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菊芋枝叶中提取甾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49046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甾醇的生产制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从菊芋枝叶中提取甾醇的方法。具体以菊芋枝叶为原料,原料浸在石油醚-乙醇体系中,5-35℃下搅拌反复浸提,浸提后溶剂旋蒸回收后得浓缩浸膏,所得浸膏依次进行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别得纯度均大于90%的β-谷甾醇(I)和豆甾醇(II)。本发明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提取方法能够保持产品的天然特性,所用溶剂可以回收再利用,常温提取减少溶剂挥发损失并节约能源,石油醚乙醇毒性小,生产工艺更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菊芋枝叶中提取留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留醇的生产制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从菊芋枝叶中提取留醇的方法。
技术介绍
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属于菊科向日葵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俗名洋姜。其枝叶中的植物留醇主要是β_谷留醇和豆留醇。植物留醇生理特性多样、用途广泛。β_谷甾醇能够降低体内胆固醇含量,并具有降血脂、消炎、抗癌症的作用,是一种应用安全的天然药物,还可以用来合成留体药物;豆留醇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肿瘤、抗心血管病等多种药理活性,也是合成留类药物的起始原料,在医药、食品和化工等行业均有应用。 目前对于菊芋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栽培改良土壤、食用和饲料,以及以块茎为原料生产菊糖和低聚果糖、发酵生产酒精等,而对于其脂溶性成分的应用开发却非常罕见,研究如何从菊芋中提取植物留醇能够更加充分利用菊芋资源。 常用植物留醇生产方法有萃取、结晶、络合等方法。常规化学、物理提取法不仅溶剂耗量大,生产废料多,能量消耗大,而且留醇得率低。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提取方法能够保持产品的天然特性,所用溶剂可以回收再利用,常温提取减少溶剂挥发损失并节约能源,提取溶剂毒性小,生产工艺更安全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种从菊芋枝叶中提取甾醇的方法,以菊芋枝叶为原料,原料浸在石油醚-乙醇体系中,5_35°C下搅拌反复浸提,浸提后溶剂旋蒸回收后得浓缩浸膏,所得浸膏依次进行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别得纯度均大于90%的β-谷留醇(I)和豆甾醇(II)。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菊芋枝叶中提取甾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菊芋枝叶为原料,原料浸在石油醚‑乙醇体系中,5‑35℃下搅拌反复浸提,浸提后溶剂旋蒸回收后得浓缩浸膏,所得浸膏依次进行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别得纯度均大于90%的β‑谷甾醇(I)和豆甾醇(I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菊芋枝叶中提取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菊芋枝叶为原料,原料浸在石油醚-乙醇体系中,5-35°C下搅拌反复浸提,浸提后溶剂旋蒸回收后得浓缩浸膏,所得浸膏依次进行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别得纯度均大于90%的β-谷甾醇(I)和豆甾醇(II),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菊芋枝叶中提取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油醚-乙醇溶剂体系为石油醚与95%乙醇按体积比为1:1-9的比例混合。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菊芋枝叶中提取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浸提次数为1-5次,每次5-10小时。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菊芋枝叶中提取留醇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乃云王超之苗凤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