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适用于承受高温燃气流冲刷和热辐射环境,并且具有承载能力高、耐 烧蚀、具有高抗振特性的防热结构。 多功能高强复合材料防热板
技术介绍
防热板是一般在壳体结构中担负防热功能、部段连接功能。前期防热板设计采用 碳纤维/酚醛树脂内嵌石墨防护垫圈结构。在冲击试验中,由于冲击环境过大,导致防热板 结构中的石墨热防护垫圈出现振动断裂,表明石墨热防护圈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亟需进行 结构改进设计。 碳纤维/酚醛树脂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寒性、尺寸稳定性、成型加工性、低烟雾 性,广泛用作耐温抗烧蚀和隔热抗烧蚀结构。为解决石墨防热护圈振裂问题,用碳/酚醛 材料代替石墨材料,并采取与碳纤维/酚醛树脂模压整体成型方式,具有成型快速,加工简 易,安装装配便利的特点,大大减少了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诸多环节,降低了技术保障要 求,经济效益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环境适 应能力强的多功能高强复合材料防热板。 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多功能高强复合材料防热板,由外筒段和锥形内 筒段复合模压成型;锥形内筒段的内表面与弹体纵轴成固定的角度,该内表面与弹体内发 动机喷管衔接,用于延伸喷管进行导流;外筒段包括三部分,即前端平直段、中间锥形段和 尾部平直段,尾部平直段的底面与锥形内筒段的底面平齐,尾部平直段与弹体装配连接,中 间锥形段包覆在锥形内筒段的外部,前端平直段直接与发动机喷管接触;外筒段采用高硅 氧纤维与酚醛树脂的复合材料,锥形内筒段采用碳纤维与酚醛树脂的复合材料。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 ...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高强复合材料防热板,其特征在于:由外筒段(1)和锥形内筒段(2)复合模压成型;锥形内筒段(2)的内表面与弹体纵轴成固定的角度,该内表面与弹体内发动机喷管(3)衔接,用于延伸喷管进行导流;外筒段(1)包括三部分,即前端平直段、中间锥形段和尾部平直段,尾部平直段的底面与锥形内筒段(2)的底面平齐,尾部平直段与弹体装配连接,中间锥形段包覆在锥形内筒段(2)的外部,前端平直段直接与发动机喷管接触;外筒段(1)采用高硅氧纤维与酚醛树脂的复合材料,锥形内筒段(2)采用碳纤维与酚醛树脂的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高强复合材料防热板,其特征在于:由外筒段(1)和锥形内筒段(2)复合模压 成型;锥形内筒段(2)的内表面与弹体纵轴成固定的角度,该内表面与弹体内发动机喷管 (3)衔接,用于延伸喷管进行导流;外筒段(1)包括三部分,即前端平直段、中间锥形段和尾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琛,王端志,闫伟,王会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