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创手术刀用加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术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创手术刀用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微创手术因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而受到患者的欢迎。但由于器材和条件的限制,手术对医师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其工艺难度很大。经过长期加工发现微创手术刀外铝管套不良率一直居高不下,加工所得零件一大部分无法满足精度要求。其主要原因出现在挤型材进料不良,铝剂材料内壁经常会出现0.05MM~0.1MM小凸点,然而此现象在铝剂工序无法改善且无法避免有凸点。故需在后道工序改善才能提高产品的良率,满足客户的需求量。此微创手术刀的外铝管套由于内壁口径很小(为5.86MM),还有公差且内壁有异形,且异形很小(异形宽为0.7MM),普通方法根本无法将其内壁小凸点去除。经过多次不同方法尝试后,如何可有效快捷的将有异形的内壁上的小凸点去除,从而达到精度要求,提高了产品的良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创手术刀用加工设备,该加工装置实现了一次能去除整个内壁区域的全部凸点,也大大增加了圆形插刀中部的弹力,有效防止过多的刮伤,保证了产品性能的一致性。为达到上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创手术刀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插刀(1)、压紧机构(2)、顶杆(3)和医疗器具(4);所述医疗器具(4)包括:外铝管套(5)、内管套(6)、刀片(7)、条形刀柄(8)和刀杆(9),此刀杆(9)一端具有凹槽(91),此条形刀柄(2)截面为矩形,所述条形刀柄(2)一端固定于所述刀杆(9)的凹槽(91)内,所述刀片(7)焊接于所述条形刀柄(2)另一端的侧面上;所述圆形插刀(1)沿其轴向平行地开设有若干个第一线通槽(10)、若干个第二线通槽(11),第一线通槽(10)从圆形插刀(1)一端面延伸至圆形插刀(1)中部从而形成若干个第一弹性刀片(12),第二线通槽(9)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创手术刀用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插刀(1)、压紧机构(2)、顶杆(3)和医疗器具(4);所述医疗器具(4)包括:外铝管套(5)、内管套(6)、刀片(7)、条形刀柄(8)和刀杆(9),此刀杆(9)一端具有凹槽(91),此条形刀柄(8)截面为矩形,所述条形刀柄(8)一端固定于所述刀杆(9)的凹槽(91)内,所述刀片(7)焊接于所述条形刀柄(8)另一端的侧面上;所述圆形插刀(1)沿其轴向平行地开设有若干个第一线通槽(10)、若干个第二线通槽(11),第一线通槽(10)从圆形插刀(1)一端面延伸至圆形插刀(1)中部从而形成若干个第一弹性刀片(12),第二线通槽(11)从圆形插刀(1)另一端面延伸至圆形插刀(1)中部从而形成若干个第二弹性刀片(13),第一线通槽(10)、第二线通槽(11)沿周向部分重合,所述第一线通槽(10)由第一前线槽(101)、第一后线槽(102)和第一折弯线槽(103)组成,所述第一后线槽(102)位于第一前线槽(101)延长线一侧,此第一折弯线槽(103)连接第一前线槽(101)、第一后线槽(102)首末端,所述第二线通槽(11)由第二前线槽(111)、第二后线槽(112)和第二折弯线槽(113)组成,所述第二后线槽(112)位于第二前线槽(111)延长线一侧,此第二折弯线槽(113)连接第二前线槽(111)、第二后线槽(112)首末端;圆形插刀(1)外表面设有左、右凸条(14、15),第一弹性刀片(12)、第二弹性刀片(13)从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金根,胡庆华,曹薛雷,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