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荣琳专利>正文

改进的笔具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9298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笔具构造,笔芯穿置于下笔筒,下笔筒螺合固接上笔筒,上、下笔筒共同藏设笔芯,其特征在于: 上笔筒内部顶面凹设一供置入一弹性元件的凹室,该弹性元件往下抵持于笔芯;一为橡胶材质制成的套筒套设于下笔筒外侧构成挡止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笔具构造,尤其是一种可保护笔芯在笔具不慎摔落碰触地面时不会断裂损坏,并可适用书写力道不同的书写者使用的改进的笔具结构。二、该笔具的笔芯出水口极为脆弱灵敏,使用书写者书写力道若过大或太小,容易发生出水口阻塞或出水不顺畅的情形,无法顺利书写出工整美观的文字,降低消费使用者购买的欲望。三、若笔具的放置不当或握持不慎,常导致笔具掉落于地,掉落过程中,若笔芯垂直下降直接碰撞地面,由于笔芯无缓冲装置,笔芯则与地面形成硬性碰撞,如此一来,笔芯立即断裂无法书写,必需加以添购换新。鉴于上述公知笔具的结构仍未达完备的境界,设计人乃深入研究,终于有所突破,创作一种改进的笔具构造。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对笔具的构造进行改进,使笔具于不慎摔落碰触地面时,保护笔芯不断裂损坏,有效延长笔具的使用寿命,并可适用书写力道不同的书写者使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笔具构造,笔芯穿置于下笔筒,下笔筒螺合固接上笔筒,上、下笔筒共同藏设笔芯,其中,上笔筒内部顶面凹设一供置入一弹性元件的凹室,该弹性元件往下抵持于笔芯;一为橡胶材质制成的套筒套设于下笔筒外侧构成挡止部。所述弹性元件可直接抵持于笔芯的顶端面。所述笔芯顶端外缘可设一供弹性元件往下套接抵持的环凸缘。所述挡止部的下笔筒底端外侧等环距设数穿孔,套筒底端内侧对应穿孔凸设数凸柱,上述凸柱穿过穿孔且凸伸于穿孔。所述挡止部的下笔筒外侧开设至少二长槽,长槽内壁顶端向下延伸一外侧具凸块的弹片,套筒直接套设于下笔筒。所述上、下笔筒及套筒可为三角形柱体。本技术的特点及优点为,克服了公知技术中的诸多缺陷,使用者在使用时,如果书写力道过大,可避免笔芯内缩,维持正常书写文字不受阻碍,提高消费使用者的购买欲望,另外,当笔具放置不当或不慎掉落地面时,笔芯会籍由弹性元件缓冲内缩,避免笔芯变形弯曲甚至断裂,大幅提升笔具的使用寿命。图5为本技术的笔芯缓冲内缩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笔芯缓冲内缩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另一使用状态剖面组合图;图9为本技术的另一下笔筒立体外观图;附图说明图10为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横向剖面组合图;图11为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组合剖面动作图;图12为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横向剖面组合动作图;图13为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组合剖面图;图14为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横向剖面组合图。附图标号说明1、笔芯 11、环凸缘 2、下笔筒 3、上笔筒 4、弹性元件 5、笔筒21、51、外螺纹 31、61、内螺纹 32、62、凹室 6、顶盖22、52、穿孔 7、套筒 71、凸柱 23、长槽 24、弹片 25、凸块首先,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以一笔芯1往下穿置于下笔筒2,下笔筒2顶部的外螺纹21再与上笔筒3底部的内螺纹31螺合固接,使上、下笔筒3、2共同藏设笔芯1,且笔芯1往下穿出下笔筒2,而令笔芯1可进行书写文字动作。有关上述各元件的组合结构乃公知技术,本技术诉求的特征在于该上笔筒3内部顶面凹设一凹室32以供置入弹性元件4,弹性元件4复往下抵接笔芯1顶端面,该下笔筒2底端适当处等环距开设数穿孔22,一套筒7,其以软质橡胶制成,套筒7底端内侧等环距凸设数凸柱71,套筒7套组于下笔筒2外侧,并使凸柱71设入穿孔22。书写使用时,以手部握持于下笔筒2底端部,利用笔芯1而可进行书写,当书写力道过大,使笔芯1克服弹性元件4的弹力而令笔芯1内缩时,则将手指(拇指、食指、中指)略微压缩套筒7底端外侧,使凸柱71向内凸伸三点抵持于笔芯1外侧边,如图3、4所示,防止笔芯1向内缩合,而可继续书写,若书写力道较小,则略改收握持下笔筒,较高位置,使凸柱71不再抵持于笔芯1外侧,只需利用弹性元件4的弹力即可避免笔芯1内缩。当本技术笔具因放置不当或握拿不慎而掉落于地时,若笔芯1为垂直下降而直接撞击地面,如图5所示,此时撞击力量会克服弹性元件4弹力而令笔芯1产生缓冲作用,同时内缩进入下笔筒2内再回复原位,如图2,笔芯1获得此缓冲作用而能削减撞击地面力量,有效防止笔芯1断裂损坏,延长本技术笔具的使用寿命。请参阅图6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其于笔芯1顶端外缘设一环凸缘11供弹性元件4往下抵持套接,当笔具垂直下落时,笔芯1同样可产生上述的缓冲内缩进入下笔筒2并再回复原位的动作,如图6、7所示,避免笔芯1断裂受损,接着再请参阅图8所示,本技术的笔具上、下笔筒3、2可一体成型为一笔筒5,笔筒5顶部的外螺纹51可供螺设一具内螺纹61的顶盖6,顶盖6内部并设有供弹性元件4设于其内的凹室62,组装更为方便快速,且笔筒5底端外侧亦可设有穿孔52,以供凸柱71穿设,本技术亦可于下笔筒2外侧适当处开设至少二长槽23,如图9、10所示,长槽23内侧顶端向下延伸一弹片24,弹片24外侧并凸伸一凸块25,将套筒7套设于下笔筒2外侧,当书写力道较大而克服弹性元件4的弹力,使笔芯1向内缩合时,将手部握持套筒7底端外侧,按压凸块25使弹片24向内偏动,如图11所示,进而抵持于笔芯1外侧,同样可达到,防止笔芯1因书写力道过大而内缩,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上、下笔筒3、2可为三角柱体,如图13、图14,且该套筒7配合下笔筒2亦为三角柱体,方便手部握持书写而不易滑动,更能防止笔具因放置桌面而滚动掉落地面的情形产生,避免笔具断裂损坏,该三角柱体的笔具恰供手部拇指、食指及中指靠设触碰,成为最佳的三点定位,握持更为稳定,当书写力道过大时,手部握持套筒7底端外侧,使凸柱71抵持挡止于笔芯1外侧,避免笔芯1内缩,而可供不同书写力道的使用者书写,使用更为广泛。是以,本技术经由以上结构而成,与公知相比确实具有以下的增进功效。一、该笔芯1利用弹性元件4的弹力而具有弹性缓冲作用,若书写力道过大,为避免笔芯1克服弹性元件的弹力而内缩,以拇指、食指按压握持套筒7底端使凸柱71抵持挡止笔芯1外侧,避免笔芯1内缩,而可顺利书写文字。二、藉由弹簧4的弹力缓冲书写文字的力道,并利用凸柱71抵止笔芯1,防止笔芯1缩合,使笔具可适用不同书写力道的书写者使用,且出水口出水更为顺畅,而可书写出工整美观不断水的文字,提高消费使用者的购买欲望。三、该笔具以笔芯1正常书写时,弹性元件4可克服笔芯1下压而反向的上升力量,确保笔芯1不内缩而可维持正常书写文字不受阻碍。四、本技术笔芯1利用弹性元件4的弹力而具有缓冲弹性,笔具放置不当或不慎掉落地面时,笔芯1会籍由弹性元件4缓冲内缩,避免笔芯1变形弯曲甚至断裂,大幅提升笔具的使用寿命。综合上述,本技术的笔具确能于不慎摔落碰触地面时,保护笔芯不断裂损坏,有效延长笔具的使用寿命,且可适用书写力道不同的书写者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笔具构造,笔芯穿置于下笔筒,下笔筒螺合固接上笔筒,上、下笔筒共同藏设笔芯,其特征在于上笔筒内部顶面凹设一供置入一弹性元件的凹室,该弹性元件往下抵持于笔芯;一为橡胶材质制成的套筒套设于下笔筒外侧构成挡止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笔具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可直接抵持于笔芯的顶端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笔具构造,其特征在于笔芯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荣琳
申请(专利权)人:许荣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