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工医疗器具的插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16629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加工医疗器具的插刀,所述插刀截面为圆形且沿其轴向平行地开设有若干个第一线通槽、若干个第二线通槽,第一线通槽从插刀一端面延伸至插刀中部从而形成若干个第一弹性刀片,第二线通槽从插刀另一端面延伸至插刀中部从而形成若干个第二弹性刀片,第一线通槽、第二线通槽沿周向部分重合,插刀外表面设有左、右凸条,第一弹性刀片、第二弹性刀片从内表面至外表面之间具有一斜面,该斜面使得第一弹性刀片、第二弹性刀片在外表面末端形成刀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插刀可干净光滑地去除小凸点,插刀有一定的弹性力量能随时与铝管内壁保持接触而不伤及内壁,能在最大程度上去除内壁上的小凸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加工医疗器具的插刀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医疗器具的插刀。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微创手术因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而受到患者的欢迎。但由于器材 和条件的限制,手术对医师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其工艺难度很大。 经过长期加工发现微创手术刀外铝管套不良率一直居高不下,加工所得零件一大 部分无法满足精度要求。其主要原因出现在挤型材进料不良,铝剂材料内壁经常会出现 0. 05MM~0. 1MM小凸点,然而此现象在铝剂工序无法改善且无法避免有凸点。故需在后道工 序改善才能提高产品的良率,满足客户的需求量。 此微创手术刀的外铝管套由于内壁口径很小(为5.86丽),还有公差且内壁有异 形,且异形很小(异形宽为0. 7MM),普通方法根本无法将其内壁小凸点去除。经过多次不同 方法尝试后,如何可有效快捷的将有异形的内壁上的小凸点去除,从而达到精度要求,提高 了产品的良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加工医疗器具的插刀,该插刀能干净光滑地去除小凸 点,插刀有一定的弹性力量能随时与铝管内壁保持接触而不伤及内壁,能在最大程度上去 除内壁上的小凸点,效果更好,只需将其放于内壁用长棒轻轻一捅即可完成清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加工医疗器具的插刀, 所述插刀截面为圆形且沿其轴向平行地开设有若干个第一线通槽、若干个第二线通槽,第 一线通槽从插刀一端面延伸至插刀中部从而形成若干个第一弹性刀片,第二线通槽从插刀 另一端面延伸至插刀中部从而形成若干个第二弹性刀片,第一线通槽、第二线通槽沿周向 部分重合,插刀外表面设有左、右凸条,第一弹性刀片、第二弹性刀片从内表面至外表面之 间具有一斜面,该斜面使得第一弹性刀片、第二弹性刀片在外表面末端形成刀刃。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性刀片、第二弹性刀片的外表面与斜面形成的刃角为 60。?75。。 2、作为优选,所述若干个第一线通槽、若干个第二线通槽末端具有底部刀刃。 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线通槽的数目为4个,所述第二线通槽的数目为4个。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技术用于加工医疗器具的插刀,其可干净光滑地去除小凸点,插刀有一定 的弹性力量能随时与铝管内壁保持接触而不伤及内壁,能在最大程度上去除内壁上的小凸 点,效果更好;其次,该插刀速度相当快捷,此活性插刀长度不是太长,只需将其放于内壁用 长棒轻轻一捅即可完成清除。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技术用于加工医疗器具的插刀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第一线通槽;2、第二线通槽;3、第一弹性刀片;4、第二弹性刀片; 5、左凸条;6、右凸条;7、斜面;8、刀刃;9、底部刀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用于加工医疗器具的插刀,所述插刀截面为圆形且沿其轴向平行地 开设有若干个第一线通槽1、若干个第二线通槽2,第一线通槽1从插刀一端面延伸至插刀 中部从而形成若干个第一弹性刀片3,第二线通槽2从插刀另一端面延伸至插刀中部从而 形成若干个第二弹性刀片4,第一线通槽1、第二线通槽2沿周向部分重合,插刀外表面设有 左、右凸条5、6,第一弹性刀片3、第二弹性刀片4从内表面至外表面之间具有一斜面7,该斜 面7使得第一弹性刀片3、第二弹性刀片4在外表面末端形成刀刃8。 上述第一弹性刀片3、第二弹性刀片4的外表面与斜面7形成的刃角为 60。?75。。 上述若干个第一线通槽1、若干个第二线通槽2末端具有底部刀刃9。 上述第一线通槽1的数目为4个,所述第二线通槽2的数目为4个。 所述用于加工医疗器具的插刀使用方法如下: 步骤一、通过所述压紧机构的夹头夹紧所述插刀,所述压紧机构的活塞20移动从 而压紧插刀形成形变后插刀,从而使得插刀1的直径缩小; 步骤二、将步骤一形变后插刀放入所述外铝管套的通孔内; 步骤三、将顶杆放入所述外铝管套的通孔内,推动顶杆从而带动形变后插刀移动。 采用上述用于加工医疗器具的插刀时,其可干净光滑地去除小凸点,插刀有一定 的弹性力量能随时与铝管内壁保持接触而不伤及内壁,能在最大程度上去除内壁上的小凸 点,效果更好;其次,该插刀速度相当快捷,此活性插刀长度不是太长,只需将其放于内壁用 长棒轻轻一捅即可完成清除。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 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加工医疗器具的插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刀截面为圆形且沿其轴向平行地开设有若干个第一线通槽(1)、若干个第二线通槽(2),第一线通槽(1)从插刀一端面延伸至插刀中部从而形成若干个第一弹性刀片(3),第二线通槽(2)从插刀另一端面延伸至插刀中部从而形成若干个第二弹性刀片(4),第一线通槽(1)、第二线通槽(2)沿周向部分重合,插刀外表面设有左、右凸条(5、6),第一弹性刀片(3)、第二弹性刀片(4)从内表面至外表面之间具有一斜面(7),该斜面(7)使得第一弹性刀片(3)、第二弹性刀片(4)在外表面末端形成刀刃(8)。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加工医疗器具的插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刀截面为圆形且沿其轴向平行 地开设有若干个第一线通槽(1)、若干个第二线通槽(2),第一线通槽(1)从插刀一端面延 伸至插刀中部从而形成若干个第一弹性刀片(3),第二线通槽(2)从插刀另一端面延伸至 插刀中部从而形成若干个第二弹性刀片(4),第一线通槽(1)、第二线通槽(2)沿周向部分 重合,插刀外表面设有左、右凸条(5、6),第一弹性刀片(3)、第二弹性刀片(4)从内表面至 外表面之间具有一斜面(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金根胡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