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印章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5675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光印章笔,其主要在笔杆上设一可拆组的结合座,结合座上具透明体,且内部设有具电池、发光元件的发光组件以及一可上下活动的印章座,而笔杆内部的笔芯顶端并设一顶抵板抵设于印章座底面,使用者用笔书写时,可由笔芯上端顶抵板上推印章座上移而促使发光组件导通发光,另外可将具有印章座的结合座自笔杆上取下握持盖印,并在盖印时亦可使发光元件散发光芒,而兼具趣味性、娱乐性及实用性。(*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印章笔。笔是供人们书写、绘图等主要的用具,目前有关笔的设计,大多仅是单纯的书写功用,并未附加其他的功用,因此,笔在使用上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好奇心高的学童或喜爱求新求变的青少年心理;又,市面上销售的笔具大致类同,各制造商所制造的笔具在陈列架上不能显示其产品特色,因此,有必要增进笔的附加功能来吸引消费者的选购。另外,有一种儿童玩乐用的印章,其虽具图案、文字的印章及盖印时可发光的设计,但由于该玩乐用印章仅具备盖印及发光二功能,其趣味性及娱乐效果较少,此外,其结构设计是由内设的弹簧压缩,使活动座体经推钮推动发光元件接脚接触电池通电而发光,但上述的结构设计中隐含着体积大,且发光元件接脚易与电池误触而不当发光及故障率较高等缺点,而有待改善。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书写、印章及发光等功用的发光印章笔,使用者在书写及盖印时,可使内设的发光元件发光,而使之更兼具趣味性、娱乐性及实用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光印章笔,其包含一笔杆,在其顶端设有一连接座,内部贯设一笔芯,底端设有一笔盖,笔芯顶端贯穿至连接座接设一顶抵板;一结合座,包含一组可对应并合的左座体及右座体,结合座顶端接设一中空透明体,底端设一与笔杆上连接座可拆组的接合部,结合座又在内部上下分别形成相互连通的定位孔及容置空间;一发光组件,具有一可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元件,发光元件并配合具二电池的电池座装设于上述结合座中,其特征在于发光元件设于结合座定位孔处,其发光部凸出结合座而深入透明体中,电池座具有一可定位于上述结合座容置容间上方的座板,座板底面设有可分别固定电池的金属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第二导电片且自侧缘朝下斜向延设一具弹性的延伸部,另外,发光元件二金属接脚贯穿座板并分别抵接于一电池正极端及另一电池负极端;一印章座,活动装设在上述结合座容置空间中发光组件的下方,印章座底端设有一凸出于结合座底面的盖印部,且印章座底面抵设在笔杆内部的笔芯上端顶抵板上。上述的发光印章笔,其中,笔杆上的连接座内部设有一中板,笔芯贯穿中板,而设于笔芯顶端的顶抵板位于中板上。上述的发光印章笔,其中,设于笔芯顶端的顶抵板顶面可凹设对应盖印部的容置槽。上述的发光印章笔,其中,结合座底端的接合部可在外周缘面上形成径向对应的滑槽,而笔杆上的连接座顶端内周缘设有对应滑槽的卡扣,通过卡扣与滑槽的配合,使结合座可组设于笔杆顶端的连接座上。上述的发光印章笔,其中,结合座的左、右座体可在其并接面上分别凸柱及凹孔,左、右座体得以对接并合一体。上述的发光印章笔,其中,结合座在其容置空间上设有一嵌槽,而发光组件的座板可组设定位在嵌槽中。上述的发光印章笔,其中,发光组件的座板上设有一供发光元件二金属接脚通过的长孔。上述的发光印章笔,其中,结合座可在其容置空间下方处凹设一环槽,印章座可在其外周缘处凸设一对应上述环槽的凸缘,凸缘位于环槽中并具有可上移推动第二导电片延伸部与第一导电片抵接的间距。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技术的笔具除可提供一般的书写功用外,在书写时,可促使笔杆上的发光元件通电发光,另外,可手持笔杆以上下摇动的动作,促使发光元件发出一明一灭的闪烁状,或可将具印章座结合座自笔杆上取下盖印,盖印时亦可促使发光元件发光等,使本技术兼具书写、印章及发光等多项功能,还在使用中能够发挥其独特的趣味性及娱乐性,以获取好奇心高的儿童或求新求变的青少年喜爱,同时,本技术以其创新的结构,不仅可精简结构,缩减体积至最适当的状态,并且具备发光的功效。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于书写前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于书写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盖印前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盖印时的剖面示意图。请配合参阅图1、图2,本技术的发光印章笔包含一笔杆10,在其顶端设有一内设中板111的连接座11,笔杆10与连接座11间可用螺接方式结合一体,且笔杆10内部贯设一笔芯12,笔芯12的笔尖穿出笔杆10底端,并可为一套设笔杆10底端的笔盖14位于外侧防护,又笔芯12顶端贯穿连接座11中板111,且接设一顶面凹设有容置槽131的顶抵板13。一结合座20,其包含一组可对应并合的左、右座体,左、右座体21、22可于其并合面上通过凸柱与凹孔的对应配合或其他结合方式并接组合,且结合座20底端具有一与笔杆10连接座11易拆装的接合部23,顶端则可接设一中空透明体25,上述中,接合部23可在外周缘面上形成径向对应的滑槽24,而笔杆10上的连接座11顶端内周缘设有对应滑槽24的卡扣112,通过卡扣112与滑槽24的配合,使结合座20可组设于笔杆10顶端的连接座11上,并具有易于拆装的功效,又,结合座20于其内部上方及下方处分别形成相互连通的定位孔26及容置空间27,容置空间27且在上、下空间处分别设一嵌槽271及一环槽272。一发光组件30,其具有一可为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元件31,发光元件31并配合具二电池33的电池座32装设于上述结合座20中,其中,发光元件31组设定位于结合座20定位孔26处,其发光部凸出结合座20顶面并深入透明体25中,电池座32具有一可定位于上述结合座20嵌槽271处的座板321,座板321上并设一供发光元件31二金属接脚311通过的长孔322,而座板321底面则设有可分别固定电池33的金属第一导电片34及第二导电片35,其中第二导电片35且自侧缘朝下斜向延设一具弹性勾状的延伸部351,另使发光元件31二金属接脚311贯穿座板321旋转90度后,再分别与一电池33正极端及另一电池33负极端抵接,而第一导电片34与第二导电片35平时是呈分离状态,发光元件31因未通电而不发光,当第二导电片35的延伸部351被上推抵接至第一导电片34时,即可使发光元件31导电发光。一印章座40,是活动装设在上述结合座20内部的发光组件30下方,其中印章座40在其座体外周缘处凸设一位于结合座20环槽272中的凸缘41,该凸缘41位于环槽272中并具有可上移推动第二导电片35延伸部351与第一导电片34抵接的间距,又印章座40底端设有一凸出于结合座20底面的盖印部42,盖印部42底面并设有预设盖印的文字或图案,且当印章座40随结合座20组设于笔杆10上,笔芯12顶端的顶抵板13抵接于印章座40底面,盖印部42位于顶抵板13容置槽131中。使用时,请配合参阅图2、图3、图4,使用者可取下笔盖14,以手握持笔杆10,而通过笔芯12抵压纸面上书写文字或绘图时,因笔芯12受到纸张的推顶而朝上位移,即使笔芯12上的顶抵板13上推印章座40推动第二导电片35延伸部351与第一导电片34接触而导通电路,而使发光元件31通电并通过透明体25发出亮光;另使用者亦可手握笔杆10上下摇动,而通过电路一会儿导通、一会儿分离的动作,使发光元件31通过透明体25呈现一明一灭的闪烁状。又,当使用印章盖印时,请配合参阅图5、6,其是将具有印章座40的结合座20自笔杆10上取下,使用者可手持透明体25在欲盖印的纸张朝下压印,即可使底面的盖印部42于纸面上印出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印章笔,其包含:一笔杆,在其顶端设有一连接座,内部贯设一笔芯,底端设有一笔盖,笔芯顶端贯穿至连接座接设一顶抵板,一结合座,包含一组可对应并合的左座体及右座体,结合座顶端接设一中空透明体,底端设一与笔杆上连接座可拆组的接合部, 结合座又在内部上下分别形成相互连通的定位孔及容置空间,一发光组件,具有一可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元件,发光元件并配合具二电池的电池座装设于上述结合座中,其特征在于:发光元件设于结合座定位孔处,其发光部凸出结合座而深入透明体中,电池座具有一可 定位于上述结合座容置容间上方的座板,座板底面设有可分别固定电池的金属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第二导电片且自侧缘朝下斜向延设一具弹性的延伸部,发光元件二金属接脚贯穿座板并分别抵接于一电池正极端及另一电池负极端,一印章座,活动装设在上述结合 座容置空间中发光组件的下方,印章座底端设有一凸出于结合座底面的盖印部,且印章座底面抵设在笔杆内部的笔芯上端顶抵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毅
申请(专利权)人:印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