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48676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5:53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空穴注入层、第一空穴传输层、第一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电荷产生层、第二空穴传输层、第二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所述电荷产生层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及掺杂在金属氧化物中的VB族氧化物和铪的化合物,其中,所述VB族氧化物与所述金属氧化物的质量比为1:100~1:10,所述铪的化合物与所述金属氧化物的质量比为1:200~1:50。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较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原理是基于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从阴极注入到有机物的最低未占有分子轨道(LUMO),而空穴从阳极注入到有机物的最高占有轨道(HOMO)。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相遇、复合、形成激子,激子在电场作用下迁移,将能量传递给发光材料,并激发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激发态能量通过辐射失活,产生光子,释放光能。然而,目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发光效率较高的。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空穴注入层、第一空穴传输层、第一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电荷产生层、第二空穴传输层、第二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所述电荷产生层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及掺杂在金属氧化物中的VB族氧化物和铪的化合物,所述金属氧化物选自三氧化钥、三氧化钨及五氧化二钒中至少一种,所述VB族氧化物材料选自五氧化二钽、五氧化二铌及五氧化二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铪的化合物选自二氧化铪及二硼化铪中至少一种,其中,所述VB族氧化物与所述金属氧化物的质量比为1:100?1:10,所述铪的化合物与所述金属氧化物的质量比为1:200?1:50。 所述电荷产生层的厚度为2nm?20nm。 所述第一发光层及所述第二发光层的材料选自4- (二腈甲基)-2_ 丁基-6-( I, I, 7,7-四甲基久洛呢啶-9-乙烯基)-4H-吡喃、9,10- 二 - β -亚萘基蒽、4,4’ -双(9-乙基-3-咔唑乙烯基)_1,I’ -联苯及8-羟基喹啉铝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及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的材料选自1,1_ 二 [4_[Ν,N' - 二(P-甲苯基)氨基]苯基]环己烷、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及N,N’ - (1-萘基)-N,N’ - 二苯基-4,4’ -联苯二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及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的材料选自4,7-二苯基-1,10-菲罗啉、1,2,4-三唑衍生物及N-芳基苯并咪唑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阳极表面依次蒸镀制备空穴注入层、第一空穴传输层、第一发光层及第一电子传输层; 在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表面蒸镀制备电荷产生层,所述电荷产生层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及掺杂在金属氧化物中的VB族氧化物和铪的化合物,所述金属氧化物选自三氧化钥、三氧化钨及五氧化二钒中至少一种,所述VB族氧化物材料选自五氧化二钽、五氧化二铌及五氧化二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铪的化合物选自二氧化铪及二硼化铪中至少一种,其中,所述VB族氧化物与所述金属氧化物的质量比为1:100?1:10,所述铪的化合物与所述金属氧化物的质量比为1:200?1:50,蒸镀在真空压力为2X10_3?5X10_5Pa下进行,所述金属氧化物蒸镀速率为lnm/s?10nm/s,所述VB族氧化物的蒸镀速率为lnm/s?1nm/s,所述铪的化合物蒸镀速率为lnm/s?10nm/s ;及 在所述电荷产生层表面依次蒸镀形成第二空穴传输层、第二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及阴极。 所述第一发光层及所述第二发光层的材料选自4- (二腈甲基)-2_ 丁基-6-( I, I, 7,7-四甲基久洛呢啶-9-乙烯基)-4H-吡喃、9,10- 二 - β -亚萘基蒽、4,4’ -双(9-乙基-3-咔唑乙烯基)_1,I’ -联苯及8-羟基喹啉铝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及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的材料选自1,1_ 二 [4_[Ν,N' - 二(P-甲苯基)氨基]苯基]环己烷、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及N,N’ - (1-萘基)-N,N’ - 二苯基-4,4’ -联苯二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电荷产生层的厚度为5nm?20nm。 在所述阳极表面形成空穴注入层之前先对阳极进行前处理,前处理包括:将阳极进行光刻处理,裁成所需要的大小,采用洗洁精、去离子水、丙酮、乙醇、异丙酮各超声波清洗15min,以去除阳极表面的有机污染物。 上述,电荷产生层由金属氧化物及掺杂在金属氧化物中的VB族氧化物和铪的化合物形成,其中,VB族氧化物透过率较高,可使第二发光层的光进行到中间层不会发生全反射,成膜性好适合蒸镀制备。铪的化合物具有宽带隙和高介电常数的特点,可使大部分的光都可以直接透过,金属氧化物可同时提供电子和空穴,有利于载流子的传输,提高激子复合几率,这种电荷产生层可有效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流密度与流明效率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进一步阐明。 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00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10、空穴注入层20、第一空穴传输层32、第一发光层34、第一电子传输层36、电荷产生层40、第二空穴传输层52、第二发光层54、第二电子传输层56、电子注入层60和阴极70。 阳极10为铟锡氧化物玻璃(ΙΤ0)、铝锌氧化物玻璃(AZO)或铟锌氧化物玻璃(ΙΖ0),优选为 ITOo 空穴注入层20形成于阳极10表面。空穴注入层20的材料选自三氧化钥(Mo03)、三氧化钨(WO3)及五氧化二钒(V2O5)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Mo03。空穴注入层20的厚度为20nm ?80nm,优选为 40nm。 第一空穴传输层32形成于空穴注入层20的表面。第一空穴传输层32的材料选自1,1-二 [4-[N,N' -二(ρ-甲苯基)氨基]苯基]环己烷(TAPC)、4,4’,4’’_三(咔唑-9-基)三苯胺(TCTA)及N,N’ - (1-萘基)_队^ - 二苯基-4,4’ -联苯二胺(NPB)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TCTA。第一空穴传输层32的厚度为20nm~60nm,优选为50nm。 第一发光层34形成于第一空穴传输层32的表面。第一发光层34的材料选自4- (二腈甲基)-2-丁基-6- (1,1,7,7-四甲基久洛呢啶-9-乙烯基)-4!1-吡喃(0(:1^)、9,10-二-β-亚萘基蒽(ADN)、4,4’_双(9-乙基_3_咔唑乙烯基)-1,I’-联苯(BCzVBi)及八羟基喹啉铝(Alq3)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BCzVBi。发光层40的厚度为5nm~40nm,优选为20nm。 第一电子传输层36形成于第一发光层32的表面。第一电子传输层36的材料选自4,7- 二苯基-1,10-菲罗啉(Bphen)、l,2,4-三唑衍生物(如TAZ)及N-芳基苯并咪唑(TPBI)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Bphen。第一电子传输层36的厚度为40nm~300nm,优选为60nmo 电荷产生层40形成于第一电子传输层36的表面。电荷产生层40,电荷产生层40包括金属氧化物及掺杂在金属氧化物中的VB族氧化物和铪的化合物,镧金属氧化物材料包括三氧化钥(Mo03)、三氧化鹤(WO3)及五氧化二IIi(V2O5)中的至少一种。VB族氧化物材料包括五氧化二钽(Ta205)、五氧化二铌(Nb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空穴注入层、第一空穴传输层、第一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电荷产生层、第二空穴传输层、第二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所述电荷产生层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及掺杂在金属氧化物中的VB族氧化物和铪的化合物,所述金属氧化物选自三氧化钼、三氧化钨及五氧化二钒中至少一种,所述VB族氧化物材料选自五氧化二钽、五氧化二铌及五氧化二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铪的化合物选自二氧化铪及二硼化铪中至少一种,其中,所述VB族氧化物与所述金属氧化物的质量比为1:100~1:10,所述铪的化合物与所述金属氧化物的质量比为1:200~1: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空穴注入层、第一空穴传输层、第一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电荷产生层、第二空穴传输层、第二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所述电荷产生层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及掺杂在金属氧化物中的VB族氧化物和铪的化合物,所述金属氧化物选自三氧化钥、三氧化钨及五氧化二钒中至少一种,所述VB族氧化物材料选自五氧化二钽、五氧化二铌及五氧化二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铪的化合物选自二氧化铪及二硼化铪中至少一种,其中,所述VB族氧化物与所述金属氧化物的质量比为1:100~1:10,所述铪的化合物与所述金属氧化物的质量比为1:200 ~1: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产生层的厚度为5nm ~20nmo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层及所述第二发光层的材料选自4- (二腈甲基)-2-丁基-6- (1,1,7,7-四甲基久洛呢啶-9-乙烯基)-4H-吡喃、9,10-二-β-亚萘基蒽、4,4’-双(9-乙基_3_咔唑乙烯基)-1,I’-联苯及8-羟基喹啉铝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及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的材料选自1,1-二 [4-[Ν,Ν' -二(ρ-甲苯基)氨基]苯基]环己烧、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及N,N’ - (1-萘基)州,N’ - 二苯基-4,4’ -联苯二胺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及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的材料选自4,7- 二苯基-1,10-菲罗啉、I, 2,4-三唑衍生物及N-芳基苯并咪唑中的至少一种。6.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阳极表面依次蒸镀制备空穴注入层、第一空穴传输层、第一发光层及第一电子传输层; 在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表面蒸镀制备电荷产生层,所述电荷产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王平黄辉张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