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筒式滑杆、减速筒双保险火灾逃生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2033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可在建筑楼房同时在墙外设置的固有型和,也可在现有楼外补充加装的补建型的一种井筒式滑杆、减速筒双保险火灾逃生技术,其是从外墙的顶楼贯通到地面方形竖井筒,筒内中心有从顶直达地面的滑杆,每个楼层根据需要,开设多个逃生进入门,门沿下方有喇叭形,上大下小的高弹力松紧减速缓降筒,地面外有能自动打开的滑出逃离门组成的技术方案。能使楼房特别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大量人员不必都从楼梯一条道挤着向下逃跑,可打开逃生门跳进缓降筒,经层层减速到达地面,安全迅速的从滑出逃离门鱼贯而尔出逃离火灾现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筒式滑杆、减速筒双保险火灾逃生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安全领域,涉及一种火灾时人员逃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楼房,特别是高层建筑火灾时人员能及时安全逃生的:井筒式滑杆、减速筒双保险火灾逃生技术。二
技术介绍
目前全世界楼房越建越高,数量越来越多,消防难度越来越大,但是火灾时人员能否及时、安全逃生仍然是没有解决的世界性难题。由于种种原因,火灾时人员只能从消防安全通道和楼梯逃生,但是高密度的人流往往因为拥挤、踩踏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特别是高层和超高层发生火灾时,人员想全部从十几层甚至几十层的高楼上步行从消防通道或楼梯安全逃生到一层外面,简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而且现在很多楼房设计的漂窗,及在窗户上加装外凸的护栏,这都使目前的很多缓降绳索式和直通式松紧筒减速逃生装置,无法使用或大大降低了使用速度和救援效果。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楼房火灾时人员如何能快速、安全逃生的世界性难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井筒式滑杆,减速筒双保险火灾逃生技术,其和目前各种临时安置的,缓降绳索式和直通松紧筒减速逃生装置共有的技术特征:都是通过各种专用式辅助设备,在楼房火灾发生时使人员迅速安全从高处下降到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在于:可在建筑楼房同时在墙外设置和,也可在现有楼外补充加装的补建型:一种井筒式滑杆、减速筒双保险火灾逃生技术,其是从外墙的顶楼贯通到地面方形竖井筒每个楼层根据需要,开设多亇逃生进入门,地面外有能自动打开的滑出逃离门组成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井筒式滑杆、减速筒双保险火灾逃生技术的,方形竖井筒有别于现在正在使用的最接近的,各种缓降绳索及手持式缓降器;直通式松紧筒减速逃生装置;楼外专用防火楼梯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是固定在楼房(1)外墙从顶层贯通到地面的方形竖井筒(2),其内中央有从楼顶到地面的直通式由拉紧的绳索或金属管连接而成的直通中心滑杆(3),其在每层都设朝外开的逃生进入...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可在建筑楼房同时在墙外设置和,也可在现有楼外补充加装的补建型:一种井筒式滑杆、减速筒双保险火灾逃生技术,其是从外墙的顶楼贯通到地面方形竖井筒每个楼层根据需要,开设多亇逃生进入门,地面外有能自动打开的滑出逃离门组成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井筒式滑杆、减速筒双保险火灾逃生技术的,方形竖井筒有别于现在正在使用的最接近的,各种缓降绳索及手持式缓降器;直通式松紧筒减速逃生装置;楼外专用防火楼梯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是固定在楼房(I)外墙从顶层贯通到地面的方形竖井筒(2),其内中央有从楼顶到地面的直通式由拉紧的绳索或金属管连接而成的直通中心滑杆(3),其在每层都设朝外开的逃生进入门(4),在底层设只可朝外开的内槽形滑出逃离门(5),竖井筒(2)内部在每层的逃生进入门(4)下沿,是用固定圈(6)将上口扩张开安装在方形竖井筒(2)内壁之上的,上大下小喇叭状高弹力松紧减速筒(7),其每个楼层设一段,使每一层需逃生人员(8)打开逃生进入门(4)后,用手抱住滑杆(3)下滑,这时高弹力松紧减速筒(7)会紧紧贴裹在人体之上,形成摩擦阻力而且能段段减速,而且人越胖收紧束缚力越大摩擦力越大,能使所有逃生者都能鱼贯而下,安全减速下降而不会摔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文斗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三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