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鸿奎专利>正文

上下楼梯用轮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74018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5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下楼梯用辅助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拉杆箱、包或拉杆车上下楼梯用轮组装置。包括轮架和轮组,所述轮架包括底板和两侧板,底板和两侧板活动铰接,在两侧板上各安装有一列轮组,该轮组各个轮轴的中心线位于和底板平面呈一定夹角的斜面上,且前部轮轴位置较低,后部轮轴位置较高,在两侧板之间设有伸缩支撑杆,伸缩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铰接,伸缩支撑杆安装在位于两侧板对称面上的固定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下楼梯用轮组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轮组架能够折叠,轮组可以收起,整体占用空间较小的,又方便上下楼梯时拖拉使用,而且操作使用方便,不易伤人,安全性能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下楼梯用辅助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拉杆箱、包或 拉杆车上下楼梯用轮组装置。 上下楼梯用轮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拉杆箱、车、包,及童车、轮椅等,在平地上行走很方便,但在遇到楼梯时就很 困难,需提、扛或需抬起,方能上下楼梯,给使用者带来很大不便。对于一般力气小或老年人 或体弱的人根本无法使用。 中国技术专利201320635188. 8公开了一种能上下楼梯的拉杆轮组装置,该 轮组装置通过在拉杆箱、包或拉杆车的箱包下面或车架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两排设有一定角 度的轮架,在轮架上纵向中间安装有数个轮,从而方便拉杆箱、包或拉杆车在上下楼梯时拖 拉使用。但是,当拉杆箱、包或拉杆车在平整的路面上拖拉而该轮组装置不用时,其伸出部 分因伸出太多而容易伤人;并且在整个拉杆箱、包或拉杆车存放时,该轮组装置占用空间较 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 计合理,轮组架能够折叠,轮组收起,整体占用空间较小的上下楼梯用轮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种上下楼梯用轮组装置,包括轮架和轮组,所述轮架包括底板和两侧板,底板和 两侧板活动铰接,在两侧板上各安装有一列轮组,该轮组各个轮轴的中心线位于和底板平 面呈一定夹角的斜面上,且下部轮轴位置较低,上部轮轴位置较高;在两侧板之间设有伸缩 支撑杆,伸缩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铰接,伸缩支撑杆安装在位于两侧板对称中心面 上的固定支架上,或者在两侧板内侧各设有一个弹簧合页,弹簧合页一侧与侧板固定连接, 其另一侧则与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支撑杆由塑料组件和弹簧组装而成,其中塑料组件包括两侧内芯和中间 外套,两侧内芯套装在外套内,两内芯之间安装有两段弹簧,外套与固定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支撑杆还包括弹开按钮,弹开按钮安装在外套中部,弹开按钮下部为倒 锥形结构,弹开按钮底部设有弹簧,该弹簧尾部安装在外套内壁开设的弹簧槽内。 所述内芯的表面设有卡环,该挡环与外套上的卡槽匹配,实现伸缩支撑杆在伸出 或收缩状态的卡固定位。 所述挡环的边缘处沿径向均布有多个缺口。 所述轮组有两列,对称安装在侧板两侧。 所述轮组有两列,错开安装在侧板两侧。 在底板上设有卡主箱包的结构。 卡主箱包的结构为固定安装在底板下部和/或两侧的U形卡板。 所述底板由左右平行设置的两个坚向条形板和中间横向连接板固定连接构成,两 侧板分别与左右两个坚向条形板活动铰接。 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在结构上,本技术上下楼梯用轮组装置增设有伸缩支撑杆或者弹簧合页, 当伸缩支撑杆处于缩回状态或弹簧合页合起时,可使得两侧板相对于底板可以折叠,进而 带动两侧板上安装的轮组收回,减小了占用空间,并且不容易伤人;当伸缩支撑杆处于伸出 状态或弹簧合页打开时,由于轮组各个轮轴的中心线位于和底板平面呈一定夹角的同一个 斜面上,方便上下楼梯时拖拉使用。 2、在结构上,本技术所述伸缩支撑杆由塑料组件和弹簧组装而成,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所述伸缩支撑杆还包括弹开按钮,操作弹开按钮就可以实现伸缩支撑杆伸出,操 作使用方便;所述底板由左右平行设置的两个坚向条形板和中间横向连接板固定连接构 成,节省原材料,降低制造成本;或者,弹簧合页合为标准件,易于采购,降低了采购成本。 3、在结构上,本技术通过在内芯和外套上匹配设置有卡环和卡槽结构,实现 伸缩支撑杆在伸出或收缩状态的卡固定位,设计合理,同时还能够防止内芯与外套脱节;所 述挡环的边缘处沿径向均布有多个缺口,降低内芯与外套之间的摩擦阻力,有利于内芯与 外套之间的相对滑动。 4、综上,本技术上下楼梯用轮组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轮组架能够折叠, 轮组可以收起,整体占用空间较小的,又方便上下楼梯时拖拉使用,而且操作使用方便,不 易伤人,安全性能高,因此,非常适于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技术上下楼梯用轮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所示上下楼梯用轮组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上下楼梯用轮组装置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上下楼梯用轮组装置伸缩支撑杆伸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上下楼梯用轮组装置伸缩支撑杆缩回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上下楼梯用轮组装置伸缩支撑杆缩回状态的B-B剖视的放大结构 示意图; 图7为图4或5所示上下楼梯用轮组装置伸缩支撑杆伸出或缩回状态的C-C剖视 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或5所示上下楼梯用轮组装置伸缩支撑杆伸出或缩回状态的局部I的 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技术上下楼梯用轮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本技术上下楼梯用轮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1为本技术上下楼梯用轮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中序号:1、轮组,2、底板,3、侧板,4、塑料组件,5、弹簧,6、弹开按钮,7、弹簧,8、 卡环,9、固定支架,10、U形卡板,11、弹簧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3,图中,本技术上下楼梯用轮组装置,包括轮架和轮组1,所述轮 架包括底板2和两侧板3,底板和两侧板活动铰接,在两侧板上各安装有两列轮组,且对称 安装在侧板两侧;该轮组各个轮轴的中心线位于和底板平面呈一定夹角的斜面上,且下部 轮轴位置较低,上部轮轴位置较高,在两侧板之间设有伸缩支撑杆,伸缩支撑杆的两端分别 与两侧板铰接,伸缩支撑杆安装在位于两侧板对称中心面上的固定支架9上。 参见图4至8,图中,本技术所述伸缩支撑杆由塑料组件4和弹簧5组装而成, 其中塑料组件包括两侧内芯和中间外套,两侧内芯套装在外套内,两内芯之间安装有两段 弹簧,外套与固定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支撑杆还包括弹开按钮6,弹开按钮安装在外套中部,弹开按钮下部为倒 锥形结构,弹开按钮底部设有弹簧7,该弹簧尾部安装在外套内壁开设的弹簧槽内。 所述内芯的表面设有卡环8,该挡环与外套上的凹槽匹配,实现伸缩支撑杆在伸出 或收缩状态的卡固定位。 所述底板由左右平行设置的两个坚向条形板和中间横向连接板固定连接构成,两 侧板分别与左右两个坚向条形板活动铰接。 本技术工作过程如下: 在使用时,首先将本技术轮组装置所含的底板以及伸缩支撑杆的固定支架通 过螺栓固定在拉杆箱、包或拉杆车的背面,然后,启动弹开按钮,伸缩支撑杆呈打开状态,使 侧板处于直立状态,此时,轮组位于和拉杆箱、包或拉杆车的背面呈一定角度的斜面上,从 而拖拉拉杆箱、包或拉杆车可以方便上下楼梯。当拖拉拉杆箱、包或拉杆车在平整路面上 时,或者存放时,通过施加外力使伸缩支撑杆收缩,使侧板及轮组收回,减少占用空间,或者 因伸出部分过长而避免伤人。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参加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结构上相近似,图中相同编号代表意义相 同,其相同部分在此不再重述,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述轮组有两列,错开安装在侧板两 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下楼梯用轮组装置,包括轮架和轮组,其特征是:所述轮架包括底板和两侧板,底板和两侧板活动铰接,在两侧板上分别至少安装有一列轮组,该轮组各个轮轴的中心线位于和底板平面呈一定夹角的同一斜面上,且下部轮轴位置较低,上部轮轴位置较高;在两侧板之间设有伸缩支撑杆,伸缩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铰接,伸缩支撑杆安装在位于两侧板对称中心面上的固定支架上,或者在两侧板内侧各设有一个弹簧合页,弹簧合页一侧与侧板固定连接,其另一侧则与底板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上下楼梯用轮组装置,包括轮架和轮组,其特征是:所述轮架包括底板和两侧 板,底板和两侧板活动铰接,在两侧板上分别至少安装有一列轮组,该轮组各个轮轴的中心 线位于和底板平面呈一定夹角的同一斜面上,且下部轮轴位置较低,上部轮轴位置较高;在 两侧板之间设有伸缩支撑杆,伸缩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铰接,伸缩支撑杆安装在位 于两侧板对称中心面上的固定支架上,或者在两侧板内侧各设有一个弹簧合页,弹簧合页 一侧与侧板固定连接,其另一侧则与底板固定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楼梯用轮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伸缩支撑杆由塑料组 件和弹簧组装而成,其中塑料组件包括两侧内芯和中间外套,两侧内芯套装在外套内,两内 芯之间安装有两段弹簧,外套与固定支架固定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楼梯用轮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伸缩支撑杆还包括弹 开按钮,弹开按钮安装在外套中部,弹开按钮下部为倒锥形结构,弹开按钮底部设有弹簧, 该弹簧尾部安装在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鸿奎
申请(专利权)人:姜鸿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