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弹性嵌扣结构结合的玩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397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以弹性嵌扣结构结合的玩偶。为提供一种使各构件结合稳固、不易被拔出的玩具,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为包括身体及分别结合于身体上方、两侧及下方的头部、左手臂、右手臂、左腿、右腿的人形玩偶;头部、左手臂、右手臂以弹性嵌扣结构结合于身体上;头部下方及左、右手臂上方/身体两侧及上方分别设有呈锥状并开设沟槽的凸块;身体的两侧及上方/头部下方及左、右手臂上方分别开设有组装孔,并于组装孔部位设有可穿设入头部及左、右手臂凸块沟槽内的凸柱。(*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玩具,特别是一种以弹性嵌扣结构结合的玩偶。现有一些极为受儿童喜爱的人型玩偶,其造型可爱,有多种变化,可装饰于印章上方,故极为畅销。然,这些人型玩偶的各个结构的组合,大多是以具有锥状凸出的结构,将其尖端顺势塞入其组装结构中,组装结构具有圆形孔洞,由于锥状结构凸出,因此只能顺着锥状结构塞入而凸出会卡住圆形孔洞,若要拔出,则需使锥状凸出硬拔出来。然而虽较不易拔出,但只要使用蛮力仍可将结合拆开,因此仍然并不是非常完善的结合结构。本技术为包括身体及分别结合于身体上方、两侧及下方的头部、左手臂、右手臂、左腿、右腿的人形玩偶;头部、左手臂、右手臂以弹性嵌扣结构结合于身体上;头部下方及左、右手臂上方/身体两侧及上方分别设有呈锥状并开设沟槽的凸块;身体的两侧及上方/头部下方及左、右手臂上方分别开设有组装孔,并于组装孔部位设有可穿设入头部及左、右手臂凸块沟槽内的凸柱。组装时,人形玩偶身体四肢各个部位以弹性嵌扣结构结合,当呈锥状的凸块的组装部分穿设入相对应的组装部位时,使锥状的底端顶在组装部位的内缘,而凸柱穿设入凸块的沟槽中,并顶撑凸块的沟槽,使凸块的锥状底部更紧迫于组装部位,以使凸块的沟槽无法再闭合,亦即凸块无法产生弹性变形,使之无法被拔出。不仅使各构件结合稳固,而且不易被拔出,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其中由于本技术为包括身体及分别结合于身体上方、两侧及下方的头部、左手臂、右手臂、左腿、右腿的人形玩偶;头部、左手臂、右手臂以弹性嵌扣结构结合于身体上;头部下方及左、右手臂上方/身体两侧及上方分别设有呈锥状并开设沟槽的凸块;身体的两侧及上方/头部下方及左、右手臂上方分别开设有组装孔,并于组装孔部位设有可穿设入头部及左、右手臂凸块沟槽内的凸柱。图2、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侧视图。头部10下方一体连设有脖子11,于头部10上方一体连设有帽子12,而在头部10表面画有两个眼睛及一个嘴巴并凸设一个鼻子。身体20以弹性嵌扣结构组装于头部10下方。左手臂30及右手臂40下方分别枢设有可转动的左手掌32及右手掌42。左手臂30及右手臂40以弹性嵌扣结构组装于身体20的两侧。背心50则罩于身体20外侧。左腿60及右腿70下方分别接有左脚62及右脚72。左腿60有右腿70枢接组装结合于身体20下方。如图2所示,脖子11下方一体连设第一接合部14,脖子11与第一接合部14之间凹设有凹环13,第一接合部14另一端延设锥状第一凸块16,第一凸块16中开设有第一沟槽18,第一沟槽18提供使第一凸块16可弹性变形的空间,第一凸块16于沟槽18的两相对面的尖端向外倾斜形成斜面160。身体20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组装孔22,身体20与头部10组装的上端开设有穿孔24,穿孔24的内缘凸设有一圈凸环26,身体20下端为开放端28。左手臂30上端垂直延设第二接合部33,第二接合部33另一端延设锥状凸出的第二凸块34,第二凸块34中开设有第二沟槽36,第二沟槽36提供使第二凸块34可弹性变形的空间。右手臂40上端垂直延设第三接合部43,第三接合部43另一端延设锥状凸出的第三凸块44,第三凸块34中开设有第三沟槽36,第三沟槽36提供使第三凸块34可弹性变形的空间。结合座80具有呈空心状本体81,本体81上、下方一体连设有第一组装部8 2及第二组装部84。第一组装部82呈形成第二组装孔820圆环状,其两侧分别一体连设第一凸柱822及第二凸柱824,第一凸柱822的另一端为呈圆弧状或尖端状的第一组装端8220。第二凸柱824的另一端为呈圆弧状或尖端状的第二组装端8240。本体81内缘底端一体连设第三凸柱812,其端部为呈圆弧状或尖端状的第三组装端8120。结合座80可沿着第一组装部82的方向由身体20下端的开放端28组装进身体20,并以第二组装部34顶端第三凸柱812穿入本体81底面的第三组装端8120进行连接,结合座80的第二组装部84两侧则供左腿60及右腿70枢接。如图3所示,组合时,首先将连设于左手臂30的第二凸块34穿设入身体20一侧的第一组装孔22内,使第二凸块34的锥状底端顶住第一组装孔22的内缘;再将连设于右手臂40的第三凸块44穿设入身体20另一侧的第一组装孔22内,并使第三凸块34的锥状底端顶住第一组装孔22的内缘,此时,旋转左手臂30及右手臂40以使连设于左、右手臂30、40第二、三凸块34、44上的第二、三沟槽36、46呈垂直状,并将结合座80由身体20的开放端28组装入身体20中,以结合座80第一组装部82一侧的第一凸柱822顺着第一组装端8220穿设入左手臂30第二凸块34的第二沟槽36中,并顶撑第二凸块34的第二沟槽36,使第二凸块34无法拔出;结合座80第一组装部82另一侧的第二凸柱824顺着第二组装端8240穿设入右手臂40第三凸块44的第三沟槽46中,并顶撑第三凸块44的第三沟槽46,使第三凸块44无法拔出;接着挤压变形延设于头部10的第一接合部14的第一凸块16并以其穿过身体20的穿孔24,使穿孔24内缘的凸环26扣入脖子11下方的凹环13内固定,并且第一凸块16穿设入结合座80第一组装部82的第二组装孔820中,使第一凸块16的锥状底部顶在结合座80本体81内缘的上端;然后,结合座80第二组装部84的第三凸柱812顺着第三组装端8120藉由第一凸块16的斜面160顺势顶开第一凸块16的第一沟槽18穿设入第一凸块16的第一沟槽18中,并顶撑第一凸块16,使第一凸块16无法拔出。如图3、图4所示,为人形玩偶的本技术可或坐或站的装饰于凸设凸管的印章上,因此,在人形玩偶的左腿60及右腿70后面分别凹设凹槽600、700,或在左脚62及右脚72下面分别凹设凹槽620、720。藉此,为人型玩偶的本技术即可利用与凸管套组的凹槽600、700坐设装饰于印章上,或利用与凸管套组凹槽620、720站设装饰于印章上。如上所述,弹性嵌扣结构可以运用在人形玩偶身体四肢各个部位的关节或连接位置,其系于人形玩偶的相对应组装构件一构件头部下方及左、右手臂上方或身体两侧及上方组装部分设计呈锥状的凸块,并于凸块中开设有沟槽,另一构件身体两侧及上方或头部下方及左、右手臂上方组装部位设有可穿设入凸块沟槽的凸柱,并令凸柱穿设入凸块沟槽的端呈圆弧端或尖端。藉此,当呈锥状的凸块尖端的组装部分穿设入相对应的组装部位时,使锥状的底端顶在组装部位的内缘,而凸柱穿设入凸块的沟槽中,并顶撑凸块的沟槽,使凸块的锥状底部更紧迫于组装部位,以使凸块的沟槽无法再闭合,亦即凸块无法产生弹性变形,使之无法被拔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弹性嵌扣结构结合的玩偶,它为包括身体及分别结合于身体上方、两侧及下方的头部、左手臂、右手臂、左腿、右腿的人形玩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左手臂、右手臂以弹性嵌扣结构结合于身体上;头部下方及左、右手臂上方/身体两侧及上方分别设有呈锥状并开设沟槽的凸块;身体的两侧及上方/头部下方及左、右手臂上方分别开设有组装孔,并于组装孔部位设有可穿设入头部及左、右手臂凸块沟槽内的凸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弹性嵌扣结构结合的玩偶,它为包括身体及分别结合于身体上方、两侧及下方的头部、左手臂、右手臂、左腿、右腿的人形玩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左手臂、右手臂以弹性嵌扣结构结合于身体上;头部下方及左、右手臂上方/身体两侧及上方分别设有呈锥状并开设沟槽的凸块;身体的两侧及上方/头部下方及左、右手臂上方分别开设有组装孔,并于组装孔部位设有可穿设入头部及左、右手臂凸块沟槽内的凸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弹性嵌扣结构结合的玩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装孔部位可穿设入头部及左、右手臂凸块沟槽内的凸柱端部为呈圆弧状的组装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弹性嵌扣结构结合的玩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装孔部位可穿设入头部及左、右手臂凸块沟槽内的凸柱端部为呈尖端状组装端。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以弹性嵌扣结构结合的玩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身体中组设有结合座;身体的两侧及上方组装孔部位可穿设入头部及左、右手臂凸块沟槽内的凸柱系连设于结合座两侧及底部顶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以弹性嵌扣结构结合的玩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下方一体连设第一接合部,头部与第一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毅
申请(专利权)人:印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