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分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73063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5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升分道装置,属于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本提升分道装置包括承载台、料斗、提升组件、分道组件,料斗具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容腔且侧边开设有与容腔相通的开口,提升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提升带以及与提升带相连的驱动件,料斗的开口处通过第一送料通道与提升带的下端相连,提升组件还包括能将第一送料通道上的工件吸附到提升带上的至少一个吸附件,提升带上设置有若干安放工位,分道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送料通道以及若干与第二送料通道一一对应的转盘,各第二送料通道的首端联通并形成与提升带上端相连的连接通道,各第二送料通道的末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转盘入口处。本提升分道装置具有设计合理且占用面积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分道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生产
,涉及一种提升分道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电 池钢壳的提升分道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碱性电池生产流水线上,有道工序是工人爬上楼梯,将生产出来的 电池钢壳直接倾倒进振动送料机转盘内,随后,振动送料机转盘内的电池钢壳被输送进行 其他工序。上述结构设计不合理,使得电池钢壳次品率较高,工作效率低。 在现代化的碱性电池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中,有人改进了上述的结构,其工序是生 产出来的电池钢壳直接传输至倾斜设置的输送皮带上,再经过输送皮带提升至一个输送通 道中,然后电池钢壳经过输送通道倒入振动送料机转盘中,随后,振动送料机转盘内的电池 钢壳被输送进行其他工序。之所以电池钢壳需要先提升再输送至振动送料机转盘中,是因 为一般振动送料机转盘的设置位置相对较料斗要高,也为了方便振动送料机转盘内的电池 钢壳后续能进行均匀分列或整列,如果将振动送料机转盘位置设置比料斗低,料斗内的电 池钢壳卸下时对振动送料机转盘的冲击力较大,容易损坏设备,降低设备使用寿命。 现有的电池钢壳提升分道装置存在以下缺陷:其一、为防止电池钢壳滑落,减少电 池钢壳输送过程中的滚动力,一般选择输送皮带倾斜设置,结构设计不合理,使得整体设备 占用车间较大的使用面积,造成空间浪费;其二、输送通道一般采用单一通道方式输送电池 钢壳到振动送料机转盘内,即是说电池钢壳呈一列或一行传送,这样就导致了后面的工序 也只能按单列流水线运作,设计不合理且工作效率低,此外,单列设置的输送通道要满足后 序工作量的需求,就需要将其长度设置的比较长,这样非常占用生产线空间。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设计合理且占用面积小的提升分道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设计合理且占用面积 小的提升分道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提升分道装置,包括承载台以及 安装在承载台上的料斗、提升组件、分道组件,所述料斗具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容腔且侧边开 设有与容腔相通的开口,所述提升组件包括坚直设置的提升带以及与提升带相连的驱动 件,所述料斗的开口处通过第一送料通道与提升带的下端相连,所述提升组件还包括能将 第一送料通道上的工件吸附到提升带上的至少一个吸附件,所述提升带上设置有若干安放 工位,所述分道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送料通道以及若干与第二送料通道一一对应的转 盘,各第二送料通道的首端联通并形成与提升带上端相连的连接通道,各第二送料通道的 末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转盘入口处。 在上述的一种提升分道装置中,所述料斗下方可拆卸地安装有与料斗相连的振动 器,所述料斗的容腔内侧壁平滑过渡至开口。 在上述的一种提升分道装置中,所述提升带为皮带,所述吸附件为磁铁且数量为 一个,所述吸附件安装在承载台上且与提升带最下端安放工位对应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提升分道装置中,所述提升带的外周面上均匀环绕分布有若干横向 设置的安放板,每个安放工位均由相邻两安放板夹持形成。 在上述的一种提升分道装置中,所述提升带外罩设有支架,各第二送料通道均开 设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上端开设有一个能容纳单个工件通过的出口,所述连接通道与出口 相连,所述安放工位的高度略小于出口的高度。 在上述的一种提升分道装置中,所述连接通道通过连接板与出口相连,所述连接 板固设在支架上,所述连接板部分伸出出口并紧挨安放板的外周面设置,所述连接板为硅 胶板。 在上述的一种提升分道装置中,每个第二送料通道的入口处均设有能阻止工件继 续前进的阻挡件,每个阻挡件均活动安装在支架上,每个阻挡件均连接有动力件。 在上述的一种提升分道装置中,所述阻挡件为穿设在支架上的挡板,所述动力件 为安装在支架上的气缸,所述支架上还安装有第二送料通道一一对应的感应器。 在上述的一种提升分道装置中,所述第二送料通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送料 通道、两第二送料通道均能容纳一列电池钢壳通过。 在上述的一种提升分道装置中,所述第一送料通道、各第二送料通道均倾斜设置, 所述第一送料通道的两侧分别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第一护沿,每个第二送料通道的两侧分别 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第二护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经过料斗分离的电池钢壳依次坚直提升并分道输送到对 应转盘内,以使转盘内的电池钢壳能被输送进行其他工序,结构设计合理且占用面积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提升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承载台;20、料斗;21、容腔;22、开口;30、提升组件;31、提升带;311、安 放工位;312、安放板;32、驱动件;40、分道组件;41、第二送料通道;411、第二护沿;42、转 盘;43、连接通道;44、连接板;45、阻挡件;46、动力件;50、第一送料通道;51、第一护沿; 60、支架;61、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专利技术保护一种提升分道装置,工件优选为电池钢壳(图中未示出),本提升分道 装置可适用于电池钢壳方面,也可适用于其他类似电池钢壳工件的场合。此外,为提高工作 效率和考虑实际应用事宜,本专利技术中的转盘优选为振动送料机转盘,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将 振动送料机转盘替换为其他转盘,并不仅仅局限于振动送料机转盘。 传统的电池生产线通常都是人工在高处倾倒电池钢壳,浪费人工且耗时久,导致 电池钢壳的次品率较高;而现有的电池钢壳提升分道装置提升结构设计不合理,使得整体 设备占用车间较大的使用面积,且采用单一通道方式输送电池钢壳到转盘42内,当每批次 生产的电池钢壳较多时就需要延伸很长的产线,非常占用空间。如果将电池钢壳先坚直提 升,并分道输送给后面后序,有利于节省产线空间和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电池生产线上 设置提升分道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本专利技术的提升分道装置用于将经过料斗20分离的电池钢壳依次坚直提升并分道 输送到对应转盘42内,以使转盘42内的电池钢壳能被输送进行其他工序,结构设计合理且 占用面积小,次品率低,节约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图1至图5所示,本提升分道装置包括承载台10以及安装在承载台10上的料 斗20、提升组件30、分道组件40,料斗20具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容腔21且侧边开设有与容 腔21相通的开口 22,提升组件30包括坚直设置的提升带31以及与提升带31相连的驱动 件32,料斗20的开口 22处通过第一送料通道50与提升带31的下端相连,提升组件30还 包括能将第一送料通道50上的工件吸附到提升带31上的至少一个吸附件,提升带31上设 置有多个安放工位311,第一送料通道50的入口端与开口 22相连,第一送料通道50的出口 端与提升带31的下端的对应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升分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台以及安装在承载台上的料斗、提升组件、分道组件,所述料斗具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容腔且侧边开设有与容腔相通的开口,所述提升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提升带以及与提升带相连的驱动件,所述料斗的开口处通过第一送料通道与提升带的下端相连,所述提升组件还包括能将第一送料通道上的工件吸附到提升带上的至少一个吸附件,所述提升带上设置有若干安放工位,所述分道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送料通道以及若干与第二送料通道一一对应的转盘,各第二送料通道的首端联通并形成与提升带上端相连的连接通道,各第二送料通道的末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转盘入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提升分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台以及安装在承载台上的料斗、提升组 件、分道组件,所述料斗具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容腔且侧边开设有与容腔相通的开口,所述提 升组件包括坚直设置的提升带以及与提升带相连的驱动件,所述料斗的开口处通过第一送 料通道与提升带的下端相连,所述提升组件还包括能将第一送料通道上的工件吸附到提升 带上的至少一个吸附件,所述提升带上设置有若干安放工位,所述分道组件包括至少两个 第二送料通道以及若干与第二送料通道一一对应的转盘,各第二送料通道的首端联通并形 成与提升带上端相连的连接通道,各第二送料通道的末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转盘入口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分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下方可拆卸地安 装有与料斗相连的振动器,所述料斗的容腔内侧壁平滑过渡至开口。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升分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带为皮带,所 述吸附件为磁铁且数量为一个,所述吸附件安装在承载台上且与提升带最下端安放工位对 应设置。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升分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带的外周面上 均勻环绕分布有若干横向设置的安放板,每个安放工位均由相邻两安放板夹持形成。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升分道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伟龚彪胡晓丽任豪俞毅谢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