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航天用电线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07895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空航天用电线电缆,包括一根中心绝缘线芯、四根第一外绝缘线芯和四根第二外绝缘线芯,其中四根第一外绝缘线芯平行纵放在中心绝缘线芯外侧并与中心绝缘线芯相接触,在中心绝缘线芯、四根第一外绝缘线芯外依次包覆铜丝编织屏蔽层、软铜带绕包屏蔽层、含氟聚合物护套层,其中四根第二外绝缘线芯设置在铜丝编织屏蔽层和软铜带绕包屏蔽层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广泛应用于飞机、卫星、火箭及其它飞行器,具有外径小、重量轻、耐高温、耐油、阻燃和其它化学药品等优点,适用于环境温度较高、条件恶劣的场所;解决对飞机电线提供出更安全和更好绝缘性能的要求,适用于高温、高压、爆炸、磁场等恶劣的环境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航空航天用电线电缆,包括一根中心绝缘线芯、四根第一外绝缘线芯和四根第二外绝缘线芯,其中四根第一外绝缘线芯平行纵放在中心绝缘线芯外侧并与中心绝缘线芯相接触,在中心绝缘线芯、四根第一外绝缘线芯外依次包覆铜丝编织屏蔽层、软铜带绕包屏蔽层、含氟聚合物护套层,其中四根第二外绝缘线芯设置在铜丝编织屏蔽层和软铜带绕包屏蔽层之间。本技术广泛应用于飞机、卫星、火箭及其它飞行器,具有外径小、重量轻、耐高温、耐油、阻燃和其它化学药品等优点,适用于环境温度较高、条件恶劣的场所;解决对飞机电线提供出更安全和更好绝缘性能的要求,适用于高温、高压、爆炸、磁场等恶劣的环境下。【专利说明】—种航空航天用电线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航空航天用电线电缆。
技术介绍
电线电缆是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规定,耐高温电缆是指180°C及以上的温度下能正常工作的电线电缆,然而一般耐高温电线电缆的长期工作环境温度在65?200°C左右。然而,在航空航天的高温环境下使用的电线电缆,电缆抗干扰能力不强,易造成传输信号紊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另外,其重量不能满足航空航天的要求。目前,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传输电线电缆主要采用F46绝缘导线,这类电线电缆绝缘挤包厚、体积大、重量重且在经受外空高能电子辐射后绝缘容易裂解老化,安全可靠性能差。随着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对飞行器中电线电缆布线系统的安全性能、耐辐照及绝缘性能和体积重量等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现行的F46绝缘导线已难以满足航空航天产品向小型化、轻量化、高可靠性方向发展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航空航天用电线电缆,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耐辐照、耐高低温、可靠性高的优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航空航天用电线电缆,包括一根中心绝缘线芯、四根第一外绝缘线芯和四根第二外绝缘线芯,中心绝缘线芯由中心导线以及包覆在中心导线外的含氟聚合物绝缘层构成,第一外绝缘线芯由第一外导线以及包覆在第一外导线外的含氟聚合物绝缘层构成,第二外绝缘线芯由第二外导线以及包覆在第二外导线外的含氟聚合物绝缘层构成,其中四根第一外绝缘线芯平行纵放在中心绝缘线芯外侧并与中心绝缘线芯相接触,在中心绝缘线芯、四根第一外绝缘线芯外依次包覆铜丝编织屏蔽层、软铜带绕包屏蔽层、含氟聚合物护套层,其中四根第二外绝缘线芯设置在铜丝编织屏蔽层和软铜带绕包屏蔽层之间,第二外绝缘线芯将铜丝编织屏蔽层压入任意相邻两个第一外绝缘线芯之间的空隙,且第二外绝缘线芯与软铜带绕包屏蔽层相接触。优选地,在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外绝缘线芯之间均设有空心间隙填料条,空心间隙填料条分别与中心绝缘线芯、第一外绝缘线芯和铜丝编织屏蔽层相接触。在电缆受到外力挤压或扭曲时,空心间隙填料条提供一个弹性缓冲的作用,避免在外力作用下引起中心绝缘线芯、第一外绝缘线芯和第二外绝缘线芯的错位,提高了电缆的质量。优选地,空心间隙填料条的截面为椭圆形。优选地,空心间隙填料条的空心区域截面积占空心间隙填料条的外圆周截面积的50 ?80%ο优选地,中心导线、第一外导线、第二外导线均为多股绞合的镀锡铜丝或镀银铜丝。优选地,中心导线的直径大于第一外导线的直径,第一外导线的直径大于第二外导线的直径。优选地,含氟聚合物绝缘层、含氟聚合物护套层所采用的含氟聚合物绝缘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四氟乙烯:20?35份,聚偏氟乙烯:25?35份,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40?65份,聚氟乙烯:20?30份,聚苯硫醚:10?18份。由上述原料制成的含氟聚合物绝缘料,提高了含氟聚合物绝缘层、含氟聚合物护套层的耐化学性、介电性能、电气绝缘、耐高温、可焊性、防潮性和机械强度等。优选地,含氟聚合物绝缘层、含氟聚合物护套层所采用的含氟聚合物绝缘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四氟乙烯:25?30份,聚偏氟乙烯:28?31份,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50?55份,聚氟乙烯:15?16份,聚苯硫醚:14?15份。本技术广泛应用于飞机、卫星、火箭及其它飞行器,具有外径小、重量轻、耐高温、耐油、阻燃和其它化学药品等优点,适用于环境温度较高、条件恶劣的场所。本技术采用含氟聚合物绝缘层、含氟聚合物护套层,解决对飞机电线提供出更安全和更好绝缘性能的要求,适用于高温、高压、爆炸、磁场等恶劣的环境下。本技术中中心绝缘线芯用于传输高压交流电,第一外绝缘线芯用于传输控制信号,第二外绝缘线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第二外绝缘线芯将铜丝编织屏蔽层压入任意相邻两个第一外绝缘线芯之间的空隙,保证电缆的圆整度,且铜丝编织屏蔽层将第一绝缘线芯和第二绝缘线芯隔开,避免了传输信号干扰;中心导线、第一外导线、第二外导线均为镀锡镀银铜丝,减少导线表面电阻,从整体上提高了导线的导电能力。本技术设置有空心间隙填料条,在任何外界作用力下,均不会显著改变线芯之间的相对位置,同时空心间隙填料条起到缓冲的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航空航天用电线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航空航天用电线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航空航天用电线电缆,包括一根中心绝缘线芯1、四根第一外绝缘线芯2和四根第二外绝缘线芯3,中心绝缘线芯I由中心导线11以及包覆在中心导线11外的含氟聚合物绝缘层12构成,第一外绝缘线芯2由第一外导线21以及包覆在第一外导线21外的含氟聚合物绝缘层22构成,第二外绝缘线芯3由第二外导线31以及包覆在第二外导线31外的含氟聚合物绝缘层32构成,其中四根第一外绝缘线芯2平行纵放在中心绝缘线芯I外侧并与中心绝缘线芯I相接触,在中心绝缘线芯1、四根第一外绝缘线芯2外依次包覆铜丝编织屏蔽层5、软铜带绕包屏蔽层6、含氟聚合物护套层7,其中四根第二外绝缘线芯3设置在铜丝编织屏蔽层5和软铜带绕包屏蔽层6之间,第二外绝缘线芯3将铜丝编织屏蔽层5压入任意相邻两个第一外绝缘线芯2之间的空隙,且第二外绝缘线芯3与软铜带绕包屏蔽层6相接触。其中,在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外绝缘线芯2之间均设有截面为椭圆形的空心间隙填料条4,空心间隙填料条4分别与中心绝缘线芯1、第一外绝缘线芯2和铜丝编织屏蔽层5相接触。空心间隙填料条4的空心区域截面积占空心间隙填料条4的外圆周截面积的50?80%。在电缆受到外力挤压或扭曲时,空心间隙填料条提供一个弹性缓冲的作用,避免在外力作用下引起中心绝缘线芯、第一外绝缘线芯和第二外绝缘线芯的错位,提高了电缆的质量。其中,中心导线11、第一外导线21、第二外导线31均为多股绞合的镀锡铜丝或镀银铜丝,且中心导线11的直径大于第一外导线21的直径,第一外导线21的直径大于第二外导线31的直径。本技术中,含氟聚合物绝缘层、含氟聚合物护套层7所采用的含氟聚合物绝缘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四氟乙烯:20?35份,聚偏氟乙烯:25?35份,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40?65份,聚氟乙烯:20?30份,聚苯硫醚:10?18份。由上述原料制成的含氟聚合物绝缘料,提高了含氟聚合物绝缘层、含氟聚合物护套层的耐化学性、介电性能、电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航空航天用电线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中心绝缘线芯(1)、四根第一外绝缘线芯(2)和四根第二外绝缘线芯(3),中心绝缘线芯(1)由中心导线(11)以及包覆在中心导线(11)外的含氟聚合物绝缘层(12)构成,第一外绝缘线芯(2)由第一外导线(21)以及包覆在第一外导线(21)外的含氟聚合物绝缘层(22)构成,第二外绝缘线芯(3)由第二外导线(31)以及包覆在第二外导线(31)外的含氟聚合物绝缘层(32)构成,其中四根第一外绝缘线芯(2)平行纵放在中心绝缘线芯(1)外侧并与中心绝缘线芯(1)相接触,在中心绝缘线芯(1)、四根第一外绝缘线芯(2)外依次包覆铜丝编织屏蔽层(5)、软铜带绕包屏蔽层(6)、含氟聚合物护套层(7),其中四根第二外绝缘线芯(3)设置在铜丝编织屏蔽层(5)和软铜带绕包屏蔽层(6)之间,第二外绝缘线芯(3)将铜丝编织屏蔽层(5)压入任意相邻两个第一外绝缘线芯(2)之间的空隙,且第二外绝缘线芯(3)与软铜带绕包屏蔽层(6)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爱民张学武梁继强卢英鹏范德俊翟德玉章少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联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