-体地形成。下模具13如图2 (A)所示那样使透镜成形面20朝向上方地从贯通孔 17的下端嵌入。在此,支承部19不进入贯通孔17内。 上模具14与下模具13同样地由SUS、硬质合金等被感应加热的导电性高的材料构 成,包括模具主体21、支承部22。模具主体21为外径小于贯通孔17的直径的圆柱形状,在 其前端形成有透镜成形面(按压面)30。由于模具主体21的外径小于贯通孔17的直径,因 此,使上模具14在主干模具12内移动时,在上模具14的外壁与主干模具12的内壁之间能 够保持一定程度的间隙。支承部22为外径大于模具主体21的外径的圆盘形状,与模具主 体21 -体地形成。 上模具14如图2 (B)所示那样使透镜成形面30朝向下方地从贯通孔17的上端嵌 入。在此,支承部22不进行贯通孔17内。通过上模具14的嵌入,在贯通孔17内,在下模 具13的透镜成形面20与上模具14的透镜成形面30之间形成有空腔(间隙)。 上模具13和下模具14的线膨胀系数大于主干模具12的线膨胀系数。另外,为了 缩短对透镜成形用模具32进行加热、冷却时的升温时间、冷却时间而将透镜成形用模具32 的热容量抑制得较低。 图1所示的控制部33用于控制透镜成形装置11的各部分的动作。也就是说,控 制部33向第一移动机构34、第二移动机构35、加热器控制电路36分别发送用于使它们适 当地进行动作的信号。第一移动机构34与下模具13连接,接收来自控制部33的信号而使 下模具13移动。第二移动机构35与上模具14连接,接收来自控制部33的信号而使上模 具14移动。在此,以使上模具13和下模具1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镜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主干模具,其具有贯通孔;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其能够从所述贯通孔的两端分别嵌入,在对置的面具有能夹入并按压成形材料的按压面;加热控制部,其以在所述主干模具未被加热而设定为玻化温度以下的温度的状态下将所述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加热成玻化温度以上的温度的方式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3.12 JP 2012-0545041. 一种透镜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主干模具,其具有贯通孔; 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其能够从所述贯通孔的两端分别嵌入,在对置的面具有能夹入 并按压成形材料的按压面; 加热控制部,其以在所述主干模具未被加热而设定为玻化温度以下的温度的状态下将 所述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加热成玻化温度以上的温度的方式进行控制。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成形装置,其中, 所述加热控制部能够控制感应加热。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成形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由被感应加热的材料构成,所述主干模具是由不被感应加热 的材料构成的电介质。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成形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原隆行渡边清一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