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环超音速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76543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5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用于制备高熔点金属粉体的双环超音速雾化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雾化器的两侧分别形成进气道,雾化器的下部设置内环出气道和外环出气道,雾化器内位于导流管的两侧分别设置分气挡板,分气挡板将雾化器隔成两个环形气腔,所述的环形气腔连通进气道、内环出气道和外环出气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同一个气腔供气节省了供气空间,结构简单,减少了雾化器整体厚度,从而降低了导流管长度,减少金属液体在导流管内部流动距离,降低散热,有效避免了导流管中金属液凝固堵塞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环超音速雾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金属粉的雾化器,具体是一种可用于制备高熔点金属粉体的双环超音速雾化器。
技术介绍
气雾化制备金属粉体是现代工业中高品质金属粉体的主要制备方法。气雾化制粉具有氧含量低、球形度高、快速凝固的组织形态、材料无偏析等特点。雾化器是气雾化制粉的核心技术,通过雾化器流出气体作用于金属液流使液体发生破碎,气体的动能克服液体的表面能,使液流破碎成分散的金属液滴,并伴随着强烈的对流换热使金属液滴快速凝固,实现了雾化制粉的过程。雾化器的结构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气体雾化效率与制备粉体的形态。传统的雾化器主要有开放式和约束式雾化器,各有其优点。开放式雾化器出现较早结构简单,当液体与气体流出雾化器一定距离后再相互混合实现雾化。其优点在于导流顺畅不易出现导流管堵塞现象,但缺点是雾化效率低用气量大,且雾化粉体平均粒径较粗,仅适用于60-300μm粒度粉末的生产。为了提高雾化效率,后来发展了约束式雾化器,这种雾化器雾化气体与液体出口紧邻,当液体流出后马上与高速气体相遇开始雾化过程,雾化效率高,制得粉体平均粒径较细。现代具有工业实用意义的雾化器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出口为Lav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环超音速雾化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环超音速雾化器,雾化器的中部设置导流管,其特征在于雾化器的两侧分别形成进气道,雾化器的下部设置内环出气道和外环出气道,雾化器内位于导流管的两侧分别设置分气挡板,分气挡板将雾化器隔成两个环形气腔,所述的环形气腔连通进气道、内环出气道和外环出气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环超音速雾化器,雾化器的中部设置导流管,其特征在于雾化器的两侧分别形成进气道,雾化器的下部设置内环出气道和外环出气道,雾化器内位于导流管的两侧分别设置分气挡板,分气挡板将雾化器隔成两个环形气腔,所述的环形气腔连通进气道、内环出气道和外环出气道,所述的内环出气道为环缝式结构,截面为Laval形,所述的外环出气道为Hartmann共振管结构,内环出气道的内侧面构成圆锥台结构,其侧面锥角为α,α取值范围为50~60°,内环出气道的外侧面构成圆锥台结构,其侧面锥角为β,β取值范围为40~50°,内环出气道分为亚声速收缩段、喉部过渡段和超声速扩张段,所述的亚声速收缩段设计采用维托辛思基曲线,喉部过渡段采用圆弧平滑过渡,所述的超音速扩张段设计成8-12°张角的发散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环超音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雾化器包括上盖和底板,Hart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军金霞龙郑易张腾辉丁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通焊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