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48741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封装层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封装层为由封装层单元重叠形成的复合结构;所述封装层单元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有机阻挡层、第二有机阻挡层、混合阻挡层、第三有机阻挡层、第四有机阻挡层和无机阻挡层,可有效地防止外部水、氧等活性物质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侵蚀,可延长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使用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原料廉价,易于大面积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是一种以有机材料为发光材料,能把施加的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能量转化装置。它具有超轻薄、自发光、响应快、低功耗等突出性能,在显示、照明等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为三明治结构,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夹有有机发光层。OLED的发光层中的有机物质对大气中的污染物、氧气以及潮气十分敏感,若长期接触会降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并缩短其使用寿命,而OLED的阴极材料多为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极易在空气中或其他含有氧、水汽的气氛中受到侵蚀。因此,常常需要对OLED进行封装保护处理,使发光器件与外界环境隔离,以防止水分、有害气体等的侵入,进而提高OLED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对于柔性OLED产品来说,若使用传统的OLED封装技术,在器件背部加上封装盖板,会产生重量大、造价高、机械强度差等问题,限制了柔性OLED产品的性能发挥。目前,多数柔性OLED的防水氧能力不强,且使用寿命较短,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封装层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封装层结构可有效地防止外部水、氧等活性物质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侵蚀,可延长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原料廉价,易于大面积制备。 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导电基板、发光功能层、阴极和封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为由封装层单元重叠形成的复合结构;所述封装层单元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有机阻挡层、第二有机阻挡层、混合阻挡层、第三有机阻挡层、第四有机阻挡层和无机阻挡层; 所述第一有机阻挡层和第三有机阻挡层的材质均选自1,1_ 二 [4-[N,N' -二(P-甲苯基)氨基]苯基]环己烷、N,N’-二苯基-N,N’-二(1-萘基)_1,1'-联苯-4,4’-二胺、8-羟基喹啉铝、4,4’,4’’-三(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胺、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菲罗啉和1,3,5_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有机阻挡层和第四有机阻挡层的材质均选自4,7- 二苯基-1,10-菲罗啉、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菲罗啉、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8-羟基喹啉铝、双(2-甲基-8-羟基喹啉-NI,08)-(1, I’-联苯-4-羟基)铝和3_(联苯-4-基)-5- (4-叔丁基苯基)-4-苯基-4H-1,2,4-三唑中的一种; 所述混合阻挡层的材质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氟化物和金属酞菁类化合物混合形成的第一混合材料,所述金属氧化物为三氧化钥、五氧化二钒、三氧化钨、氧化铯、氧化镍或二氧化锰,所述金属氟化物为氟化锂、氟化铈、氟化镁、氟化铝、氟化钙或氟化钡;所述无机阻挡层的材质为 MgAl204、Bi2Ti4O11, CrN14, CoCr2O4, Fe2LuO4 和 Y3Al5O12 中的一种与 SiC、W、TaC、B4C, TiC和HfC中的一种混合形成的第二混合材料。 优选地,阳极导电基板的材质为导电玻璃基板或导电有机薄膜基板。更优选地,阳极导电基板为铟锡氧化物(ITO)。 优选地,阳极导电基板的厚度为lOOnm。 发光功能层设置在阳极导电基板上。 优选地,发光功能层包括依次层叠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 优选地,空穴注入层的材质为将三氧化钥(MoO3)按照掺杂质量分数30%掺入I, 1- 二 [4-[N, N' -二(P-甲苯基)氨基]苯基]环己烧(NPB)中形成的混合物。 优选地,空穴注入层的厚度为10nm。 优选地,空穴传输层的材质为4,4’,4’ ’ -三(咔唑-9-基)三苯胺(TCTA)。 优选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为30nm。 优选地,发光层的材质为三(2-苯基吡啶)合铱(Ir(ppy)3)按照掺杂质量分数5%掺入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PBi)中形成的混合物。 优选地,发光层的厚度为20nm。 优选地,电子传输层的材质为4,7- 二苯基-1,10-菲罗啉(Bphen)。 优选地,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10nm。 优选地,电子注入层的材质为叠氮化铯(CsN3)按照掺杂质量分数30%掺入4,7_ 二苯基-1,10-菲罗啉(Bphen)中形成的混合物。 优选地,电子注入层的厚度为20nm。 阴极设置在发光功能层上。 优选地,阴极的材质为铝(Al)。 优选地,阴极的厚度为lOOnm。 在阴极外侧设置封装层,封装层为封装层单元重叠形成的复合结构。具体地,封装层单元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有机阻挡层、第二有机阻挡层、混合阻挡层、第三有机阻挡层、第四有机阻挡层和无机阻挡层。 优选地,由封装层单元重叠形成的封装层包括2?4个封装层单元。 通过将有机阻挡层和无机阻挡层的交替层叠,调整各材质的比例与用量,可将无机阻挡层与有机阻挡层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互补平衡,具有更好的密封性,同时可控制发光器件的水蒸气渗透率(WVTR)在10_4g/(m2.day)数量级。 有机薄膜材料低成本、易于加工,使用有机阻挡层可改善表面的平整度,同时避免无机阻挡层产生的缺陷。 第一有机阻挡层的材质为1,1- 二 [4-[N, N' -二(p-甲苯基)氨基]苯基]环己烷(TAPC)、N,N’-二苯基-N,N’-二 (1-萘基)_1,I’_ 联苯 _4,4’- 二胺(NPB)、8_ 羟基喹啉铝(Alq3)、4, 4’,4’ ’ -三(N_3_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胺(m_MTDATA)、2,9- 二甲基-4,7- 二苯基-1,10-菲罗啉(BCP)或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_2_基)苯(TPBi)0 优选地,第一有机阻挡层的厚度为200nm~300nm。 第二有机阻挡层的材质为4,7- 二苯基-1,10-菲罗啉(Bphen)、2,9_ 二甲基-4,7-二苯基-1,10-菲罗啉(BCP)、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PBi)、8-羟基喹啉铝(Alq3)、双(2-甲基-8-羟基喹啉-NI,08)-(1, 1-联苯_4_羟基)铝(Balq)或3-(联苯-4-基)-5- (4-叔丁基苯基)-4-苯基-4H-1, 2,4-三唑(TAZ)。 优选地,第二有机阻挡层的厚度为200nm~300nm。 金属酞菁类化合物是一类结构与金属卟啉相似的大环化合物,化学稳定性很高,具有良好的耐热、耐晒、耐酸、耐碱性及较差的溶解性,金属酞菁类化合物是多晶结构,其结构对光具有很强的散射作用,用于柔性OLED产品时,可提高发光器件的光透过率。同时,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氟化物通常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化学性质稳定,并且不易被无机酸和水侵蚀,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耐火特性。本专利技术将金属氧化物、金属氟化物和金属酞菁类化合物混合,调节两者的比例制备无机阻挡层,能获得较好的水汽隔离效果,得到的发光器件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混合阻挡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导电基板、发光功能层、阴极和封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为由封装层单元重叠形成的复合结构;所述封装层单元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有机阻挡层、第二有机阻挡层、混合阻挡层、第三有机阻挡层、第四有机阻挡层和无机阻挡层;所述第一有机阻挡层和第三有机阻挡层的材质均选自1,1‑二[4‑[N,N′‑二(p‑甲苯基)氨基]苯基]环己烷、N,N'‑二苯基‑N,N'‑二(1‑萘基)‑1,1'‑联苯‑4,4'‑二胺、8‑羟基喹啉铝、4,4',4''‑三(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胺、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菲罗啉和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有机阻挡层和第四有机阻挡层的材质均选自4,7‑二苯基‑1,10‑菲罗啉、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菲罗啉、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8‑羟基喹啉铝、双(2‑甲基‑8‑羟基喹啉‑N1,O8)‑(1,1'‑联苯‑4‑羟基)铝和3‑(联苯‑4‑基)‑5‑(4‑叔丁基苯基)‑4‑苯基‑4H‑1,2,4‑三唑中的一种;所述混合阻挡层的材质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氟化物和金属酞菁类化合物混合形成的第一混合材料,所述金属氧化物为三氧化钼、五氧化二钒、三氧化钨、氧化铯、氧化镍或二氧化锰,所述金属氟化物为氟化锂、氟化铈、氟化镁、氟化铝、氟化钙或氟化钡;所述无机阻挡层的材质为MgAl2O4、Bi2Ti4O11、CrNiO4、CoCr2O4、Fe2LuO4和Y3Al5O12中的一种与SiC、WC、TaC、B4C、TiC和HfC中的一种混合形成的第二混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导电基板、发光功能层、阴极和封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为由封装层单元重叠形成的复合结构;所述封装层单元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有机阻挡层、第二有机阻挡层、混合阻挡层、第三有机阻挡层、第四有机阻挡层和无机阻挡层; 所述第一有机阻挡层和第三有机阻挡层的材质均选自1,1-二 [4-[N,N' -二(P-甲苯基)氨基]苯基]环己烧、N, N’ - 二苯基-N, N’ - 二(1-萘基)-1, I’ -联苯-4,4’ - 二胺、8-羟基喹啉铝、4,4’,4’ ’ -三(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胺、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菲罗啉和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有机阻挡层和第四有机阻挡层的材质均选自4,7- 二苯基-1,10-菲罗啉、2,9- 二甲基-4,7- 二苯基-1,10-菲罗啉、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8-羟基喹啉铝、双(2-甲基-8-羟基喹啉-NI,08) - (1,I’ -联苯-4-羟基)铝和3-(联苯-4-基)-5- (4-叔丁基苯基)-4-苯基-4H-1, 2,4-三唑中的一种; 所述混合阻挡层的材质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氟化物和金属酞菁类化合物混合形成的第一混合材料,所述金属氧化物为三氧化钥、五氧化二钒、三氧化钨、氧化铯、氧化镍或二氧化锰,所述金属氟化物为氟化锂、氟化铈、氟化镁、氟化铝、氟化钙或氟化钡;所述无机阻挡层的材质为 MgAl2O4' Bi2Ti4O11' CrN14, CoCr2O4, Fe2LuO4 和 Y3Al5O12 中的一种与 SiC, W、TaC,B4C, TiC和HfC中的一种混合形成的第二混合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由封装层单元重叠形成的封装层包括2~4个封装层单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酞菁类化合物为酞菁铜、酞菁锌、酞菁 铁、酞菁钴、酞菁锰或酞菁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在所述第一混合材料中的质量分数为10%~30%,所述金属酞菁类化合物在所述第一混合材料中的质量分数为10%~30%,所述SiC、WC、TaC、B4C、TiC或HfC在所述第二混合材料中的质量分数为 10% ~30%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阻挡层、第二有机阻挡层、第三有机阻挡层和第四有机阻挡层的厚度均为200nm~300nm,所述混合阻挡层和无机阻挡层的厚度均为10nm~200n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依次层叠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7.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清洁的阳极导电基板,并对所述阳极导电基板进行活化处理; 步骤二、在所述阳极导电基板表面依次真空蒸镀制备发光功能层和阴极; 步骤三、在所述阴极表面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钟铁涛王平陈吉星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