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增加加热范围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08047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可增加加热范围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含:承载板,具有加热区域供至少一食材容器设置;以及多个第一感应线圈,其分别为椭圆形结构,且设置于承载板的一侧面,其中每一第一感应线圈各自提供子加热区域以构成加热区域,以对至少一食材容器进行加热。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增加加热范围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具有自由区域加热模式,且可防止因食材容器摆放的位置不良而导致电磁炉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可增加加热范围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含:承载板,具有加热区域供至少一食材容器设置;以及多个第一感应线圈,其分别为椭圆形结构,且设置于承载板的一侧面,其中每一第一感应线圈各自提供子加热区域以构成加热区域,以对至少一食材容器进行加热。本专利技术可增加加热范围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具有自由区域加热模式,且可防止因食材容器摆放的位置不良而导致电磁炉损坏的问题。【专利说明】可增加加热范围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尤指一种可增加加热范围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烹煮食物已不再受限于使用传统的炉火厨具,举凡电锅、电磁炉、微波炉等调理家电用品,在不断的研发与进步中,在近年内已成为一般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电器产品。其中,电磁炉即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当电磁炉通电时,电流通过电磁炉的感应线圈而产生磁场,此时,将导体锅具(例如:铁锅、不锈钢锅、金属锅等锅具)置放于此随时间改变的磁场中,则通过导体锅具的磁通量会随之改变,并且产生涡电流来抵抗磁通量的改变,由于导体锅具内的涡电流流经电阻时会产生热,因此利用涡电流生热的原理,可使导体锅具自体感应发热,以加热及烹饪锅具内的食材,而达到烹煮的目的。目前一般家庭所用的电磁炉通常为多炉式。一般来说,除了具有一主加热区域之夕卜,更具有第一、第二副加热区域,以达到可同时对多食材容器进行烹煮的目的。其中,第一、第二副加热区域设置于第一主加热区域的一侧,且第一、第二副加热区域可独立运作进行加热,且第一、第二副加热区域所对应的电磁组件分别具有一温度感应器,用以感测对应的感应线圈于加热食材容器时所产生的温度。然而,于现有技术中,食材容器需准确地放置在第一或第二副加热区域中才能进行加热,且第一及第二副加热区域对应的感应线圈的配置方式,更限制了适用的食材容器形状或大小。详言之,若食材容器未准确地放置于第一或第二副加热区域中,或因食材容器的尺寸较大而无法单独放置于第一或第二副加热区域中时,则食材容器会跨置于第一及第二副加热区域之间,如此可能会造成无法加热。即便可进行加热,第一或第二副加热区域中对应的感应线圈对食材容器的有效加热量较小,而感应线圈的虚功率与电流值则过高,容易使感应线圈烧毁,或是电能耗损过多。此外,当电磁炉已加热一段时间后,若使用者需将放置于第一副加热区域所加热的食材容器移至第二副加热区域时,较高温的第一副加热区域的温度感应器与较低温的第二副加热区域的温度感应器所感测的温度间会产生一温度差,当温度差到达一预设值时,电磁炉内的控制器会停止第一副加热区域的感应线圈继续加热,以防止第一副加热区域的感应线圈因继续加热而造成虚功率(reactive power)及电流量增加,以及避免该感应线圈更甚者,当食材容器由第一副加热区域移至第二副加热区域进行加热时,由于第二副加热区域的温度相较于加热过的食材容器低,亦即对应的温度感应器所感测的温度也低于加热过的食材容器,而控制器便会根据对应第二副加热区域的温度感测器的温度而驱动感应线圈进行加热,如此一来,处于低温的感应线圈会持续地对高温的食材容器进行加热,进而导致食材容器内的食材烧焦,或是使得食材容器本身造成损毁,亦会造成感应线圈虚功率增加以及容易烧毁的缺失。因此,如何发展出一种可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缺失的可增加加热范围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实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加热范围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是通过改变多个感应线圈的形状与配置方式,以及检测食材容器的摆放位置与投影面积,并依据该位置与投影面积而控制与调整提供至多个感应线圈的加热功率或电能,藉此使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具有自由区域加热模式,且可防止因食材容器摆放的位置不良而导致电磁炉损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加热范围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同样的承载板的加热区域的面积下,可提供更大的加热范围,藉此提升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对食材容器的加热效率,亦能提供更多样化形状的食材容器来进行加热。 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加热范围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可根据食材容器的放置位置,进而调整提供予多个第一感应线圈的电量,以有效地提升加热效率,且降低第一感应线圈的电能损耗。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加热范围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通过一温度感测器感测多个第一感应线圈,以防止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因第一感应线圈过热而造成损坏,藉此以提升电器安全。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较广义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含:承载板,具有加热区域供至少一食材容器设置;以及多个第一感应线圈,其分别为椭圆形结构,且设置于承载板的一侧面,其中每一第一感应线圈各自提供子加热区域以构成加热区域,以对至少一食材容器进行加热。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广义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含:承载板,具有一加热区域供至少一食材容器设置;以及多个第一感应线圈,其分别为椭圆形结构,且设置于承载板的一侧面,其中每一第一感应线圈各自提供子加热区域以构成加热区域,且多个第一感应线圈依据该至少一食材容器于承载板的加热区域的各子加热区域的一投影面积比率提供予所需电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第一感应线圈及第二感应线圈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内部电路模块的方块图。图4为显示一食材容器放置于图1所示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进行加热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电磁感应加热装置:I承载板:11加热区域:110、111第一感应线圈:12子加热区域:120第一投影面积:121第二投影面积:122第二感应线圈:13电路模块:14控制单元:141第一电源供应单元:142温度感测器:143人机操作界面:145第二电源供应单元:146食材容器:2温度感测信号:S1控制信号:C1操作信号:A1【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及图2,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第一感应线圈及第二感应线圈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I可为但不限于电磁炉。电磁感应加热装置I包含承载板11及多个第一感应线圈12,其中承载板11具有一加热区域110,供至少一食材容器(未图示)设置以进行加热。于本实施例中,食材容器可为导体锅具,例如金属锅具。多个第一感应线圈12分别为一椭圆形结构,且设置于承载板11的一侧面,其中每一第一感应线圈12可各自提供一子加热区域120,以对应构成于承载板11上的表面形成加热区域110。于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感应线圈12为彼此相切地设置,但不以此为限,亦可彼此分离地设置,使得多个第一感应线圈12可于加热区域110具有较大的覆盖面积为较佳。请再参阅图1及图2,于本实施例中,电磁感应加热装置I为一多炉式结构,其还包含第二感应线圈13,设置于承载板11的一侧面,且第二感应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含:一承载板,具有一加热区域供至少一食材容器设置;以及多个第一感应线圈,其分别为一椭圆形结构,且设置于该承载板的一侧面,其中每一该第一感应线圈各自提供一子加热区域以构成该加热区域,以对该至少一食材容器进行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益申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