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板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60091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板簧,主要由主簧片和副簧片叠加组成,从上至下簧片长度依次缩短,簧片通过中心螺栓和中心螺母固定连接,簧片还通过包夹子和U形夹辅助固定,主簧片从上至下分别为主簧片A、主簧片B、主簧片C和主簧片D,主簧片D下方依次为副簧片E和副簧片F,单片主簧片的厚度均为8mm,单片副簧片中部最厚均为16mm,二副簧片的下表面由中部向两侧逐渐变薄至5mm。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汽车板簧,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增加,受力更加均匀,在高负载的同时,保证了板簧片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板簧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弹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板簧。
技术介绍
汽车板簧是汽车悬架系统中最传统的弹性元件,由于其可靠性好、结构简单、制造 工艺流程短、成本低而且结构能大大简化等优点,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汽车板簧一般是由 若干片不等长的合金弹簧钢组合而成一组近似于等强度弹簧梁。在悬架系统中除了起缓冲 作用而外,当它在汽车纵向安置,并且一端与车架作固定铰链连接时,担负起传递所有各向 的力和力矩,以及决定车轮运动的轨迹,起导向的作用。另外汽车板簧是由多片叠加而成, 当载荷作用下变形时,各片有相对的滑动而产生摩擦,产生一定的阻力,促使车身的振动衰 减。 现有技术的汽车板簧,采用5片主簧片加1片副簧片叠加的结构形式。这种板簧在 汽车空载的时候,主要通过5片主簧片受力,汽车负载的时候,由副簧片承受相应压力。在 汽车要求增加负载的时候,1片副簧片受力不能满足承载情况,空载时5片主簧片受力又过 于充足。在增加了副簧承受力的同时,从而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会使得簧片之间的连接不 稳定,因而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提高板簧的负载承受力,并且保证板 簧的簧片之间可靠的连接和均匀的受力,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汽车板簧。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种汽车板簧,由主簧片和副簧片叠加构成主体,从上至下簧片长度依次缩短,簧 片通过中心螺栓和中心螺母固定连接,主体两端还通过包夹子和U形夹辅助固定,主簧片 从上至下分别为主簧片A、主簧片B、主簧片C和主簧片D,主簧片D下方依次为副簧片E和 副黃片F,单片王黃片的厚度均为8mm,单片副黃片中部最厚均为16mm,_副黃片的下表面 由中部向两侧逐渐变薄至5_。现有技术中是5片主簧片加1片副簧片的叠加结构,这样设 置,使得整个板簧主体无法承受更大的负载压力,将最下方的1片主簧片调整为副簧片,减 少1片主簧片,增加1片副簧片,使得整个副簧片组的厚度增加,大大增加了板簧的负载能 力。但是仅仅增加簧片的厚度,在负载增加的同时,会使得簧片之间的固定和连接不稳定, 构成安全隐患,为此,通过改进后的包夹子和U形夹结构使得板簧在满载的时候,受力能够 更加稳定和均匀。 作为优选,包夹子为矩形套,套在所述主簧片A、主簧片B、主簧片C和主簧片D外 部,且对称分布在主簧片的两端,所述包夹子底部设有铆钉,通过铆钉将包夹子与主簧片D 紧固连接,包夹子在主簧片A的上方设有缺口。所述包夹子的结构和安装工艺都十分简单。 由于板簧在工作状态中会产生形变,如果是密闭的环状包裹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易于损 坏,使得板簧的工作能力和使用寿命降低,缺口的设计有效的缓解了应力集中现象。 作为优选,U形夹横截面呈U形,安装在包夹子(14)与中心螺栓(7)之间,所述主 黃片A、王黃片B、王黃片C、王黃片D和副黃片E的一端芽过该U形夹,所述U形夹底部设有 铆钉,通过铆钉将U形夹与副簧片E紧固连接,U形夹的开口端通过夹子螺栓和夹子螺母固 定。为了避免板簧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形变导致U形夹的发生移位,通过夹子螺栓和夹子 螺母将其定位。同时在横向夹子螺栓和主簧片A的上表面之间预留了较大空间,使得板簧 有足够的形变空间。 作为优选,位于所述U形夹开口段的夹子螺栓外部套有夹子套管。夹子套管根据 U形夹两侧的距离设定长度,保证板簧片的宽度不会由于板簧的工作形变产生横向的错位, 并且增加了夹子螺栓的强度。 作为优选,铆钉头低于主簧片D或副簧片E的上表面。避免铆钉的上下细微位移 会对其他的簧片产生干涉,影响整体的工作。预留的空间,便于铆钉的合理上下位移。 作为优选,主簧片A的两侧自由端分别加工设置有卷耳。 作为优选,主簧片B的两侧自由端与卷耳形成相应弧度,且包在卷耳的外面。 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增加,受力更加均匀,在高负载的 同时,保证了板簧片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A的截面视图。 图4为图1中B-B的截面视图。 图5为本技术的副簧片的厚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汽车板黃,由4片王黃片和2片副黃片置加构成王体,所有黃片通过中心螺检 7和中心螺母8紧固而成。中心螺栓7和中心螺母8设置在簧片中心位置。主体还通过包 夹子14和U形夹9紧固。 主簧片A1的两侧自由端分别加工设置有卷耳10,主簧片B2的两侧自由端与卷耳 10形成相应弧度,且包裹在卷耳外面。主簧片A1、主簧片B2、主簧片C3、主簧片D4、副簧片 E5和副簧片F6从上至下依次叠加,并且长度依次缩短。单片主簧片的厚度均为8mm,单片 副簧片中部最厚均为16mm,二副簧片的下表面由中部向两侧逐渐变薄至5mm,厚度变化的 表面与水平面呈2°的固定角度。 包夹子14为矩形套,套在所述主簧片A1、主簧片B2、主簧片C3和主簧片D4外部, 且对称分布在主簧片的两侧。包夹子14为金属材质,套在4片主簧片的外部,包夹子14底 部设有铆钉,通过铆钉将包夹子14与主簧片D4紧固连接,铆钉头低于主簧片D4的上表面。 包夹子14截面为非密闭环状,包夹子14在主簧片A1的上方设有缺口。 U形夹9横截面呈U形,安装在包夹子14与中心螺栓7之间,所述主簧片A1、主簧 片B2、王黃片C3、王黃片D4和副黃片E5的一端芽过该U形夹9。U形夹9为金属材质,套 在5片簧片的外部,U形夹9底部设有铆钉,通过铆钉将U形夹9与副簧片E5紧固连接,铆 钉头低于副簧片E5的上表面。U形夹9的开口端通过夹子螺栓11和夹子螺母12固定,位 于U形夹9开口端的夹子螺栓11外部套有夹子套管13。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 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板簧,由主簧片和副簧片叠加构成主体,从上至下簧片长度依次缩短,簧片通过中心螺栓(7)和中心螺母(8)固定连接,主体两端还通过包夹子(14)和U形夹(9)辅助固定,其特征在于:主簧片从上至下分别为主簧片A(1)、主簧片B(2)、主簧片C(3)和主簧片D(4),主簧片D(4)下方依次为副簧片E(5)和副簧片F(6),单片主簧片的厚度均为8mm,单片副簧片中部最厚均为16mm,二副簧片的下表面由中部向两侧逐渐变薄至5mm。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汽车板簧,由主簧片和副簧片叠加构成主体,从上至下簧片长度依次缩短,簧片 通过中心螺栓(7)和中心螺母(8)固定连接,主体两端还通过包夹子(14)和U形夹(9)辅助 固定,其特征在于:主簧片从上至下分别为主簧片A (1)、主簧片B (2)、主簧片C (3)和主 簧片D (4),主簧片D (4)下方依次为副簧片E (5)和副簧片F (6),单片主簧片的厚度均 为8_,单片副簧片中部最厚均为16_,二副簧片的下表面由中部向两侧逐渐变薄至5_。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板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夹子(14)为矩形套,套在所述 主簧片A (1)、主簧片B (2)、主簧片C (3)和主簧片D (4)外部,且对称分布在主簧片的两 端,所述包夹子(14)底部设有铆钉,通过铆钉将包夹子(14)与主簧片D (4)紧固连接,包夹 子(14)在主簧片A (1)的上方设有缺口。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板簧,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鸣王蓓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