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齿轮的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75916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5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齿轮的润滑结构,其能够在行星齿轮机构的小齿轮轴的中空部保持必要最小限度的油,防止过剩的离心油压的产生。在行星齿轮机构的小齿轮轴的轴端形成有与中空部内连通的开放口,从输入轴的轴线到开放口的径向外端为止的距离比从轴线到中空部的径向外端为止的距离小,因此,在小齿轮轴的中空部的远离轴线的位置构成了油积存部,油积存部用于积存由于离心力而被向径向外侧施力的油,从而能够在该油积存部保持必要最小限度的油来可靠地进行小齿轮的润滑。而且,能够使剩余的油从油积存部经由开放口排出到外部,因此,能够将由于作用于积存在中空部内的过剩的油的离心力而对集油器等造成损伤的情况防止于未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齿轮的润滑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齿轮的润滑结构,小齿轮轴将小齿轮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在行星齿轮机构的绕轴线旋转的行星架上,在小齿轮轴的内部形成有中空部,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径向中央部向径向外侧供给的油被支承于所述行星架的环状的集油器捕捉并引导至所述中空部内,并且从所述中空部内经由沿径向贯通所述小齿轮轴的油孔供给至所述小齿轮的内周面。
技术介绍
在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上,经由小齿轮轴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有小齿轮,小齿轮的内周面被从中空部经由油孔供给的油润滑,该中空部形成于小齿轮轴的内部。下述专利文献1、2公开了以下结构:由于离心力而从行星齿轮机构的径向中央部向径向外侧供给的油被集油器(环状接收件或者引导部件)捕捉而供给到小齿轮轴的内部的中空部。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35638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65741号公报但是,当支承小齿轮轴的行星架绕行星齿轮机构的轴线旋转时,对积存在小齿轮轴的中空部中的油作用有离心力。为了对小齿轮的内周面稳定地供给油,需要在小齿轮轴的中空部积存预定量的油,但如果在中空部积存了过多的油,则由于离心力而产生较强的离心油压,有可能由于该离心油压而使封闭中空部的塞子或将油引导至中空部的集油器脱落,或者脱落的塞子或集油器与旋转的行星齿轮机构的部件接触而发生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行星齿轮机构的小齿轮轴的中空部内保持必要最小限度的油,防止过剩的离心油压的产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面,提出以下小齿轮的润滑结构:小齿轮轴将小齿轮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在行星齿轮机构的绕轴线旋转的行星架上,在小齿轮轴的内部形成有中空部,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径向中央部向径向外侧供给的油被支承于所述行星架的环状的集油器捕捉并引导至所述中空部内,并且从所述中空部内经由沿径向贯通所述小齿轮轴的油孔供给至所述小齿轮的内周面,所述小齿轮的润滑结构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小齿轮轴的轴端形成有与所述中空部内连通的开放口,从所述轴线到所述开放口的径向外端为止的距离比从所述轴线到所述中空部的径向外端为止的距离小。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面,提出以下小齿轮的润滑结构:在第1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器具备管状的油引导部,该管状的油引导部插入到形成于所述小齿轮轴的轴端的开口部内,所述开放口形成于所述开口部的内周和所述油引导部的外周之间。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面,提出以下小齿轮的润滑结构:在第2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油器的外周部设置有覆盖所述开放口的一部分的突起部。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面,提出以下小齿轮的润滑结构:在第1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将塞子从所述小齿轮轴的轴端压入到所述中空部内,所述集油器具备管状的油引导部,该管状的油引导部从所述小齿轮轴的轴端插入到形成于所述塞子的中心的开口部内,所述开放口形成在所述开口部的内周和所述油引导部的外周之间。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5方面,提出以下小齿轮的润滑结构:在第1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器具备管状的油引导部,该管状的油引导部插入到形成于所述小齿轮轴的轴端的开口部内,所述开放口由贯通孔构成,该贯通孔贯通所述小齿轮轴的形成有所述开口部的端壁。根据第1方面的结构,小齿轮轴将小齿轮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在行星齿轮机构的绕轴线旋转的行星架上,在小齿轮轴的内部形成有中空部,从行星齿轮机构的径向中央部向径向外侧供给的油被支承于行星架的环状的集油器捕捉并引导至中空部内,并且从中空部内经由沿径向贯通小齿轮轴的油孔供给至小齿轮的内周面,由此,能够对小齿轮进行润滑。在小齿轮轴的轴端形成有与中空部内连通的开放口,从轴线到开放口的径向外端为止的距离比从轴线到中空部的径向外端为止的距离小,因此,在小齿轮轴的中空部的远离轴线的位置构成了油积存部,该油积存部用于积存由于离心力而被向径向外侧施力的油,从而能够在该油积存部保持必要最小限度的油来可靠地进行小齿轮的润滑。而且,能够将剩余的油从油积存部经由开放口排出到外部,因此,能够将由于作用于积存在中空部内的过剩的油的离心力而使集油器等脱落或损伤的情况防止于未然。此外,根据第2方面的结构,集油器具备管状的油引导部,管状的油引导部插入到形成于小齿轮轴的轴端的开口部内,开放口形成在开口部的内周和油引导部的外周之间,因此,能够仅通过将集油器的油引导部插入到小齿轮轴的开口部来自动构成开放口。此外,根据第3方面的结构,在集油器的外周部设置有覆盖开放口的一部分的突起部,因此,能够仅通过改变突起部的尺寸来简单地对开放口的开口面积进行调整。此外,根据第4方面的结构,塞子从小齿轮轴的轴端压入到中空部内,集油器具备管状的油引导部,该管状的油引导部从小齿轮轴的轴端插入到形成于塞子的中心的开口部内,开放口形成在开口部的内周和油引导部的外周之间,因此,能够仅通过将集油器的油引导部插入到塞子的开口部来自动构成开放口。此外,根据第5方面的结构,集油器具备管状的油引导部,该管状的油引导部插入到形成于小齿轮轴的轴端的开口部内,开放口由贯通孔构成,该贯通孔贯通小齿轮轴的形成有开口部的端壁,因此,能够自由设定开放口的尺寸和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行星齿轮机构的纵剖视图。(第1实施方式)图2是沿图1的2-2线的剖视图。(第1实施方式)图3是集油器的立体图。(第1实施方式)图4是行星齿轮机构的纵剖视图。(第2实施方式)图5是行星齿轮机构的纵剖视图。(第3实施方式)标号说明14:行星齿轮机构;17:行星架;18:小齿轮轴;18a:中空部;18b:端壁;18c:开口部;18e:油孔;18f:贯通孔;20:小齿轮;23:塞子;23a:开口部;24:集油器;24b:油引导部;24d:突起部;25:开放口;L:轴线;Ra:从轴线到开放口的径向外端为止的距离;Rb:从轴线到中空部的径向外端为止的距离。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以下,根据图1~图3对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汽车用的变速器的输入轴11的外周经由滚针轴承13、13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有套筒12,在套筒12的外周配置有单小齿轮型的行星齿轮机构14。行星齿轮机构14具备由位于径向内侧的太阳齿轮15、位于径向外侧的齿圈16、和被太阳齿轮15与齿圈16从径向内外挟持的行星架17构成的三个旋转要素。行星架17具备4个小齿轮轴支承孔17a…,这4个小齿轮轴支承孔17a…在以输入轴11的轴线L为中心的圆周上以等间隔配置,借助压入到行星架17的销19,来固定与各小齿轮轴支承孔17a在轴线L方向嵌合的小齿轮轴18。在各小齿轮轴18的外周,经由滚针轴承21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有小齿轮20,小齿轮20与位于径向内侧的太阳齿轮15和位于径向外侧的齿圈16同时啮合。在输入轴11的内部形成有沿轴线L方向延伸的油路11a,从该油路11a向径向外侧在输入轴11上贯通有多个油孔11b…,并且在覆盖输入轴11的一个油孔11b的套筒12上向径向外侧贯通有油孔12a。此外,未图示的油压离合器的离合器鼓22从太阳齿轮15的图中右端向径向外侧延伸,在离合器鼓22的径向内端的附近,在太阳齿轮15上向径向外侧贯通有油孔15a。在形成为筒状的小齿轮轴18的内部,形成有沿轴线L方向延伸的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小齿轮的润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齿轮的润滑结构,其中,小齿轮轴(18)将小齿轮(20)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在行星齿轮机构(14)的绕轴线(L)旋转的行星架(17)上,在该小齿轮轴(18)的内部形成有中空部(18a),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4)的径向中央部向径向外侧供给的油被支承于所述行星架(17)的环状的集油器(24)捕捉并引导至所述中空部(18a)内,并且从所述中空部(18a)内经由沿径向贯通所述小齿轮轴(18)的油孔(18e)供给至所述小齿轮(20)的内周面,所述小齿轮的润滑结构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小齿轮轴(18)的轴端形成有与所述中空部(18a)内连通的开放口(25),从所述轴线(L)到所述开放口(25)的径向外端为止的距离(Ra)比从所述轴线(L)到所述中空部(18a)的径向外端为止的距离(Rb)小。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21 JP 2013-0580451.一种小齿轮的润滑结构,其中,小齿轮轴(18)将小齿轮(20)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在行星齿轮机构(14)的绕轴线(L)旋转的行星架(17)上,在该小齿轮轴(18)的内部形成有中空部(18a),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4)的径向中央部向径向外侧供给的油被支承于所述行星架(17)的环状的集油器(24)捕捉并引导至所述中空部(18a)内,并且从所述中空部(18a)内经由沿径向贯通所述小齿轮轴(18)的油孔(18e)供给至所述小齿轮(20)的内周面,所述小齿轮的润滑结构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小齿轮轴(18)的轴端形成有与所述中空部(18a)内连通的、用于供所述中空部(18a)内的过剩量的油流出至外部空间的开放口(25),从所述轴线(L)到所述开放口(25)的径向外端为止的距离(Ra)比从所述轴线(L)到所述中空部(18a)的径向外端为止的距离(Rb)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齿轮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器(24)具备管状的油引导部(24b),该管状的油引导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饭塚晃平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