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钢梁接缝T形混合连肢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4763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8 11:16
一种装配式钢梁接缝T形混合连肢墙,装配式钢梁接缝T形混合连肢墙包括相互垂直连接在一起、形成T形的第一墙单元和第二墙单元,第一墙单元和第二墙单元均为预制构件,两者之间通过接缝后浇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钢梁替代混凝土梁,使用型钢柱替代边缘约束钢筋混凝土暗柱,使得混合连肢墙比传统连肢墙拥有更好的耗能能力和抗连续倒塌能力,而且工厂预制与现场安装同时进行,解决施工现场湿作业量大、建筑垃圾多的问题,简化装配工序;接缝短梁对接焊后,墙单元间已经形成较大刚度,有利于施工过程中墙体的稳定,省去了预制剪力墙做临时支撑的工序,保证了施工效率。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混合连肢墙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的连肢墙及其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装配式混合连肢墙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高层建筑结构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解决城镇人口不断增长与城市用地逐渐短缺矛盾的必然选择,而连肢墙结构体系是高层建筑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根据以往实测资料,连肢墙体系既继承了单纯剪力墙工程造价低廉、抗侧刚度大等优点,又体现出了在强震作用下连梁屈服耗能、减少大量裂缝集中于墙体底部,以降低震后修复成本的优点。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限于建筑使用功能要求,传统混凝土连梁往往很难满足截面抗剪需求,给设计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而项目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作业量大、而且需要大量的模板和临时支撑,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钢梁接缝T形混合连肢墙,要解决连肢墙施工作业量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并解决施工中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钢梁接缝T形混合连肢墙,包括相互垂直连接在一起、形成T形的第一墙单元和第二墙单元,所述第一墙单元和第二墙单元均为预制构件,两者之间通过接缝后浇带连接。所述第一墙单元包括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分别竖立于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内部两端的第一墙单元钢柱和第一墙单元接缝柱以及位于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内部的第一墙单元钢筋骨架;所述第一墙单元钢柱的上下两端均超出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位于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内的第一墙单元钢柱的上端沿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的长度方向连接有第一墙单元非消能短梁,所述第一墙单元非消能短梁的另一端超出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所述第一墙单元接缝柱的上下两端均超出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位于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中的第一墙单元接缝柱的上、中、下三部分分别沿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的长度方向连接有第一墙单元接缝短梁,所述第一墙单元接缝短梁的另一端超出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所述第一墙单元钢柱、第一墙单元非消能短梁、第一墙单元接缝柱和第一墙单元接缝短梁上均固定有第一墙单元抗剪栓钉。第二墙单元包括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分别竖立于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内部两端的第二墙单元钢柱、居中竖立于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内部的第二墙单元接缝柱以及位于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内部的第二墙单元钢筋骨架;所述第二墙单元钢柱的上下两端均超出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位于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内的两根第二墙单元钢柱的上端沿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的长度方向分别背向连接有第二墙单元非消能短梁,所述第二墙单元非消能短梁的另一端超出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所述第二墙单元接缝柱的上下两端均超出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上、中、下三部分沿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的宽度方向同向连接有第二墙单元接缝短梁,所述第二墙单元接缝短梁另一端均超出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所述第二墙单元钢柱、第二墙单元非消能短梁、第二墙单元接缝柱和第二墙单元接缝短梁上均固定有第二墙单元抗剪栓钉。所述第一墙单元接缝短梁和第二墙单元接缝短梁两者对接浇筑在接缝后浇带内部,所述接缝后浇带内部还设有接缝后浇带竖向钢筋和接缝后浇带箍筋。所述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上下左右四面中的一面或者多面为粗糙面或者在水平方向开有键槽。所述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上下左右四面中的一面或者多面为粗糙面或者在水平方向开有键槽。所述第一墙单元接缝短梁超出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边缘的长度范围是5厘米~10厘米。所述第二墙单元接缝短梁超出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边缘的长度范围是5厘米~10厘米。所述第一墙单元钢筋骨架包括连接在第一墙单元钢柱和第一墙单元接缝柱之间的第一墙单元水平钢筋、与第一墙单元水平钢筋垂直连接的第一墙单元竖直钢筋和连接在第一墙单元竖直钢筋之间的第一墙单元拉结筋。所述第二墙单元钢筋骨架包括连接在第二墙单元钢柱和第二墙单元接缝柱之间的第二墙单元水平钢筋、与第二墙单元水平钢筋垂直连接的第二墙单元竖直钢筋和连接在第二墙单元竖直钢筋之间的第二墙单元拉结筋。所述第一墙单元钢筋骨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墙单元钢柱四周的第一墙单元钢柱构造筋以及设置在第一墙单元接缝柱四周的第一墙单元接缝柱构造筋。所述第二墙单元钢筋骨架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墙单元钢柱四周的第二墙单元钢柱构造筋以及设置在第二墙单元接缝柱四周的第二墙单元接缝柱构造筋。所述第一墙单元钢柱、第一墙单元非消能短梁和第一墙单元接缝柱均为H型钢或组合工字钢,所述第一墙单元接缝短梁为H型钢、组合工字钢或者是钢板。所述第二墙单元钢柱、第二墙单元非消能短梁和第二墙单元接缝柱均为H型钢或组合工字钢,所述第二墙单元接缝短梁为H型钢、组合工字钢或者是钢板。本技术的装配式钢梁接缝T形混合连肢墙,是采用装配式组合结构,针对装配式混合连肢墙体系中T形连接节点设计研究的,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装配式钢梁接缝T形混合连肢墙体系进行力学分析,验证其节点的可靠性,连接强度高、节点质量好:首先,墙单元均为钢筋、型钢和混凝土的混合结构,墙单元之间通过接缝短梁对接焊固定,对接焊后的接缝短梁在接缝后浇带内形成型钢短梁,这是节点传力的重要途径,而且焊缝质量更容易检测,也更容易确保连接质量,这样,就在墙单元之间形成了可靠连接,形成类似于束柱体系,单层墙单元上设有多道接缝短梁,增加了接缝水平方向的强度和延性;此外,接缝短梁把原有的整面混凝土墙分成若干部分、对混凝土起到了套箍作用,增加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后浇混凝土对类束柱体系有着斜撑作用,同时,接缝后浇带内还设置有接缝后浇带竖向筋和接缝后浇带箍筋,这对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均有明显作用,增加了接缝竖直方向的强度和延性,因此,本技术装配式钢梁接缝T形混合连肢墙的节点强度高于构件强度,满足抗震构造要求。本技术的装配式钢梁接缝T形混合连肢墙的施工方法也更加简便、快捷、高效,包括在工厂预制,在现场进行装配,接缝短梁对接焊后,墙单元间已经形成较大刚度,有利于施工过程中墙体的稳定,而且两道工序可以同时进行,提高了施工速度,为施工项目的按期完成提供了保障,考虑混合连肢墙单元制作、吊装和运输的便捷,构件被拆分归类成标准件墙单元,运至施工现场后,与连接可靠、便于施工的节点结构进行配套装配,项目施工过程中,结构之间的装配组合,减少了混凝土现场的湿作业量,从而减少了模板、临时支撑的投入量,进而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本技术满足了混合连肢墙体系抗震需要、实现了工厂预制、现场拼装同步进行的施工方式,接缝后浇带保证了节点连接的可靠性。与传统现浇混凝土连肢墙相比,使用钢梁替代混凝土梁,使用型钢柱替代边缘约束钢筋混凝土暗柱,使得混合连肢墙比传统连肢墙拥有更好的耗能能力和抗连续倒塌能力,使用接缝梁替代预埋钢筋,由于接缝梁比钢筋刚度大,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弯折现象,保证质量,而且工厂预制与现场安装同时进行,解决施工现场湿作业量大、建筑垃圾多的问题,便于满足建筑使用要求和简化装配工序;与现有一般装配式连肢墙相比,接缝短梁对接焊后,墙单元间已经形成较大刚度,有利于施工过程中墙体的稳定,省去了预制剪力墙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式钢梁接缝T形混合连肢墙,包括相互垂直连接在一起、形成T形的第一墙单元(1)和第二墙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单元(1)和第二墙单元(2)均为预制构件,两者之间通过接缝后浇带(3)连接;所述第一墙单元(1)包括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分别竖立于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内部两端的第一墙单元钢柱(1.2)和第一墙单元接缝柱(1.4)以及位于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内部的第一墙单元钢筋骨架(1.8);所述第一墙单元钢柱(1.2)的上下两端均超出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位于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内的第一墙单元钢柱(1.2)的上端沿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的长度方向连接有第一墙单元非消能短梁(1.3),所述第一墙单元非消能短梁(1.3)的另一端超出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所述第一墙单元接缝柱(1.4)的上下两端均超出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位于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中的第一墙单元接缝柱(1.4)的上、中、下三部分分别沿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的长度方向连接有第一墙单元接缝短梁(1.5),所述第一墙单元接缝短梁(1.5)的另一端均超出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所述第一墙单元钢柱(1.2)、第一墙单元非消能短梁(1.3)、第一墙单元接缝柱(1.4)和第一墙单元接缝短梁(1.5)上均固定有第一墙单元抗剪栓钉(1.6);第二墙单元(2)包括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2.1)、分别竖立于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2.1)内部两端的第二墙单元钢柱(2.2)、居中竖立于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2.1)内部的第二墙单元接缝柱(2.4)以及位于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2.1)内部的第二墙单元钢筋骨架(2.8);所述第二墙单元钢柱(2.2)的上下两端均超出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2.1),位于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2.1)内的两根第二墙单元钢柱(2.2)的上端沿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2.1)的长度方向分别背向连接有第二墙单元非消能短梁(2.3),所述第二墙单元非消能短梁(2.3)的另一端超出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2.1);所述第二墙单元接缝柱(2.4)的上下两端均超出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2.1)、上、中、下三部分沿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2.1)的宽度方向同向连接有第二墙单元接缝短梁(2.5),所述第二墙单元接缝短梁(2.5)另一端均超出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2.1);所述第二墙单元钢柱(2.2)、第二墙单元非消能短梁(2.3)、第二墙单元接缝柱(2.4)和第二墙单元接缝短梁(2.5)上均固定有第二墙单元抗剪栓钉(2.6);所述第一墙单元接缝短梁(1.5)和第二墙单元接缝短梁(2.5)两者对接浇筑在接缝后浇带(3)内部,所述接缝后浇带(3)内部还设有接缝后浇带竖向钢筋(3.1)和接缝后浇带箍筋(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梁接缝T形混合连肢墙,包括相互垂直连接在一起、形成T形的第一墙单元(1)和第二墙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单元(1)和第二墙单元(2)均为预制构件,两者之间通过接缝后浇带(3)连接;
所述第一墙单元(1)包括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分别竖立于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内部两端的第一墙单元钢柱(1.2)和第一墙单元接缝柱(1.4)以及位于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内部的第一墙单元钢筋骨架(1.8);所述第一墙单元钢柱(1.2)的上下两端均超出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位于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内的第一墙单元钢柱(1.2)的上端沿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的长度方向连接有第一墙单元非消能短梁(1.3),所述第一墙单元非消能短梁(1.3)的另一端超出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所述第一墙单元接缝柱(1.4)的上下两端均超出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位于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中的第一墙单元接缝柱(1.4)的上、中、下三部分分别沿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的长度方向连接有第一墙单元接缝短梁(1.5),所述第一墙单元接缝短梁(1.5)的另一端均超出第一墙单元混凝土墙体(1.1);所述第一墙单元钢柱(1.2)、第一墙单元非消能短梁(1.3)、第一墙单元接缝柱(1.4)和第一墙单元接缝短梁(1.5)上均固定有第一墙单元抗剪栓钉(1.6);
第二墙单元(2)包括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2.1)、分别竖立于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2.1)内部两端的第二墙单元钢柱(2.2)、居中竖立于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2.1)内部的第二墙单元接缝柱(2.4)以及位于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2.1)内部的第二墙单元钢筋骨架(2.8);所述第二墙单元钢柱(2.2)的上下两端均超出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2.1),位于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2.1)内的两根第二墙单元钢柱(2.2)的上端沿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2.1)的长度方向分别背向连接有第二墙单元非消能短梁(2.3),所述第二墙单元非消能短梁(2.3)的另一端超出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2.1);所述第二墙单元接缝柱(2.4)的上下两端均超出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2.1)、上、中、下三部分沿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2.1)的宽度方向同向连接有第二墙单元接缝短梁(2.5),所述第二墙单元接缝短梁(2.5)另一端均超出第二墙单元混凝土墙体(2.1);所述第二墙单元钢柱(2.2)、第二墙单元非消能短梁(2.3)、第二墙单元接缝柱(2.4)和第二墙单元接缝短梁(2.5)上均固定有第二墙单元抗剪栓钉(2.6);
所述第一墙单元接缝短梁(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海陆孙建运苏明周刘康金晓飞史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