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坯尾连接过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60840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坯尾连接过渡结构,它包括去除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的端部和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尾的端部纬纱的经纱,所述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的部分经纱依次拧结后与所述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尾的部分经纱依次拧结后对应的交织连接成编织带,在所述编织带的上、下表面覆盖有长方形帆布层,在所述帆布层左、右两侧和中部分别间隔的设有第一纬向缝合固定带,在所述帆布层的上、下两侧分别间隔的设有经向缝合固定带,在所述帆布层的上、下两侧边缘处分别平行的设有若干第二纬向缝合固定带;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将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坯尾连续平滑连接,防止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坯尾连接处形成打结凸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坯尾连接过渡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坯尾连接过渡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输送带生产过程中,由于输送带编织带芯的长度有限,生产过程中需将输 送带编织带芯连续不断输送至挂胶设备在连续运转,因此需将输送带编织带芯进行连接, 由于在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坯尾连接处打结连接后,连接处易形成打结凸起,不仅影响产 品的质量而且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 坯尾连续平滑连接,防止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坯尾连接处形成打结凸起,保证产品的质量, 保障设备安全的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坯尾连接过渡结构。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坯尾连接过渡结构,它包括输 送带编织带芯坯头1和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尾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1 的端部和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尾2的端部分别一体的设有去除纬纱的经纱,所述输送带编织 带芯坯头1的部分经纱依次拧结后与所述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尾2的部分经纱依次拧结后对 应的交织连接在一起形成编织带3,在所述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1和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尾2 交织连接处的所述编织带3的上、下表面覆盖有长方形帆布层4,在所述帆布层4左、右两侧 和中部分别间隔的设有若干第一纬向缝合固定带5,在所述帆布层4的上、下两侧分别间隔 的设有若干经向缝合固定带7,在所述帆布层4的上、下两侧边缘处分别平行的设有若干第 二纬向缝合固定带6。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编织带3的长度为20-22cm,所述帆布层4的 长度大于所述编织带3的长度。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帆布层4为一圆柱形缝合筒,所述缝合筒的周长落 大于所述输送带上、下表面宽度与两倍的输送带厚度之和。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所述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1的端部和输送带编织带 芯坯尾2的端部分别一体的设有去除纬纱的经纱,所述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1的部分经纱 依次拧结后与所述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尾2的部分经纱依次拧结后对应的交织连接在一起 形成编织带3,在所述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1和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尾2交织连接处的所述编 织带3的上、下表面覆盖有长方形帆布层4,在所述帆布层4左、右两侧和中部分别间隔的 设有若干第一纬向缝合固定带5,在所述帆布层4的上、下两侧分别间隔的设有若干经向缝 合固定带7,在所述帆布层4的上、下两侧边缘处分别平行的设有若干第二纬向缝合固定带 6 ;使用前,由于有编织带3的作用,可以保持输送带的原有强度,保持输送带的原有厚度, 然后再通过第一纬向缝合固定带5、经向缝合固定带7和第二纬向缝合固定带6将帆布层4 牢固的固定在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1和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尾2交织连接处的所述编织带3 上,使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1和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尾2连续平滑的连接在一起,挂胶硫化后 可以作为正常的输送带使用,因此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结构简单,使用方 便,能够将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坯尾连续平滑连接,防止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坯尾连接处 形成打结凸起,保证产品的质量,保障设备安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编织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中1、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2、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尾,3、编织带,4、帆布层, 5、第一纬向缝合固定带,6、第二纬向缝合固定带,7、经向缝合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2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坯尾连接过渡结构, 它包括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1和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尾2,在所述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1的 端部和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尾2的端部分别一体的设有去除纬纱的经纱,所述输送带编织带 芯坯头1的部分经纱依次拧结后与所述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尾2的部分经纱依次拧结后对 应的交织连接在一起形成编织带3,在所述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1和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尾 2交织连接处的所述编织带3的上、下表面覆盖有长方形帆布层4,所述编织带3的长度为 20-22cm,所述帆布层4的长度大于所述编织带3的长度,可以将所述帆布层4设计为一圆 柱形缝合筒,所述缝合筒的周长落大于所述输送带上、下表面宽度与两倍的输送带厚度之 和,在所述帆布层4左、右两侧和中部分别间隔的设有若干第一纬向缝合固定带5,在所述 帆布层4的上、下两侧分别间隔的设有若干经向缝合固定带7,在所述帆布层4的上、下两侧 边缘处分别平行的设有若干第二纬向缝合固定带6 ;使用前,由于有编织带3的作用,可以 保持输送带的原有强度,保持输送带的原有厚度,然后再通过第一纬向缝合固定带5、经向 缝合固定带7和第二纬向缝合固定带6将帆布层4牢固的固定在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1和 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尾2交织连接处的所述编织带3上,使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1和输送带 编织带芯坯尾2连续平滑的连接在一起,挂胶硫化后可以作为正常的输送带使用,因此降 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坯尾 连续平滑连接,防止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坯尾连接处形成打结凸起,保证产品的质量,保障 设备安全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坯尾连接过渡结构,它包括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1)和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尾(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1)的端部和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尾(2)的端部分别一体的设有去除纬纱的经纱,所述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1)的部分经纱依次拧结后与所述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尾(2)的部分经纱依次拧结后对应的交织连接在一起形成编织带(3),在所述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1)和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尾(2)交织连接处的所述编织带(3)的上、下表面覆盖有长方形帆布层(4),在所述帆布层(4)左、右两侧和中部分别间隔的设有若干第一纬向缝合固定带(5),在所述帆布层(4)的上、下两侧分别间隔的设有若干经向缝合固定带(7),在所述帆布层(4)的上、下两侧边缘处分别平行的设有若干第二纬向缝合固定带(6)。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坯尾连接过渡结构,它包括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1)和输 送带编织带芯坯尾(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1)的端部和输送带编织 带芯坯尾(2)的端部分别一体的设有去除纬纱的经纱,所述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1)的部 分经纱依次拧结后与所述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尾(2)的部分经纱依次拧结后对应的交织连接 在一起形成编织带(3 ),在所述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头(1)和输送带编织带芯坯尾(2 )交织连 接处的所述编织带(3)的上、下表面覆盖有长方形帆布层(4),在所述帆布层(4)左、右两侧 和中部分别间隔的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翠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瀚邦胶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