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全封闭式永磁同步牵引电机的循环通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02415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4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封闭式永磁同步牵引电机的循环通风结构。前、后端盖的外侧分别装有前、后挡板,前、后挡板四角之间均连接有通风壳;前、后端盖中心均开有环形通槽,前、后挡板上设有环形通道;转轴上的风扇转动带动气流由转子铁芯与定子铁芯之间的通风槽经前端盖环形通槽、前挡板环形通道流向四角的通风壳中空腔,再经后挡板环形通道、后端盖环形通槽回到电机内形成内循环风路;外部气流经前端盖入口进入定子铁芯与中间外壳之间的通风槽由后端盖出口流出形成外循环风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内循环风路有效地将电机内转子和绕组的热量传递到环境中,依靠外循环风路将电机产生的绝大部分损耗传递到空气中,将散热能力最大化。(*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全封闭式永磁同步牵引电机的循环通风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的循环通风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全封闭式永磁同步牵引电机的循环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电机是一种机电能量的转换机构,在机电能量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损耗,这些损耗绝大部分最后转变为了热量,使得电机部分温度升高。研究表明,在工作温度上升时,永磁体的剩磁密度Br会下降,如钕铁硼在120°C时Br下降为90% ;此外,在温度继续上升时,永磁体会发生不可逆退磁,即使充磁也无法完全恢复至原有的磁性能。永磁体磁性能的下降会影响牵引电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甚至威胁到乘客与列车的安全。因此,设计合理有效的冷却结构十分必要和重要。 目前,常用的高速铁路列车牵引电机冷却方式有自然冷却与强迫通风冷却两种。自然冷却就是利用流动的空气与电机外壳进行对流散热,虽然自然冷却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无需附加系统,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但自然冷却的低速空气散热能力低,在高功率密度电机上的应用存在一定的不足;强迫通风冷却利用流动的空气对电机定子或转子等关键元件进行对流散热,结构相对复杂,但强迫通风冷却的散热能力高,能够满足高功率密度电机的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封闭式永磁同步牵引电机的循环通风结构,包括转子铁芯(1)、定子铁芯(2)、绕组(3)、转轴(7)、后端盖(6)、前端盖(4)和中间外壳(5),其特征在于:前端盖(4)、后端盖(6)的外侧分别装有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中间外壳(5)外的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四角之间均连接有通风壳(8),通风壳(8)具有前后贯通的中空腔;前端盖(4)和后端盖(6)中心均开有环形通槽,前挡板(11)、后挡板(12)分别与前端盖(4)、后端盖(6)环形通槽对接一侧设有环形通道,环形通道与通风壳(8)的中空腔相通;靠前端盖(4)一侧的转轴(7)上装有风扇(9),风扇(9)转动带动电机内的气流由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封闭式永磁同步牵引电机的循环通风结构,包括转子铁芯(I)、定子铁芯(2)、绕组(3)、转轴(7)、后端盖(6)、前端盖(4)和中间外壳(5),其特征在于:前端盖(4)、后端盖(6)的外侧分别装有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中间外壳(5)外的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四角之间均连接有通风壳(8),通风壳(8)具有前后贯通的中空腔; 前端盖(4)和后端盖(6)中心均开有环形通槽,前挡板(11)、后挡板(12)分别与前端盖(4)、后端盖(6)环形通槽对接一侧设有环形通道,环形通道与通风壳(8)的中空腔相通; 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攸同陈威马吉恩黄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