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攻角式T 型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8162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攻角式T型翼,包括:拉杆、垂直翼、水平翼、固定轴和可动轴;所述水平翼和垂直翼相配合连接,所述水平翼上开设有纵向凹槽;所述垂直翼具有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竖直部下端置于所述纵向凹槽内;所述拉杆沿竖直方向插接入竖直部中;所述竖直部下端开设有与可动轴相配合连接的曲线孔;所述可动轴穿过曲线孔和拉杆与水平翼相连接;所述竖直部下端通过固定轴与水平翼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T型翼由于水平翼攻角不可调节或不能适时调节而造成减摇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更好的减摇作用,能够高效率的减小垂荡,使得船舶在运行过程中更安全和舒适,且安装简单方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攻角式T型翼
本技术属于船舶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可变攻角式T型翼。
技术介绍
船舶在航行时易于遇到极端海况,船舶产生大幅度的垂荡和纵摇,导致船舶操纵性、安全性和舒适性降低。为了减少船舶在波浪中航行时垂向运动对速度及结构安全的不利影响,各类减摇装置应运而生,其中T型翼作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明显的减摇装置被广泛关注。 目前市场上的T型翼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固定不可调节攻角T型翼,这类T型翼不能根据船舶所处状态主动调节攻角,只能是被动承受船舶状态带来的攻角;另一类为可调攻角T型翼,但只能在船舶行驶前根据可能出现的海况预判一个攻角,在船舶行驶过程中不能适时的改变;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这两种T型翼,会由于水平翼攻角不可调节或不能适时调节而造成减摇效果差,导致船舶的舒适感和安全性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制一种减摇效果佳的可变攻角式T型翼。 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可变攻角式T型翼,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垂直翼、水平翼、固定轴和可动轴;所述水平翼和垂直翼相配合连接,所述水平翼上开设有纵向凹槽;所述垂直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攻角式T型翼,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1)、垂直翼(2)、水平翼(5)、固定轴(6)和可动轴(4);所述水平翼(5)和垂直翼(2)相配合连接,所述水平翼(5)上开设有纵向凹槽(7);所述垂直翼(2)具有水平部(21)和竖直部(22);所述竖直部(22)下端置于所述纵向凹槽(7)内;所述拉杆(1)沿竖直方向插接入竖直部(22)中;所述竖直部(22)下端开设有与可动轴(4)相配合连接的曲线孔(3);所述可动轴(4)穿过曲线孔(3)和拉杆(1)与水平翼(5)固定连接;所述竖直部(22)下端通过固定轴(6)与水平翼(5)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攻角式T型翼,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I)、垂直翼(2)、水平翼(5)、固定轴(6)和可动轴(4);所述水平翼(5)和垂直翼(2)相配合连接,所述水平翼(5)上开设有纵向凹槽(7);所述垂直翼(2)具有水平部(21)和竖直部(22);所述竖直部(22)下端置于所述纵向凹槽(7)内;所述拉杆(I)沿竖直方向插接入竖直部(22)中;所述竖直部(22)下端开设有与可动轴(4)相配合连接的曲线孔(3);所述可动轴(4)穿过曲线孔(3)和拉杆(I)与水平翼(5 )固定连接;所述竖直部(22 )下端通过固定轴(6 )与水平翼(5 )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攻角式T型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I)下端开设有与可动轴(4 )相配合连接的连接孔(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攻角式T型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6)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智邹丽周力杨潇鹏冯萌萌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