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闭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462767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闭环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压闭环系统(100)能够驱动液压缸(3),所述液压闭环系统具备:液压泵(1);电动马达(2),控制液压泵(1)的旋转;换向阀(7),二次侧端口(7b)与第一管路(C1)连通,二次侧端口(7c)与第二管路(C2)连通;供给泵(5),吐出端口与换向阀(7)的一次侧端口(7a)连通;及溢流阀(8),将供给泵(5)所产生的供给压设为设定压。供给泵(5)通过换向阀(7)将第一管路(C1)及第二管路(C2)设为供给压。溢流阀(8)能够改变设定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压闭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利用高流量的工作油驱动液压缸或液压马达的液压闭环系 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通过电动机而被驱动的液压泵的液压闭环系统。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搭载于工程机械的液压马达驱动用HST (Hydro Static Transmission)系统,该HST系统具备与引擎直接连结的液压泵作为驱动源(例如,参考专 利文献1)。 并且,已知有搭载于液压挖土机的斗杆缸驱动用液压闭环,该液压闭环具备与引 擎直接连结的液压泵作为驱动源(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321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昭61-1279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HST系统或液压闭环均将与引擎直接连 结的液压泵用作驱动源,因此不适于要求液压泵微小且正确旋转的被驱动部的微小位置控 制。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高流量的工作油对被驱动部 进行驱动,并且能够通过低流量的工作油对被驱动部进行微小位置控制的液压闭环系统。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液压闭环系统,其能够驱动具有第 一端口及第二端口的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其中,所述液压闭环系统具备:液压泵,具有通过 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端口流体连通的第一泵端口及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端口流体连 通的第二泵端口;电动马达,控制所述液压泵的旋转;换向阀,其具有1个一次侧端口及2 个二次侧端口,该二次侧端口的一个与所述第一管路流体连通,该二次侧端口的另一个与 所述第二管路流体连通;供给泵,吐出端口与所述换向阀的一次侧端口流体连通;及溢流 阀,将所述供给泵所产生的供给压设为设定压,所述供给泵通过所述换向阀将所述第一管 路及所述第二管路设为所述供给压。 专利技术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通过高流量的工作油对被驱动部进行驱 动,并且能够通过低流量的工作油对被驱动部进行微小位置控制的液压闭环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液压闭环系统的结构例的概要图。 图2是表示主管路压力小于供给压时的液压闭环系统的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利用液压泵所吐出的工作油驱动液压缸时的液压闭环系统的状态的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液压闭环系统100的结构例的概要图。 液压闭环系统100为利用通过电动马达2而被旋转控制的液压泵1驱动液压缸3 的系统。液压缸3例如用于驱动高负载能力液压驱动式大型平面磨床的工作台。 本实施例中,液压闭环系统100主要由液压泵1、电动马达2、液压缸3、安全阀4L、 4R、供给泵5、电动马达6、换向阀7、溢流阀8、传感器9及控制装置10构成。 液压泵1为驱动液压缸3的装置,例如为固定容量型双向液压泵。另外,液压泵1 也可为可变容量型泵。 电动马达2为控制液压泵1的旋转的装置,例如为AC伺服马达。 液压缸3为具有通过活塞3a被隔开的第一油室3L及第二油室3R的液压传动装 置。第一油室3L通过第一端口 3b及管路C1与液压泵1的第一泵端口 la流体连通,第二油 室3R通过第二端口 3c及管路C2与液压泵1的第二泵端口 lb流体连通。在本实施例中, 液压缸3为具备沿活塞3a的两侧延伸的2个活塞杆的双活塞杆缸,2个活塞杆中的1个与 平面磨床工作台(未图示)结合。另外,液压缸3也可以是具备沿活塞3a的单侧延伸的1 个活塞杆的单活塞杆缸,也可以是平面磨床工作台直接与活塞3a结合的无活塞杆结构。 安全阀4L为用于在管路C1内的压力成为规定压力以上时向工作油罐T1放出管 路C1内的工作油的阀。并且,安全阀4R为用于在管路C2内的压力成为规定压力以上时向 工作油罐T1放出管路C2内的工作油的阀。另外,以下将管路C1及管路C2统称为主管 路,将管路C1内的压力及管路C2内的压力统称为主管路压力 安全阀4L配置于将与工作油罐T1流体连通的管路C3和管路C1连接的管路C4 上,安全阀4R配置于将管路C3与管路C2连接的管路C5上。 供给泵5为液压泵,该液压泵吐出工作油以使管路C1及管路C2各自的压力成为 规定的供给压以上,例如为固定容量型单向液压泵。另外,供给泵5也可为可变容量型泵。 并且,供给泵5每旋转1次的吐出量小于液压泵1每旋转1次的吐出量。供给泵5所吐出 的工作油是用于辅助的工作油。 电动马达6为控制供给泵5的旋转的装置,例如为AC伺服马达。电动马达6以规 定的转速持续旋转,以使供给泵5以规定流速持续吐出工作油。另外,电动马达6为了改变 供给泵5的吐出量,以使供给泵5的吐出压成为规定的供给压,也可以在改变转速的同时进 行旋转。 换向阀7为控制管路C1或管路C2与工作油罐T1及供给泵5各自之间的工作油 的流动的阀,具有1个一次侧端口 7a及2个二次侧端口 7b、7c。 一次侧端口 7a经由管路C6与供给泵5的吐出端口流体连通,二次侧端口的一个 端口 7b经由管路C7与管路C1流体连通,二次侧端口的另一个端口 7c经由管路C8与管路 C2流体连通。 具体而言,当管路Cl内的压力低于规定的供给压时,换向阀7通过二次侧端口 7b 将供给泵5所吐出的工作油导入管路Cl内。并且,当管路C2内的压力低于规定的供给压 时,换向阀7通过二次侧端口 7c将供给泵5所吐出的工作油导入管路C2内。 溢流阀8为如下所述的阀:当一次侧端口 8a的压力成为规定的设定压力以上时, 使一次侧端口 8a与二次侧端口 8b流体连通从而使一次侧端口 8a的工作油向二次侧端口 8b流出。 一次侧端口 8a经由管路C9与管路C6流体连通,二次侧端口 8b经由管路C10与 工作油罐T1流体连通。 本实施例中,溢流阀8为电磁比例溢流阀,根据从控制装置10供给的控制电流的 大小改变设定压。另外,溢流阀8的设定压与供给泵5的供给压对应。 传感器9为检测液压缸3的动作状态的传感器,例如为检测活塞3a的位移的位置 传感器。传感器9将检测的值输出给控制装置10。 控制装置10为用于控制液压闭环系统100的装置,例如为具备CPU、RAM、ROM、输 入输出接口等的计算机。 并且,控制装置10根据用户的输入,决定平面磨床工作台的所需移动距离(当前 位置至目标位置的距离),即活塞3a的所需移动距离。并且,控制装置10根据已决定的活 塞3a的所需移动距离来决定液压泵1的旋转方向及转速,并对电动马达2输出与所决定的 液压泵1的旋转方向及转速对应的控制信号。具体而言,控制装置10以活塞3a的所需移 动距离越大使液压泵1的转速越大的方式决定液压泵1的转速。并且,控制装置10以随着 活塞3a的所需移动距离变小即随着靠近目标位置使液压泵1的转速变小的方式决定液压 泵1的转速。 并且,控制装置10根据传感器9的输出,监视活塞3a的位置,即平面磨床工作台 的位置,并且判定平面磨床工作台是否已到达目标位置。 当判定为平面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闭环系统,其能够驱动具有第一端口及第二端口的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闭环系统具备:液压泵,具有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端口流体连通的第一泵端口及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端口流体连通的第二泵端口;电动马达,控制所述液压泵的旋转;换向阀,其具有1个一次侧端口及2个二次侧端口,该二次侧端口的一个与所述第一管路流体连通,该二次侧端口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管路流体连通;供给泵,吐出端口与所述换向阀的一次侧端口流体连通;及溢流阀,将所述供给泵所产生的供给压设为设定压,所述供给泵通过所述换向阀将所述第一管路及所述第二管路设为所述供给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2.06 JP 2012-0234911. 一种液压闭环系统,其能够驱动具有第一端口及第二端口的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其 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闭环系统具备: 液压泵,具有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端口流体连通的第一泵端口及通过第二管路与 所述第二端口流体连通的第二泵端口; 电动马达,控制所述液压泵的旋转; 换向阀,其具有1个一次侧端口及2个二次侧端口,该二次侧端口的一个与所述第一管 路流体连通,该二次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田真司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