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折返气旋式多级烟气净化设备进行烟气净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406859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利用折返气旋式多级烟气净化设备进行烟气净化的方法,包括烟气粗过滤过程、液相介质洗涤过程、液相介质净化、脱湿过程,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方法,较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半干法、干法、湿法及单一液体介质过滤器烟气净化技术效果好,耗水、耗电、耗药量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包括烟气粗过滤过程、液相介质洗涤过程、液相介质净化、脱湿过程,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烟气净化方法,较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半干法、干法、湿法及单一液体介质过滤器烟气净化技术效果好,耗水、耗电、耗药量低。【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净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对燃烧产生的污染气体净化通常采用干法和半干法,将需净化烟气喷入一个容器内,同时喷入干燥的碱性物质或喷入碱性物质溶液,使污染气体与其接触,达到化合反应净化污染气体目的,但去除效率较低。另传统单一的液态介质过滤装置不能较好净化含尘多、尘粒径大的污染气体,经过过滤网孔被堵塞逐渐影响净化效率以及滤网被早期磨损,增加运行成本,同时去湿效果低,导致排出烟气成白烟状,景观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如下步骤: (1)烟气粗过滤,需要净化的烟气通过初级除尘器,把烟气中粒径为3_以上的尘粒物质清除; (2)液相介质洗涤 (2.1)烟气通过进气管进入液相介质洗涤器A区,由无动力螺旋导流体把烟气向A区快速均匀扩散,同时形成A区负压膛,使部分液相介质随烟气在A区内旋转搅动,同时使液相介质混合体不断搅拌,烟气中尘粒物质沉淀到箱体壳底部,由排碴口排出,达到烟气与液相介质初次净化功效; (2.2)烟气液相介质混合体通过多层不同截面积的集束器,再次进行净化过程,净化后的液相介质随集束器倾斜面流向箱体壳壁进而由排碴口排出;(2.3)气液混合体进入液相介质洗涤器B区,在B区烟气同液相介质进行第三次净化过程; (3)液相介质净化、脱湿,经过第三次净化后烟气进入由导流板和膨胀膛组成的脱湿合成器,将烟气中的水蒸汽去除,同时烟气在去除过程中同气态状液相介质进行第四次净化过程,需净化污染烟气被彻底净化,由排气管经引风机排入大气。进一步的,所述初级除尘器为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或静电除尘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技术效果有: 本专利技术对现有的单一装置存在技术的不足之处导致运行不正常和干法、半干法运行成本高、耗能大、净化效率低情况,提供一种,净化效果高、运行可靠、成本低。初级除尘为已运行数十年的旋风除尘器等成熟可靠的设备进行第一级脱尘,把烟气中以大粒径为主的尘粒物质清除掉,为液相介质洗涤器正常运行创造条件,提高其净化效率和延长设备使用时间。当经过初级脱尘后烟气进入液相介质洗涤器后,经过A区中进行第二次脱尘和第一次液相介质净化反应,接着通过集束器进行第二阶段烟气液相介质净化反应,继续向上进入B区,进行扩大气液接触面积和延长捕捉和化合反应时间第三阶段净化过程,接着进入去湿合成器进行第四阶段最终净化过程,从而大大提高了净化效果。经过本专利技术方法能够去除0.1ym以上尘粒,本专利技术烟气净化方法比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半干法、干法、湿法及单一液体介质过滤器烟气净化技术效果好,耗水、耗电、耗药物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折返气旋式多级烟气净化集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集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 B-B向剖视图; 其中:1、箱体2、进气管3、导流器4、集束器5、导流板6、引风机7、排气管8、连接架9、初级除尘器11、膨胀堂12、排碴口 13、腔体31、转轴32、叶片41、集束板411、集束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一种,包括如下步骤: (1)烟气粗过滤,需要净化的烟气通过旋风除尘器,把烟气中粒径为3_以上的尘粒物质清除; (2)液相介质洗涤, (3)液相介质净化、脱湿,经过第三次净化后烟气进入由导流板和膨胀膛组成的脱湿合成器,将烟气中的水蒸汽去除,同时烟气在去除过程中同气态状液相介质进行第四次净化过程,需净化污染烟气被彻底净化,由排气管经引风机排入大气。如图2-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折返气旋式多级烟气净化集成设备结构示意图,包括箱体1、进气管2、导流器3、集束器4、导流板5、引风机6、排气管7、初级除尘器9 ; 箱体I为矩形柱体状结构,箱体I上部设有膨胀堂11、箱体I底部设有排碴口 12,箱体I中部为分别与膨胀堂11及排碴口 12连通的腔体13,膨胀堂11的直径大于腔体13直径,且膨胀堂与腔体过渡处为向内倾斜状,在膨胀堂11顶部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管2为矩形管体,其一端与初级除尘器9连通,初级除尘器9可以是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或静电除尘器等。进气管2另一端通过进气口穿装在箱体I内,进气管2的出气口处固装有十字形的连接架8,导流器3铰接在连接架8上,导流器3包括转轴31以及固装在转轴31上的螺旋状的叶片32,转轴31绞装在连接架8上。集束器4包括若干块集束板41,若干块所述的集束板41通过螺钉方式固装在进气管2外壁上,且各个相邻集束板4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优选地,集束器4包括两块呈凹字形的集束板41,两块集束板41通过其上的凹形口卡装在箱体I内进气管2底部的管壁上,并且,两块集束板41固装在进气管2外壁形成回字形结构,组成回字形的两张集束板41之间是采用插入式螺钉进行对接固定,集束板41同箱体壁接触处以及和进气管2外壁接触处也采用螺钉固定。集束板41自箱体I中心至箱壁方向向下倾斜设置。集束板41上设有若干集束孔411,若干所述集束板41上的集束孔411均不等径设置。若干所述结构的集束器4平行且等间距地固装在进气管2底部的管壁上,所述若干导流板5平行且等间距地固装在膨胀堂11内的进气管2管壁上,导流板5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若干上、下相邻的导流板5上的通风孔轴线均孔错开设置,导流板上孔径由下层向上层逐级增大,导流板长边为弯折状,导流板5与箱体壁通过螺钉相连接。引风机6通过排气管7与膨胀堂11顶部的排气口连通。为了描述更清晰、方便,将本装置分为A区、B区和C区,其中: A区为进气管的出气口与排碴口之间的区域; B区为导流板底部与集束板上部形成的区域; C区为导流板上部至排气口之间的区域; 下面说明结合设备说明本专利技术烟气净化方法:需要净化的烟气经初级除尘器9把烟气中粒径为3_以上的尘粒物质清除,通过进气、倒流、旋涡加速,经过进气管进入A区,此时,高速运转的烟气冲击螺旋叶片,产生分力,使螺旋叶片旋转,把烟气向A区快速均匀扩散,同时,由于螺旋叶片的高速旋转,使A区形成负压膛,叶片下部负压空间并对叶片产生一定量的举力,使上部结构受力甚小,由于负压作用,烟气流速增大,使部分液相介质随烟气在A区内旋转搅动,由于烟气进入A区体积突然变大,其流速变小,压力降低,烟气中较大尘粒物质因本身重量落入箱体壳底部的介质液体中,并沉淀到箱体壳最底部,由排碴口排出。达到烟气与液相介质初次净化功效,同时带有较高流速和一定压力的烟气,冲击A区液体,使烟气中需要净化的部分尘粒状物质和酸性气体在接触液相液体时被捕捉和化合,并成烟气液体介质混合体;同时使液相介质被不断搅拌。由于烟气要外排,在向上运动中烟气成柱状通过集束器,因面积突然逐级变小,烟气流速多级快速提高向上运动,同时带动液相介质随烟气一道向上流动,形成一定高度气液柱,使烟气中需要净化的尘粒状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折返气旋式多级烟气净化设备进行烟气净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烟气粗过滤,需要净化的烟气通过初级除尘器,把烟气中粒径为3mm以上的尘粒物质清除; (2)液相介质洗涤(2.1)经粗过滤后的烟气通过进气管进入液相介质洗涤器A区,由无动力螺旋导流器把烟气向A区快速均匀扩散,同时形成A区负压膛,使部分液相介质随烟气在A区内旋转搅动,同时使液相介质混合体不断搅拌,烟气中尘粒物质沉淀到箱体壳底部,由排碴口排出,达到烟气与液相介质初次净化功效;(2.2)烟气液相介质混合体通过多层不同截面积的集束器,再次进行净化过程,净化后的液相介质随集束器倾斜面流向箱体壳壁进而由排碴口排出;(2.3)气液混合体进入液相介质洗涤器B区,在B区烟气同液相介质进行第三次净化过程;(3)液相介质净化、脱湿,经过第三次净化后烟气进入由导流板和膨胀膛组成的脱湿合成器,将烟气中的水蒸汽去除,同时烟气在去除过程中同气态状液相介质进行第四次净化过程,需净化污染烟气被彻底净化;(4)净化后的烟气由排气管经引风机排入大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炀田力
申请(专利权)人:中能佳程环保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