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搅拌站过渡料仓的下料仓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22171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站过渡料仓的下料仓门,是由下料仓壳体、下料门、气缸和摆臂组成,下料仓壳体的底部设有两个下料口,每个下料口设有一个下料门,下料门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和轴头固定在下料仓壳体上,摆臂的一端与下料门的一侧轴头连接,另一端与气缸连接,同步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下料门的轴头连接,同步连杆与气缸异侧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准确的截断料流、无漏料、两个下料门同时动作、减少了仓内有料时气缸承受力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过渡料仓的下料仓门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搅拌站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站过渡料仓的下料仓门。
技术介绍
传统搅拌站的投料方式依次为砂石料、水、水泥和粉煤灰分别投入到搅拌锅内进行一定时间的搅拌。所需用的砂石料是由皮带机运输到过渡料仓里经过下料仓门下料到搅拌锅内,此下料仓门在一次搅拌过程中打开一次即可完成砂石料的放料过程,此结构下料门为一个整体料门,门比较大,气缸承力比较大,适合在无料情况下关门。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质量,现将搅拌工艺调为二次投料方法,其过程为先将砂料、水、水泥和粉煤灰投入搅拌锅内先搅拌,然后再投入石料一起搅拌,此搅拌方法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同等条件下减少搅拌电流等优点,但必须要做到砂石料分离,在一次搅拌过程中下料仓门要打开二次才可完成砂石料的放料过程,以前的下料门结构难以实现截断料流功倉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准确的截断料流、无漏料、两个下料门同时动作、减少了仓内有料时气缸承受力的混凝土搅拌站过渡料仓的下料仓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站过渡料仓的下料仓门,是由下料仓壳体、下料门、气缸和摆臂组成,其特点是下料仓壳体的底部设有两个下料口,每个下料口设有一个下料门,下料门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和轴头固定在下料仓壳体上,摆臂的一端与下料门的一侧轴头连接,另一端与气缸连接,同步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下料门的轴头连接,同步连杆与气缸异侧设置。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轴承座安装在下料口侧面中心轴线上。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的下料仓门内部有两个下料口,下料门通过轴承座和轴头固定在下料仓壳体上,下料门与下料仓壳体下料口处有小的间隙,保证能准确的截断料流,并且无漏料现象;两个下料门一侧通过气缸带动摆臂传递动力,进行开关动作,另一则通过同步连杆连接,保证两个下料门可同时进行开关动作;轴承座在每个下料口侧面的中间位置,减少了仓内有料时气缸承受的力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向视图。图3为本技术开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混凝土搅拌站过渡料仓的下料仓门,参照图1、图2、图3,是下料仓壳体6的底部设有两个下料口,每个下料口设有一个下料门5,下料门5的两端通过轴承座4和轴头7固定在下料仓壳体6上,摆臂I的一端与下料门5的一侧轴头7连接,另一端与气缸2连接,同步连杆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下料门5的轴头7连接,同步连杆3与气缸2异侧设置,通过气缸2动作带动摆臂I控制下料门5进行开关门动作,并通过同步连杆3实现两个下料门5开关同步,这构成本技术的一种结构。实施例2,一种混凝土搅拌站过渡料仓的下料仓门,参照图1、图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轴承座4安装在下料口侧面中心轴线上的下料仓壳体6上,其他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过渡料仓的下料仓门,是由下料仓壳体(6)、下料门(5)、气缸(2)和摆臂(1)组成,其特征是下料仓壳体(6)的底部设有两个下料口,每个下料口设有一个下料门(5),下料门(5)的两端通过轴承座(4)和轴头(7)固定在下料仓壳体(6)上,摆臂(1)的一端与下料门(5)的一侧轴头(7)连接,另一端与气缸(2)连接,同步连杆(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下料门(5)的轴头(7)连接,同步连杆(3)与气缸(2)异侧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搅拌站过渡料仓的下料仓门,是由下料仓壳体(6 )、下料门(5 )、气缸(2 )和摆臂(I)组成,其特征是下料仓壳体(6)的底部设有两个下料口,每个下料口设有一个下料门(5),下料门(5)的两端通过轴承座(4)和轴头(7)固定在下料仓壳体(6)上,摆臂(I)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王继红周又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鸿达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