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具有便于进入功能的车辆座椅的解锁装置以及解锁装置的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0878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具有便于进入功能的车辆座椅的解锁装置(1)。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解锁装置(1)包括托架状元件(7)和导向杆(8),其中所述导向杆(8)通过至少一个紧固器具(9)布置于用于座椅纵向调节的导轨系统(2)的下部导轨(3)上,所述托架状元件(7)耦接到用于所述便于进入功能的释放杆(13)。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解锁装置(1)的操作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具有便于进入功能的车辆座椅的解锁装置以及解锁装 置的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中所要求的用于具有便于进入功能的车辆座 椅的解锁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如权利要求7前序部分中所要求的这种解锁装置的操作方 法。
技术介绍
专利公开文献DE 10 2004 002 728 B3描述了一种车辆座椅,其包括座椅框架和 靠背,所述座椅框架具有上部导轨,所述上部导轨在固定到车辆的下部导轨上沿纵向方向 可调,所述靠背经由倾斜度调节器在固定到座椅框架的部件上锁定就位,其中通过将靠背 向前折叠到部分向前折叠的位置并通过将座椅框架沿向前方向从使用区域纵向调节到易 于进入的区域,所述车辆座椅能够从使用位置调节到易于进入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所述 车辆座椅设置成靠背包括适于其部分向前折叠位置的闩锁件,以及闩锁机构设置于座椅框 架上,所述闩锁机构可取决于座椅框架的纵向位置自动地调节并且在后部使用区域内采用 释放位置和在前部易于进入的区域内采用闩锁位置,所述闩锁机构在闩锁位置被闩锁到靠 背的闩锁件上且只能通过将座椅框架从易于进入的区域向后调节到使用区域内而从闩锁 件释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出一种相对于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进的用于具有便于进入功 能的车辆座椅的解锁装置以及这种解锁装置改进的操作方法。 就用于具有便于进入功能的车辆座椅的解锁装置而言,该目的由权利要求1中所 提及的特征来实现。 就这种解锁装置的操作方法而言,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7中所提及的特征来实 现。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改进形成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专利技术,用于具有便于进入功能的车辆座椅的解锁装置包括托架状元件和导 向杆,其中所述导向杆通过至少一个紧固器具布置于用于座椅纵向调节的导轨系统的下部 导轨上,并且托架状元件耦接到用于便于进入功能的释放杆。 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解锁装置,可以独立于靠背位置来解锁导轨系统。在这种情况 下,该解锁系统有利地集成到导轨系统上或其内,并取决于上部导轨相对于下部导轨的位 置。 这种解锁系统可特别有利地通过很少的部件来实施。 导向杆优选配置为冲压的片状金属部件,所述冲压的片状金属部件已向回弯折多 次并成形以便部分地对应于下部导轨。这种部件能够以特别简单和成本高效的方式、特别 是以大批量生产方式生产。 toon] 导向杆有利地具有至少一个导向部分,所述导向部分从下部导轨的侧表面向回弯 折并布置于该侧表面上。 特别优选地,所述导向部分的第一端部为圆形的构造。这降低对车辆用户造成伤 害的风险,并允许在托架状元件和导向杆之间进行牢固的接合,所述接合在磨损方面是最 低的。 在特别有利的实施例中,托架状元件具有至少部分为U形的横截面,其中第一加 宽部分布置于所述托架状元件的端部处,以及第二加宽部分布置于托架状元件的中央区域 内。以该方式,所有必要的功能元件能够集成到以整件形成的托架状元件内。 有利地,控制模块作用于第二加宽部分以及作用于托架状元件的远离第一加宽部 分的端部。 特别优选地,辊子元件布置于托架状元件的配置成枢转部的第一加宽部分上。这 允许托架状元件以最小的摩擦力沿着导向杆的导向部分移动。 在特别有利的实施例中,托架状元件在上面上具有优选为圆形或半圆形构造的凹 部,所述凹部配置成对应于导轨系统的锁定元件的传统释放杆,其中所述释放杆至少部分 地通过材料连接而布置于托架状元件的凹部内。 在解锁装置的操作方法中,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便于进入功能的操作过程中,导轨系统 通过作用于控制模块的致动缆线解锁,所述控制模块作用于托架状元件和至少一个锁定元 件,其中所述托架状元件枢转,以使得托架状元件的第一加宽部分布置成连同辊子元件低 于导向部分。 在便于进入功能的致动过程中,以及特别是车辆座椅在纵向方向上引发移动到便 于车辆乘员进入位置内的过程中,托架状元件(特别是其第一加宽部分连同辊子元件)至 少部分地与导向杆(特别是其导向部分)形成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的接合,以使得具有 便于进入功能的释放杆反作用于与其相关联的复位弹簧而以独立于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 的靠背倾斜度的方式被保持在解锁位置内,其中托架状元件的第一加宽部分连同辊子元件 以底切(undercut)的方式布置于导向部分的下面上,并且能够沿着导向部分的下面移动。 【附图说明】 参照所附的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地描述,其中: 图1示意性示出用于具有便于进入功能的车辆座椅的解锁装置在导轨系统锁定 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2示意性示出用于具有便于进入功能的车辆座椅的解锁装置在导轨系统解锁 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3示意性示出用于具有便于进入功能的车辆座椅的解锁装置在导轨系统解锁 状态下处在便于车辆乘员进入位置的透视图; 图4示意性示出用于具有便于进入功能的车辆座椅的解锁装置在导轨系统解锁 状态下的正视图; 图5不意性不出用于具有便于进入功能的车辆座椅的导轨系统的透视图; 图6示意性示出用于具有便于进入功能的车辆座椅的导轨系统的导轨在锁定状 态下的透视图; 图7示意性示出用于具有便于进入功能的车辆座椅的导轨系统的导轨在解锁状 态下的透视图; 图8示意性示出用于具有便于进入功能的车辆座椅的导轨系统的导轨在解锁状 态下处在便于车辆乘员进入位置的透视图; 图9示意性示出用于具有便于进入功能的车辆座椅的导轨系统的导轨在解锁状 态下处在便于车辆乘员进入位置的另一透视图; 图10示意性示出用于具有便于进入功能的车辆座椅的解锁装置在导轨系统解锁 状态下的正视图; 图11示意性示出用于具有便于进入功能的车辆座椅的导轨系统的导轨在解锁状 态下的透视局部剖视图; 图12示出用于具有便于进入功能的车辆座椅的导轨系统的导轨在锁定状态下的 透视局部剖视图;以及 图13示意性示出解锁装置的托架状元件的透视图。 其中在所有附图中彼此对应的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示出用于具有便于进入功能的(未更详细地示出的)车辆座椅的解锁 装置1在导轨系统2锁定状态下的透视图。 这种导轨系统2配置成传统的导轨系统,且如图5中所示其包括两个独立的导轨 18,所述导轨优选沿行进方向在车辆中以及车辆座椅上两侧布置。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导轨 18包括下部导轨3和上部导轨4。 在导轨系统2的操作位置,所述上部导轨4以可纵向位移的方式至少部分地布置 于下部导轨3内。 以传统的方式,锁定元件5布置于导轨系统2上,所述锁定元件在锁定状态下防止 在下部导轨3和上部导轨4之间的相对运动并且在解锁状态下允许下部导轨3和上部导轨 4之间的沿纵向方向的相对运动。 下部导轨3通过相应的紧固部分6以传统的方式(未示出)紧固到车辆的车辆地 板,且优选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对准。 传统的车辆座椅布置在上部导轨4上,所述车辆座椅具有便于进入功能。这种车 辆座椅或其座椅靠背能够在行进方向上围绕枢转轴线向前枢转以便于车辆的后部乘员进 入和离开,其中所述车辆座椅能够通过导轨系统2特别是沿行进方向向前移动到便于车辆 乘员进入的位置内。 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解锁装置1布置在导轨系统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具有便于进入功能的车辆座椅的解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装置包括托架状元件(7)和导向杆(8),其中所述导向杆(8)通过至少一个紧固器具(9)布置于用于座椅纵向调节的导轨系统(2)的下部导轨(3)上,并且所述托架状元件(7)耦接到用于所述便于进入功能的释放杆(1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2.28 DE 102011090055.1;2012.04.03 DE 10201221. 一种用于具有便于进入功能的车辆座椅的解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装置 包括托架状元件(7)和导向杆(8),其中所述导向杆(8)通过至少一个紧固器具(9)布置于 用于座椅纵向调节的导轨系统(2)的下部导轨(3)上,并且所述托架状元件(7)耦接到用 于所述便于进入功能的释放杆(1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⑶配置为冲压的片 状金属部件,所述冲压的片状金属部件已被向回弯折多次并成形以便部分地对应于下部导 轨⑶。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解锁装置(1),其特征在于,导向杆(8)具有至少一个导 向部分(10),所述导向部分从下部导轨(3)的侧表面(11)向回弯折并布置于该侧表面上。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解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分(10)的第一端部 (12)为圆形的构造。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托架状元件(7)具有至少部分为 U形的横截面,其中第一加宽部分(14)布置于所述托架状元件(7)的端部处,以及第二加宽 部分(15)布置于所述托架状元件(7)的中央区域内。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解锁装置(1),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19)作用于第二加宽 部分(15)以及作用于托架状元件(7)的远离第一加宽部分(14)的端部(17)。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解锁装置(1),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舒曼I·托伊费尔
申请(专利权)人:约韩逊控制元件有限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