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行传输光模块耦合/分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53254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8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并行传输光模块耦合/分光结构,包括热沉、柔性电路板、TIA驱动装置、过度块、MPD探测器、激光器以及通过封装盖板封闭的耦合/分光装置,其中:封装盖板包括盖体部、凹陷部及配置孔,耦合/分光装置安装在配置孔中,并包括结合在玻璃片上的第一、第二透镜以及波带片和反射镜,玻璃片包括正背两面平面,波带片对应激光器设于背面平面,第一透镜对应波带片设于正面平面,反射镜近靠第一透镜设于正面平面,第二透镜对应反射镜设于背面平面,以及MPD探测器对应第二透镜设置,藉由前述结构与构造的结合,使之该并行传输光模块耦合/分光结构的制成简单、易于组装,从而达成了降低产品成本、保证产品良率的有益效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行传输光模块耦合/分光结构
本技术涉及光电通信
,尤其指一种并行传输光模块耦合/分光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数据通信和互联应用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通信带宽和容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提供相关服务的运营商提高服务器的性能,尤其数据中心互联的带宽和密度,多通道并行光模块的光互连逐渐成为了主要解决方案。在并行模块常规设计中,光收发组件分别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激光光源和探测器,比如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lasers (VCSELs)和PIN detectors (PD),和相应的光耦合元件,通常为一个或多个起折射、反射光组件,如透镜。通常设计为透镜阵列和每一个激光光源对应,并将其出射的光束汇聚到连接光收发模块的并行光纤端面上;同样的,部分透镜阵列和每一个光探测器对应,将光纤端面出射的光汇聚到探测器光敏面内。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并行光组件结构,如: 图1所示,是常见的一种并行光组件结构,其中:电路板(FPCB) I用于将电信号传输线弯折90度,使光信号出射方向和电信号输入方向在同一水平面;光|禹合兀件2和阵列光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并行传输光模块耦合/分光结构,包括热沉、柔性电路板、TIA驱动装置、过度块、MPD探测器、激光器以及通过封装盖板封闭的耦合/分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盖板与该热沉封装成一体并包括盖体部、凹陷部及配置孔,该配置孔自该凹陷部至该盖体部贯穿,该耦合/分光装置安装在该配置孔中,并包括结合在玻璃片上的波带片、第一透镜、反射镜及第二透镜,该玻璃片包括正、背两面平面,其中该波带片对应所述激光器,设于该背面平面;该第一透镜对应该波带片,设于该正面平面;该反射镜近靠该第一透镜,设于该正面平面;该第二透镜对应该反射镜,设于该背面平面,以及该MPD探测器对应该第二透镜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行传输光模块耦合/分光结构,包括热沉、柔性电路板、TIA驱动装置、过度块、MPD探测器、激光器以及通过封装盖板封闭的耦合/分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盖板与该热沉封装成一体并包括盖体部、凹陷部及配置孔,该配置孔自该凹陷部至该盖体部贯穿,该耦合/分光装置安装在该配置孔中,并包括结合在玻璃片上的波带片、第一透镜、反射镜及第二透镜,该玻璃片包括正、背两面平面,其中该波带片对应所述激光器,设于该背面平面;该第一透镜对应该波带片,设于该正面平面;该反射镜近靠该第一透镜,设于该正面平面;该第二透镜对应该反射镜,设于该背面平面,以及该MPD探测器对应该第二透镜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传输光模块耦合/分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沉具有基本部,在该基本部中间具有平板部,在该平板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线槽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行传输光模块耦合/分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左右线板,所述左右线板分别设于左右两侧的线槽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行传输光模块稱合/分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IA驱动装置及过度块均设于该平板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并行传输光模块稱合/分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MPD探测器及所述激光器均设于该过度块上,其中该MPD探测器与该TIA驱动装置一端连接,而该TIA驱动装置另一端与左线板连接,以及该激光器与所述右线板连接。6.一种并行传输光模块耦合/分光结构,包括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雨飞曹芳杨昌霖何明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