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层建筑测量控制点投射定位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08927 阅读:4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测量控制点投射定位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由上、下盖板和激光接收靶组成,上盖板与下盖板通过连轴连接,上盖板盖于下盖板上,上盖板的上盖锁对准下底板的锁孔;下盖板内开有四个矩形洞,矩形洞的四边上设有定位调节螺杆,定位调节螺杆上设有螺栓;激光接收靶放置于下盖板与之匹配的凹槽上;下盖板的板框上设有高程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使用内控法时,当激光垂准仪进行底层控制点向上层施工层地板传递时,用于接收激光,并通过活动位于定位调节螺杆上的螺栓移动定位线,通过定位线的交点确定控制点位。该装置能够永久保存控制点位,保护投射孔,增强了施工安全性,同时该装置上设置有高程控制点,解决了施工过程中,高程控制点精度不高、控制点位不稳定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由上、下盖板和激光接收靶组成,上盖板与下盖板通过连轴连接,上盖板盖于下盖板上,上盖板的上盖锁对准下底板的锁孔;下盖板内开有四个矩形洞,矩形洞的四边上设有定位调节螺杆,定位调节螺杆上设有螺栓;激光接收靶放置于下盖板与之匹配的凹槽上;下盖板的板框上设有高程点。本专利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使用内控法时,当激光垂准仪进行底层控制点向上层施工层地板传递时,用于接收激光,并通过活动位于定位调节螺杆上的螺栓移动定位线,通过定位线的交点确定控制点位。该装置能够永久保存控制点位,保护投射孔,增强了施工安全性,同时该装置上设置有高程控制点,解决了施工过程中,高程控制点精度不高、控制点位不稳定问题。【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建筑工程测量领域,为激光垂准仪与全站仪进行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控制点位传递时的辅助部件。
技术介绍
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高程低于基坑边坡的地下层结构施工测量一般采用在基坑外部设置控制点进行直接放样,此方法称为外控法;当建筑物建设到正一层时,一般在正一层地板上设置4个高程与平面控制点,4个控制点组成高程与平面控制网,以此控制网对正一层以上建筑物进行逐层测量控制,此方法称为内控法。内控法中,底层控制点位向上层传递的过程可描述为:当上层地板混凝土初凝,能够进场施工时,必须进行底层控制点位向上层投射,此时在首层控制点上架设激光垂准仪,对中整平后,向上向下同时发射竖直激光,下激光精确对准底层某一控制点,上激光需要在上层地板孔洞处放置激光接收靶进行激光接收,确定传递到上层地板的控制点位。由于垂准仪有仪器误差,每点必须采用依次旋转仪器90度的方法投射4次,在接收靶上用细笔记录4次点位,确定点位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后,取4次所标记点的对角线交点作为底层投射到上层的控制点位。在现今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在上层地板投射孔上直接放置激光接收靶,激光投射后,通过取4次所标记点的对角线交点确定为传递到上层的初步控制点位。然后将此点位按照某确定方向平移一定距离,避开投射孔洞,标记于地面,直接确定施工定位轴线,并用墨线记录于地板上。此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 1.投射到上层地板的控制点位无法长期稳定保存。下层控制点位传递到施工层后,原始点位由于位于投射孔中央附近,无法保存,只能通过平移,获得间接结果; 2.投射到上层地板的点位平移后,增加了测量次数,且加大了测量误差及产生测量错误的几率; 3.4个控制点均投射到上层地板后,通过平移,其组成的控制网将产生较大的累积误差,且不易测量检核; 4.投射孔危险性较大。高层建筑控制点投射时,按照测量规范,架设仪器需控制高度60米以内的楼层,以减少测量误差。由于控制点投射孔上一般由小块木板覆盖,当下层控制点向上投射时,需逐层移开木板,打开激光上下通道。此时,若有微小物体掉落必将损坏仪器设备,甚至对施工人员身体造成损害。且在日常施工过程中,也可能造成施工人员身体损伤,故也存在巨大危险性; 5.在现今施工过程中,高程控制点位一般用油漆划在地板或建筑物墙壁上,由于施工场地变化迅速,此方法确定点位不稳定,点位容易在后续施工中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层建筑测量控制点投射定位辅助装置,由上盖板、下盖板和激光接收靶组成,其中:上盖板包括上盖,上盖前侧设有上盖锁,另一侧设有连轴,下盖板一侧上设有连轴插孔,另一侧设有锁孔,上盖的连轴插入下盖板的连轴插孔内,当上盖板盖于下盖板上时,上盖板的上盖锁对准下底板的锁孔;下盖板内开有矩形洞,矩形洞的四个角为倒圆弧角,矩形洞的四边上设有定位调节螺杆,每一定位调节螺杆上设有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激光接收靶可放置于下盖板与之匹配的凹槽上;所述下盖板的板框上设有高程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层建筑测量控制点投射定位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当上层楼板混凝土可进场施工后,立即将所述辅助装置安装在施工层投射孔上,下盖板四角用螺钉固定,其中右下角螺钉为顶部凸起的十字花钉,同时作为高程控制点。打开上盖锁,翻开上盖,依次打开底层与施工层之间所有上盖,保证激光通道畅通。在底层控制点上架设激光垂准仪,打开上下激光,对中整平后,在施工层下盖板的板框凹槽上放置激光接收靶,接收激光垂准仪向上发出的激光束铅垂线24,用笔记录点位于激光接收靶上,此为第一次点位;完成记录后,顺时针转动激光垂准仪90°,继续观察点位变化,激光束稳定后,用细笔记录第二次点位,同理,记录下第三、第四点位;当四个点位任意连接长度小于仪器精度允许误差时,则将激光接收靶上记录的四点对角线的交点作为底层投递到施工层的控制点位。然后保证激光接收靶稳定,调节位于定位调节螺杆7上的第一螺栓8和第二螺栓9,移动定位线10,使得两根定位线10构成的双线交点6与激光接收靶上的四点对角线交点重合,并旋紧第一螺栓8和第二螺栓9,此时,移开激光接收靶,控制点位则以定位线交点的形式便永久确定;同理,可确定其他3个控制点,四个控制点都传递到施工层后即可组成平面与高程控制网,通过全站仪20测量四个控制点闭合差,与下层控制网做比较,在规范允许误差范围时,即可以此开展施工放样。本专利技术为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使用内控法时,当激光垂准仪进行底层控制点向上层施工层地板传递时,用于接收激光,并通过活动位于定位调节螺杆上的螺栓移动定位线,通过定位线的交点确定控制点位的一种辅助装置。该装置能够永久保存控制点位,保护投射孔,增强了施工安全性,同时该装置上设置有高程控制点,解决了施工过程中,高程控制点精度不高、控制点位不稳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便于定位调节,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施工安全性。其主要创新点有以下4个: 1.该装置为首次专利技术。在日常施工时,投射孔的使用过程中,均无盖保护,仅以小块木板覆盖,施工存在较大危险性。该装置上部设置有保护盖,在不使用时可简单锁定,并有警示标语,增强了施工及测量过程中的安全性; 2.该装置设置有控制点位确定部件。主要由定位线、定位调节螺杆、螺栓等构成,在施工过程中,配合激光接收靶,可即时调节定位,并将下层的控制点位永久保存,在该层之后的施工过程中可随时使用,保证了施工测量精度; 3.该装置设置有激光接收靶放置凹槽; 4.该装置设置有高程控制点。保证了该层之后施工中的高程控制测量精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上盖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下盖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激光接收靶示意图。图4为上盖板示意图。图5为上下盖板侧面图。图6为实施例1本装置使用图示。图中标号:1.上盖锁,2.上盖,3.连轴,4.连轴插孔,5.螺钉,6.双线交点,7.定位调节螺杆,8.第一螺栓,9.第二螺栓,10.定位线,11.盖板框,12.高程点,13.锁孔,14.激光接收靶,15.上盖锁眼,16.上盖外侧,17.连轴侧面,18.上盖侧面,19.底板侧面,20.全站仪,21.控制网,22.上层投射孔,23.控制点B,24.铅垂线,25.垂准仪,26.控制点A。【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由上盖板、下盖板和激光接收靶三部分组成,其中主要部件为下盖板。上盖板包括上盖2,上盖2前侧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层建筑测量控制点投射定位辅助装置,由上盖板、下盖板和激光接收靶组成,其特征在于:上盖板包括上盖,上盖前侧设有上盖锁,另一侧设有连轴,下盖板一侧上设有连轴插孔,另一侧设有锁孔,上盖的连轴插入下盖板的连轴插孔内,当上盖板盖于下盖板上时,上盖板的上盖锁对准下底板的锁孔;下盖板内开有矩形洞,矩形洞的四个角为倒圆弧角,矩形洞的四边上设有定位调节螺杆,每一定位调节螺杆上设有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激光接收靶可放置于下盖板与之匹配的凹槽上;所述下盖板的板框上设有高程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志国韩传峰王鹏飞徐松鹤苏陈朋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