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高速走丝静态恒定张力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41672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往复高速走丝静态恒定张力控制系统,其包括第一导向线轮A-D、第二导向线轮A-B、入线引导滑轮、张力控制器及分别与该张力控制器相连接的张力传感器、第一、第二运丝轮收放装置、和第一、第二恒定张力调节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采用运丝轮结构替代传统的转丝筒,有效解决了因丝筒不同心而产生的电极丝共振及抖动问题,有效保证电极丝的张力恒定,提升加工效果;而且无需调整张力轮和电极丝原有位置的问题,只需控制伺服马达的转速即可,操作简易;同时采用对称结构设计,两边可以相配合地松丝及往返运转,有效解决了单边松丝及往返运转张力不恒定的问题,进一步保证张力的恒定性,提升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往复高速走丝静态恒定张力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切割机床,特别涉及一种往复高速走丝静态恒定张力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线切割机是一种在电极丝两端加高频电源,通过对放电的控制实现对金属材料进行去蚀的加工机床。在走丝线切割机的加工使用中,电极丝运行的平稳程度对机床的加工性能影响很大。在机床使用过程中,加工出来的零件表面出现条纹,加工过程中断丝等不正常现象往往都与电极丝运行的平稳程度有直接的关系。然而现有的线切割机均为采用转丝筒进行收放线,容易出现因转丝筒不同心而产生的电极丝共振及抖动问题,严重影响到线切割效果。而且电极丝张力调节麻烦,均需要通过线向动态来调整张力轮的位置来调整,操作繁琐,且容易出现线抖动的问题,另外传统的线切割机均是采用单边松丝及往返运转的结构设计,难以保证张力恒定,这将会直接影响到线切割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小电极丝的振动,并有效保证电极丝的张力恒定,提高加工精度的往复高速走丝静态恒定张力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往复高速走丝静态恒定张力控制系统,其包括第一导向线轮A、第一导向线轮B、第一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往复高速走丝静态恒定张力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往复高速走丝静态恒定张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导向线轮A、第一导向线轮B、第一导向线轮C、第一导向线轮D、第二导向线轮A、第二导向线轮B、入线引导滑轮、张力控制器及分别与该张力控制器相连接的张力传感器、第一运丝轮收放装置、第二运丝轮收放装置、第一恒定张力调节装置和第二恒定张力调节装置,电极丝依次绕经第一运丝轮收放装置、第一导向线轮A、第一导向线轮B、第一恒定张力调节装置、第一导向线轮C、第一导向线轮D、张力传感器、入线引导滑轮、第二导向线轮A、第二恒定张力调节装置、第二导向线轮B和第二运丝轮收放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往复高速走丝静态恒定张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导向线轮A、第一导向线轮B、第一导向线轮C、第一导向线轮D、第二导向线轮A、第二导向线轮B、入线引导滑轮、张力控制器及分别与该张力控制器相连接的张力传感器、第一运丝轮收放装置、第二运丝轮收放装置、第一恒定张力调节装置和第二恒定张力调节装置,电极丝依次绕经第一运丝轮收放装置、第一导向线轮A、第一导向线轮B、第一恒定张力调节装置、第一导向线轮C、第一导向线轮D、张力传感器、入线引导滑轮、第二导向线轮A、第二恒定张力调节装置、第二导向线轮B和第二运丝轮收放装置;所述第一恒定张力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张力回弹复位装置、第一伺服马达、第一驱动滚轮、第一汽缸、第一张力滚轮和第一电磁阀,第一汽缸和第一张力滚轮相对设置,第一驱动滚轮设置在第一伺服马达的驱动轴上,该第一伺服马达通过第一张力回弹复位装置设置在第一汽缸与第一张力滚轮之间的位置,且该第一伺服马达在第一张力回弹复位装置的弹力作用下向远离第一张力滚轮的一侧方向移动,以使第一驱动滚轮与第一张力滚轮作逐渐分开动作,所述第一汽缸的活塞杆连接在第一伺服马达上,且能在活塞杆伸出时能使第一驱动滚轮与第一张力滚轮作逐渐靠拢动作,第一电磁阀与第一汽缸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高速走丝静态恒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存震黄禹李海洲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威耀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