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循环比延迟焦化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24072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重质油热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零循环比延迟焦化装置及方法。该装置由依次连接的原料油进料线、加热炉进料泵、加热炉、焦炭塔、焦炭塔急冷系统、反应油气管线、分馏塔体、分馏塔侧线抽出和回流、洗涤段、过汽化油收集器及管线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过汽化油收集系统,实现零循环比操作,使装置的液体收率最大化,通过过汽化油收集器将过汽化油和塔底新鲜原料隔离开,降低了分馏塔底温度,防止了分馏塔底结焦,蜡油下回流采用大流量的热回流,提高重蜡油和蜡油分离段的分馏效果,焦炭塔反应油气的急冷油采用水平注入方式和喷头设计,急冷油用量大大降低,既防止了油气管线的结焦,又保证了零循环比操作的实现,增加了装置的液体产品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重质油热加工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延迟焦化工艺是一种重质油热加工工艺,将重质油(减压渣油、催化油浆、脱油浙青等)通过加热炉快速加热至反应温度(490°C -510°C )后,迅速转移至焦炭塔,在焦炭塔内进行“延迟”的热裂化和缩合反应,将重质油转化为干气、液化石油气、焦化石脑油、焦化柴油、焦化蜡油、石油焦等。延迟焦化装置的产品质量和液体收率是衡量这套装置经济效益的指标,而装置的操作循环比与产品质量和液体收率有直接的关系,循环比越低液体收率越高,在保证产品质量合格时,装置的经济效益就会越大。循环比为循环油量与新鲜进料量之比,循环油一般包括分馏塔分离造成的循环油和焦炭塔顶急冷造成的循环油。常规的延迟焦化装置的原料油经过换热后,通过分馏塔的上下进料口进入分馏塔底部,与反应油气在塔内换热后,通过加热炉加热后进焦炭塔反应,该工艺的循环比一般设计值在0.3-0.4,主要通过分馏塔的上进料量来调节循环比。常规的延迟焦化工艺流程存在循环比设计过大,实际生产中难以实现超低循环比或零循环比操作,并且装置循环比不易调节;常规延迟焦化还存在侧线产品易携带焦粉、蜡油产品质量差、分馏塔重蜡油段容易结焦等问题。常规流程中原料油通过上下进料口进入分馏塔底部,循环比主要由分馏塔上进料量来调节,上进料与 反应油气在洗涤段人字挡板上换热,冷凝的液相落入塔底形成循环油,经加热炉返回焦炭塔再反应。洗涤段采用人字挡板,分馏塔无法实现低循环比操作,更无法实现零循环比操作。该流程中当需要降低装置循环比时,需要将分馏塔上进料量减少,由于洗涤段采用人字挡板结构,如果不断的减少上进料量,会造成人字挡板温度过高和干板,弓丨起人字挡板结焦,从而影响正常生产。一般在保证装置长周期操作时,这种流程循环比一般不能低于0.2。常规流程中换热挡板几乎无分离和洗涤效果,只是一个原料油和反应油气换热的载体,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洗涤段;洗涤油采用密度大、残炭和重金属含量高的原料油作为“脏”洗涤油,洗涤效果很差,无法保证蜡油产品的质量,并且焦粉含量高。因此这种流程的洗涤段在低循环比操作时不能满足反应油气的洗涤要求。常规流程由于蜡油段、重蜡油和洗涤段的分离效果较差,回炼的循环油中还含有一部分蜡油组分,既增加装置的能耗,又降低了总的液体收率。常规的延迟焦化焦炭塔反应油气管线急冷油注入位置一般设在焦炭塔顶的出口立管段,控制油气急冷油后的温度降低到410°C以下,防止反应油气管线结焦,因而急冷油用量较大,造成过多的反应油气未经过分馏塔洗涤而直接冷凝形成循环油落入焦炭塔再次反应,而且难以计量这部分循环油量。常规延迟焦化分馏塔内采用塔盘和人字挡板,集油箱只有一个升气孔,使分馏塔压降较大,气液相分布不均匀。为了改善焦化蜡油产品质量,防止分馏塔结焦问题,CN02139312.5公开了一种可灵活调节循环比的工艺流程,其流程特点是焦化原料油直接进缓冲罐而不再进分馏塔,分馏塔设有塔底循环取热回流,冷却后的循环油作为洗涤油,返回到洗涤段人字挡板,与反应油气接触洗涤换热,通过控制反应油气冷凝量来调节循环比。塔底一部分循环油进入进料缓冲罐和原料油混合后进入加热炉,经加热后进入焦炭塔反应。该工艺流程在循环比超过0.2时,蜡油产品质量较好,而且分馏塔不易结焦,但该流程无法实现超低循环比(0.05),当循环比为0.15时,蜡油产品质量仍然较差,而且携带焦粉严重。生产实践表明,该流程循环比低于0.15时难以正常操作。该流程外送的循环油收率在5%以上。这部分循环油收率较高,但质量很差。该流程中采用密度大,残炭含量高、重金属含量和焦粉含量高的塔底循环油作为洗涤油,除了一部分塔底循环油经加热炉进焦炭塔再次反应外,大部分在塔底作循环回流,这样就等于采用另一种“脏”洗涤油来洗涤反应油气。如果装置操作的循环比较低时,即返回加热炉的循环油量减少,会使循环油越来越“脏”,洗涤油的效果越来越差。在实际生产中,低循环比操作时一般会将循环油外送一部分做产品,以减少循环油中“脏”组分。该流程和第一种流程一样,由于蜡油段、重蜡油和洗涤段的分离效果较差,外送或回炼的循环油中还含有一部分蜡油组分,既增加装置的能耗,又降低了总的液体收率。该工艺流程还增加了高温高压进料缓冲罐、塔底循环油回流泵和塔底循环油换热器等,使工艺变复杂,而且增加了设备投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 有技术的缺陷,提出,该方法操作循环比控制在0-0.6之间,能够降低分馏塔全塔压降,提高装置的液体产品收率,减少侧线产品携带焦粉、提高蜡油产品质量、防止分馏塔结焦,使延迟焦化装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一种零循环比延迟焦化装置,分馏塔41的下部设有原料油进料线1,原料油进料线I的下部设有加热炉进料泵2,加热炉进料泵2依次与加热炉3,转油线4,四通阀5,焦炭塔6,焦炭塔急冷油线7和反应油气线8相连,反应油气线8与分馏塔41的下部相连,反应油气线8的下部设有过汽化油收集器42,反应油气线8的上部设有下层喷头14,过汽化油收集器42依次与过汽化油急冷油线48,过汽化油抽出过滤器43,过汽化油泵44,过汽化油泵出口过滤器45,过汽化油产品冷却器49和过汽化油产品线50相连,过汽化油换热器47与过滤器45出口相连,通过过汽化油急冷油线48返回过汽化油收集器42,循环油线46与过滤器45出口相连返回分馏塔41的底部,反应油气线8上部设有下层喷头14,下层喷头14上设有上层喷头13,上层喷头13上设有重蜡油集油箱9,重蜡油集油箱9依次与急冷油线17,重蜡油抽出过滤器10,重蜡油泵11,重蜡油产品冷却器20和重蜡油产品线21相连,重蜡油泵(11)的出口与联通线(15)相连,重蜡油集油箱9上部设有第一段塔盘19,第一段塔盘19上部设有第二段塔盘25,第二段塔盘25上部设有蜡油集油箱22,蜡油集油箱22分别与蜡油泵23,蜡油换热器27,蜡油产品冷却器31和蜡油产品线32相连,蜡油集油箱22上部设有第一填料层30,第一填料层30上层设有蜡油回流分布器29,蜡油换热器27通过蜡油产品冷却器28与蜡油回流分布器29相连,蜡油泵23出口一路通过蜡油下回流线24与第二段塔盘25相连,另一路通过洗涤油备用线26,洗涤油过滤器12与上层喷头13和下层喷头14相连,洗涤油备用线26通过重蜡油上回流线18与第一段塔盘19相连,洗涤油备用线26通过重蜡油急冷油换热器16与重蜡油集油箱9相连,洗涤油备用线26通过重蜡油和过汽化油联通线15,蜡油回流分布器29上部设有第三段塔盘36,第三段塔盘36上部设有中段油集油箱33,中段油集油箱33与中段油泵34相连,中段油泵34分两路,一路通过中段油下回流线35与第三段塔盘36相连,一路依次通过中段回流换热器37,中段回流过滤器38与中段回流分布器39相连,中段油集油箱33和中段回流分布器39之间设有第二填料层40。所述过汽化油收集器42的底板设计为倾斜式,倾斜角度为1-10度。所述上层喷头13和下层喷头14采用喷头分布器,喷头分布器为1-5层,每层喷头个数为1-100个。所述重蜡油集油箱9采用全抽出型,并采用多个升气孔,升气孔个数为5-100个,底板设计为倾斜式,倾斜角度为1-10度。所述蜡油集油箱22采用全抽出型,并采用升气孔设计,升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零循环比延迟焦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分馏塔(41)的下部设有原料油进料线(1),原料油进料线(1)的下部设有加热炉进料泵(2),加热炉进料泵(2)依次与加热炉(3),转油线(4),四通阀(5),焦炭塔(6),焦炭塔急冷油线(7)和反应油气线(8)相连,反应油气线(8)与分馏塔(41)的下部相连,反应油气线(8)的下部设有过汽化油收集器(42),反应油气线(8)的上部设有下层喷头(14),过汽化油收集器(42)依次与过汽化油急冷油线(48),过汽化油抽出过滤器(43),过汽化油泵(44),过汽化油泵出口过滤器(45),过汽化油产品冷却器(49)和过汽化油产品线(50)相连,过汽化油换热器(47)与过滤器(45)出口相连,通过过汽化油急冷油线(48)返回过汽化油收集器(42),循环油线(46)与过滤器(45)出口相连返回分馏塔(41)的底部,反应油气线(8)上部设有下层喷头(14),下层喷头(14)上设有上层喷头(13),上层喷头(13)上设有重蜡油集油箱(9),重蜡油集油箱(9)依次与急冷油线(17),重蜡油抽出过滤器(10),重蜡油泵(11),重蜡油产品冷却器(20)和重蜡油产品线(21)相连,重蜡油泵(11)的出口与联通线(15)相连,重蜡油集油箱(9)上部设有第一段塔盘(19),第一段塔盘(19)上部设有第二段塔盘(25),第二段塔盘(25)上部设有蜡油集油箱(22),蜡油集油箱(22)分别与蜡油泵(23),蜡油换热器(27),蜡油产品冷却器(31)和蜡油产品线(32)相连,蜡油集油箱(22)上部设有第一填料层(30),第一填料层(30)上层设有蜡油回流分布器(29),蜡油换热器(27)通过蜡油产品冷却器(28)与蜡油回流分布器(29)相连,蜡油泵(23)出口一路通过蜡油下回流线(24)与第二段塔盘(25)相连,另一路通过洗涤油备用线(26),洗涤油过滤器(12)与上层喷头(13)和下层喷头(14)相连,洗涤油备用线(26)通过重蜡油上回流线(18)与第一段塔盘(19)相连,洗涤油备用线(26)通过重蜡油急冷油换热器(16)与重蜡油集油箱(9)相连,洗涤油备用线(26)通过重蜡油和过汽化油联通线(15),蜡油回流分布器(29)上部设有第三段塔盘(36),第三段塔盘(36)上部设有中段油集油箱(33),中段油集油箱(33)与中段油泵(34)相连,中段油泵(34)分两路,一路通过中段油下回流线(35)与第三段塔盘(36)相连,一路依次通过中段回流换热器(37),中段回流过滤器(38)与中段回流分布器(39)相连,中段油集油箱(33)和中段回流分布器(39)之间设有第二填料层(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循环比延迟焦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分馏塔(41)的下部设有原料油进料线(I),原料油进料线(I)的下部设有加热炉进料泵(2),加热炉进料泵(2)依次与加热炉(3),转油线(4),四通阀(5),焦炭塔(6),焦炭塔急冷油线(7)和反应油气线(8)相连,反应油气线(8)与分馏塔(41)的下部相连,反应油气线(8)的下部设有过汽化油收集器(42),反应油气线(8)的上部设有下层喷头(14),过汽化油收集器(42)依次与过汽化油急冷油线(48),过汽化油抽出过滤器(43),过汽化油泵(44),过汽化油泵出口过滤器(45),过汽化油产品冷却器(49)和过汽化油产品线(50)相连,过汽化油换热器(47)与过滤器(45)出口相连,通过过汽化油急冷油线(48)返回过汽化油收集器(42),循环油线(46)与过滤器(45)出口相连返回分馏塔(41)的底部,反应油气线(8)上部设有下层喷头(14),下层喷头(14)上设有上层喷头(13),上层喷头(13)上设有重蜡油集油箱(9),重蜡油集油箱(9)依次与急冷油线(17),重蜡油抽出过滤器(10),重蜡油泵(11),重蜡油产品冷却器(20)和重蜡油产品线(21)相连,重蜡油泵(11)的出口与联通线(15)相连,重蜡油集油箱(9)上部设有第一段塔盘(19),第一段塔盘(19)上部设有第二段塔盘(25),第二段塔盘(25)上部设有蜡油集油箱(22),蜡油集油箱(22)分别与蜡油泵(23),蜡油换热器(27),蜡油产品冷却器(31)和蜡油产品线(32)相连,蜡油集油箱(22)上部设有第一填料层(30),第一填料层(30)上层设有蜡油回流分布器(29),蜡油换热器(27)通过蜡油产品冷却器(28)与蜡油回流分布器(29)相连,蜡油泵(23)出口一路通过蜡油下回流线(24)与第二段塔盘(25)相连,另一路通过洗涤油备用线(26),洗涤油过滤器(12)与上层喷头(13)和下层喷头(14)相连,洗涤油备用线(26)通过重蜡油上回流线(18)与第一段塔盘(19)相连,洗涤油备用线(26)通过重蜡油急冷油 换热器(16)与重蜡油集油箱(9)相连,洗涤油备用线(26)通过重蜡油和过汽化油联通线(15),蜡油回流分布器(29)上部设有第三段塔盘(36),第三段塔盘(36)上部设有中段油集油箱(33),中段油集油箱(33)与中段油泵(34)相连,中段油泵(34)分两路,一路通过中段油下回流线(35)与第三段塔盘(36)相连,一路依次通过中段回流换热器(37),中段回流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伟王建柱
申请(专利权)人:博英睿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