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车用太阳能遮阳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15651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1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车用太阳能遮阳板,包括遮阳板主体,所述遮阳板主体包含若干个依次连接的单元板,所述单元板上镶嵌有光伏组件,其中一所述单元板上设置有光伏控制器及储能电池组,且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光伏控制器之间通过正、负极汇流线电连接,所述遮阳板主体的两面均设置有吸附结构,该装置采用一体化设计,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投资小,既提升车辆的节能环保理念,又能很好的解决车辆在夏季由于太阳暴晒而引起的车内温度升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车用太阳能遮阳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车用太阳能遮阳板,属于光伏利用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但每当夏天到来,人们在泊车时都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要想法设法将车辆停到阴凉处,避免车辆被阳光直射而引起的车内温度的升高,从而对车辆造成不良影响;在此同时,太阳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的产品,在实际应用中还很少。中国专利文献CN102874082A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汽车用太阳能电池遮阳挡,该装置包括反光薄膜,所述反光薄膜上设置有一排薄膜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反光薄膜在相邻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片之间设有折边,每片薄膜太阳能电池片的电池引线与主电源线连接,该太阳能电池遮阳挡设有电源引出线与主电源线连接,该装置既能反射部分太阳光线,又能将吸收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通过蓄电池储存起来,但是,该装置的太阳能遮阳挡、控制电路及蓄电池为分离的部件,不便于携带,且该太阳能遮阳挡在车外及车内安装时,需要找寻另外的部件配合,如三角支架等,安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遮阳挡携带不方便、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既实现了有效地利用太阳能使得车辆免受阳光照射,同时又设计巧妙、节能环保且使用方便的便携式车用太阳能遮阳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车用太阳能遮阳板,包括遮阳板主体,所述遮阳板主体包含若干个依次连接的单元板,所述单元板上镶嵌有光伏组件,其中一所述单元板上设置有光伏控制器及储能电池组,且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光伏控制器之间通过正、负极汇流线电连接,所述遮阳板主体的两面均设置有吸附结构。所述光伏控制器储能电池组设置于所述遮阳板主体一端端部的所述单元板上。所述光伏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单元板中部,所述光伏控制器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储能电池安装槽所述储能电池组包括多个锂电池移动电源,所述锂电池移动电源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储能电池安装槽中。所述吸附结构包括位于所述遮阳板主体正面的若干吸盘以及位于所述遮阳板主体背面的若干磁铁,所述吸盘分别位于所述遮阳板主体正面的两端及中部,所述磁铁分别位于所述遮阳板主体背面的两端及中部。所述吸盘设置有5个,分别位于所述遮阳板主体正面的四角及中心处,所述磁铁设置有5个,分别位于所述遮阳板主体背面的四角及中心处,且与所述吸盘位置对应。所述遮阳板主体另一端端部的所述单元板上设置有打包带,所述打包带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的正面。所述单元板之间通过铰链结构连接在一起。所述光伏组件是硅基或化合物类太阳电池。所述光伏控制器上设置有直流电输出口,可直接为直流负载供电。所述光伏控制器还设置有将产生的电能供给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的充电输出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本技术的便携式车用太阳能遮阳板,包括遮阳板主体,所述遮阳板主体包含若干个依次连接的单元板,所述单元板上镶嵌有光伏组件,其中一所述单元板上设置有光伏控制器及储能电池组,且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光伏控制器之间通过正、负极汇流线电连接,所述遮阳板主体的两面均设置有吸附结构,通过将若干个单元板依次连接使得本技术的所述便携式车用太阳能遮阳板呈折叠式的构造,便于携带及遮阳板的放置,占用空间较小,实用性较强,且所述便携式车用太阳能遮阳板采用一体式结构,将所述光伏组件、光伏控制器及储能电池组安装在一起,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便携性,所述遮阳板主体的两面均设置有吸附结构,使得本装置可以快捷的安装在车内及车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本技术的便携式车用太阳能遮阳板,所述光伏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单元板中部,所述光伏控制器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储能电池安装槽,所述储能电池组包括多个锂电池移动电源,体积小,容量大,所述锂电池移动电源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储能电池安装槽中,因而可随时将已经充满的移动电源取下,使用方便,所述储能电池安装槽可以根据电池的不同型号进行尺寸及数量等相应的设置,方便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锂电池移动电源进行充电,实用性更强。(3)本技术的便携式车用太阳能遮阳板,所述吸附结构包括位于所述遮阳板主体正面的若干吸盘以及位于所述遮阳板主体背面的若干磁铁,所述吸盘分别位于所述遮阳板主体正面的两端及中部,所述磁铁分别位于所述遮阳板主体背面的两端及中部,具体的,所述吸盘设置有5个,分别位于所述遮阳板主体正面的四角及中心处,所述磁铁设置有5个,分别位于所述遮阳板主体背面的四角及中心处,且与所述吸盘位置对应,采用吸盘及磁铁的吸附装置使得本技术的所述便携式车用太阳能遮阳板的安装更加的方便快捷且牢固,同时,在所述遮阳板主体的四角及中心处分别安装吸附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结构安装的稳定性,使得所述遮阳板主体受力均匀,不易脱落。(4)本技术的便携式车用太阳能遮阳板,所述光伏控制器储能电池组设置于所述遮阳板主体一端端部的所述单元板上,且位于所述遮阳板主体的背面,使得其不会因为储能电池组等部件的厚度而影响所述便携式太阳能遮阳板的折叠,所述遮阳板主体另一端端部的所述单元板上设置有打包带,当遮阳板折叠时,可以利用打包带包起来,方便携带及使用,且所述打包带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的正面,从而保证了所述便携式太阳能遮阳板折叠后,只要在有阳光的地方仍然可以随时产生电能。(5)本技术的便携式车用太阳能遮阳板,所述光伏组件是硅基或化合物类太阳电池,采用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可有效增加系统的弱光特性,使得所述便携式车用太阳能遮阳板在较弱的光线条件下仍能产生电能。(6)本技术的便携式车用太阳能遮阳板,所述光伏控制器上设置有直流电输出口,可直接为直流负载供电,所述光伏控制器还设置有将产生的电能供给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的充电输出口,因而所述光伏控制器具有两种对蓄电池充放电过程的控制功能,既能够实现对储能电池组的充放电,又具有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功能,能够将电能直接供给给电动汽车。【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便携式车用太阳能遮阳板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便携式车用太阳能遮阳板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便携式车用太阳能遮阳板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遮阳板主体,11-单元板,12-光伏控制器,12A-直流电输出口,12B-充电输出口,13-储能电池组,14-储能电池安装槽,15-吸附结构,15A-吸盘,15B-磁铁,16A-正极汇流点,16B-负极汇流点,17A-正极汇流线,17B-负极汇流线,2-光伏组件,3-打包带,31-尼龙粘扣正面,32-尼龙粘扣背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一种打码装置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车用太阳能遮阳板,包括遮阳板主体1,所述遮阳板主体I包含若干个依次连接的单元板11,所述单元板11之间通过铰链结构连接在一起,所述单元板11上镶嵌有光伏组件2,如图2所示,其中一所述单元板11上设置有光伏控制器12及储能电池组13,且所述光伏组件2与所述光伏控制器12之间通过正、负极汇流线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伏控制器12及所述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车用太阳能遮阳板,包括遮阳板主体(1),所述遮阳板主体(1)包含若干个依次连接的单元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板(11)上镶嵌有光伏组件(2),其中一所述单元板(11)上设置有光伏控制器(12)及储能电池组(13),且所述光伏组件(2)与所述光伏控制器(12)之间通过正、负极汇流线电连接,所述遮阳板主体(1)的两面均设置有吸附结构(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车用太阳能遮阳板,包括遮阳板主体(I),所述遮阳板主体(I)包含若干个依次连接的单元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板(11)上镶嵌有光伏组件(2),其中一所述单元板(11)上设置有光伏控制器(12 )及储能电池组(13 ),且所述光伏组件(2 )与所述光伏控制器(12)之间通过正、负极汇流线电连接,所述遮阳板主体(I)的两面均设置有吸附结构(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车用太阳能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控制器(12)储能电池组(13)设置于所述遮阳板主体(I) 一端端部的所述单元板(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车用太阳能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控制器(12)设置于所述单元板(11)中部,所述光伏控制器(11)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储能电池安装槽(14),所述储能电池组(13)包括多个锂电池移动电源,所述锂电池移动电源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储能电池安装槽(14)中。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车用太阳能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结构(15)包括位于所述遮阳板主体(I)正面的若干吸盘(15A)以及位于所述遮阳板主体(1)背面的若干磁铁(15B),所述吸盘(15A)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景森胡小萍卢志超况春江周少雄
申请(专利权)人: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