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下车体下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74019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5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客车下车体下线装置,包括底座、支撑单元和车轮,所述底座为矩形框架结构,具体由上矩形框、下矩形框以及连接上矩形框和下矩形框的多个立柱组成,所述上矩形框的两个长边之间连接有多个平行排列的横柱;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呈H型的支撑体,该支撑体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柱上,其顶部固定连接车身托板;所述车轮固定连接于所述下矩形框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客车下车体下线装具,设计简单,成本较低,能够在长短不同车型上通用,具有经济性,轻便性,可在车间随意推动。有效避免了用时较长的客车下车体从调整线下线,实现了客车下车体在车架线下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下车体下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辅助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客车下车体下线装置。
技术介绍
客车下车体在完成焊接后,通过吊具运行到主线工位,运行途中铺设有安全护网, 吊具中途无法下降,导致客车下车体无法快速下线进行检测、返修等工作。客车下车体体 积大、质量大,无法采用叉车进行搬运。现有下线路径过长,需要等待时间长,操作不方便。 考虑到尽量不对线体进行改造,造成较大的经济投入,目前生产中急需要制作方便的下线 装置。,该装置比普通车身流转小车大,中间开通,可以推入主线夹具上,待吊具把客车下车 体运载到主线夹具上空时,则将装置推到该夹具上,让客车下车体下降至该装置上,再拉出 来,便完成客车下车体的下线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方便客车下车体的下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客车下车体下线装 置。 本技术的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客车下车体下线装置,包括底座、支撑单元和车轮, 所述底座为矩形框架结构,具体由上矩形框、下矩形框以及连接上矩形框和下矩 形框的多个立柱组成,所述上矩形框的两个长边之间连接有多个平行排列的横柱; 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客车下车体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单元和车轮, 所述底座为矩形框架结构,具体由上矩形框、下矩形框以及连接上矩形框和下矩形框的多个立柱组成,所述上矩形框的两个长边之间连接有多个平行排列的横柱; 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呈H型的支撑体,该支撑体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柱上,其顶部固定连接车身托板; 所述车轮固定连接于所述下矩形框的下部; 所述每个支撑体上设有两个车身托板,所述车身托板为略带翻边的平板;所述车身托板上设有定位销。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客车下车体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单元和车轮, 所述底座为矩形框架结构,具体由上矩形框、下矩形框以及连接上矩形框和下矩形框 的多个立柱组成,所述上矩形框的两个长边之间连接有多个平行排列的横柱; 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呈Η型的支撑体,该支撑体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横 柱上,其顶部固定连接车身托板; 所述车轮固定连接于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素平封磊林卫明胡炜田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