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轴换刀机构对中性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04854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主轴换刀机构对中性检具,所述对中性检具与拉钉装夹后固定在主轴锥孔内,所述拉钉通过拉刀爪与拉杆连接,拉杆末端连接松刀油缸,对中性检具包括锥孔杯、夹持套和芯轴,锥孔杯设有与主轴锥孔插刀结构相适应的杯体部和与夹持套相适应的接合部,锥孔杯和夹持套内分别设有用于插入芯轴的通孔,锥孔杯远离所述夹持套一端的通孔设有内螺纹,锥孔杯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拉钉装夹,夹持套通过换刀机械手夹持调整与主轴锥孔的位置度和同轴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完成换刀机械手与主轴锥孔的同轴度检测,操作简单,从而避免了换刀时主轴锥孔与刀柄间的碰撞摩擦,避免了主轴锥孔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检测
,提供一种主轴换刀机构对中性检具,所述对中性检具与拉钉装夹后固定在主轴锥孔内,所述拉钉通过拉刀爪与拉杆连接,拉杆末端连接松刀油缸,对中性检具包括锥孔杯、夹持套和芯轴,锥孔杯设有与主轴锥孔插刀结构相适应的杯体部和与夹持套相适应的接合部,锥孔杯和夹持套内分别设有用于插入芯轴的通孔,锥孔杯远离所述夹持套一端的通孔设有内螺纹,锥孔杯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拉钉装夹,夹持套通过换刀机械手夹持调整与主轴锥孔的位置度和同轴度。本技术完成换刀机械手与主轴锥孔的同轴度检测,操作简单,从而避免了换刀时主轴锥孔与刀柄间的碰撞摩擦,避免了主轴锥孔的磨损。【专利说明】一种主轴换刀机构对中性检具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主轴换刀机构对中性检具。
技术介绍
在加工中心的机床中,以刀柄结构分类大约70%是BT刀柄结构的主轴,30%是HSK刀柄结构的主轴,加工中心主轴的精度是产品加工质量的关键。其中,BT刀柄是日本标准系列的一种刀柄结构,锥柄为实心结构,锥度7:24,尾端配有标准拉钉进行装夹;HSK刀柄是德国标准系列的一种刀柄结构,锥柄为空心结构,锥度1:10,靠拉刀爪伸入刀柄内孔中进行装夹。在加工过程中,主轴锥孔的磨损最常见形式的是主轴失效,而主轴锥孔的磨损主要是由于换刀时主轴锥孔与刀柄的接触碰撞造成的,因此,如何保证主轴换刀时减少主轴锥孔与刀柄间的碰撞摩擦,是减少主轴锥孔磨损的关键。目前,对HSK刀柄主轴,一般采用标准HSK刀杯三件套进行对中检测,使主轴锥孔与换刀机械手之间有较好的位置度,其具体的过程如下:首先将标准HSK刀杯三件套中的件A放置于主轴锥孔中拉紧,将件B置于换刀机械手刀爪上,手动单步操作换刀机械手,移至主轴换刀位置,手持件C插入件B与件A内孔中,测试插拔是否顺畅,从而判断换刀机械手与主轴位置是否对正。上述HSK刀杯三件套是在原HSK刀柄的基础上分解而来,由于其刀柄结构和装夹方式的限制,其只能适用于HSK刀柄结构的主轴,而BT刀柄主轴对中检测则属于空白,只是凭眼观和手感来进行主轴锥孔与换刀机械手间的对中,其对中精度不准确,不能保证刀柄与主轴锥孔的同轴度,容易造成刀柄顶端与主轴锥孔的碰撞摩擦,从而导致主轴锥孔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轴换刀机构对中性检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BT刀柄主轴与换刀机械手的对中检测采用眼观和手感实现,对中精度不准确,不能保证刀柄与主轴锥孔的同轴度,容易造成刀柄顶端与主轴锥孔的碰撞摩擦,从而导致主轴锥孔磨损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主轴换刀机构对中性检具,所述对中性检具与拉钉装夹后固定在主轴锥孔内,所述拉钉通过拉刀爪与拉杆连接,所述拉杆末端连接松刀油缸,所述对中性检具包括锥孔杯、夹持套和芯轴,所述锥孔杯设有与所述主轴锥孔插刀结构相适应的杯体部和与所述夹持套相适应的接合部,所述锥孔杯和夹持套内分别设有用于插入所述芯轴的通孔,所述锥孔杯远离所述夹持套一端的通孔设有内螺纹,所述锥孔杯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拉钉装夹,所述夹持套通过换刀机械手夹持调整与主轴锥孔的位置度和同轴度。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夹持套设有夹持部和延伸部,所述夹持部外圆周面上设有用于换刀机械手夹持的沟槽。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芯轴包括用于插入所述夹持套和锥孔杯的通孔的插入部和手持部。由于主轴换刀机构对中性检具包括与拉钉装夹在一起的锥孔杯、被换刀机械手夹持的夹持套和芯轴,将锥孔杯插入到主轴锥孔插刀口中,然后使用换刀机械手夹持住夹持套向锥孔杯靠近,不断调整换刀机械手的位置度,使芯轴能穿过夹持套的通孔,并进入锥孔杯的通孔,完成换刀机械手与主轴锥孔的同轴度检测,操作简单,从而避免了换刀时主轴锥孔与刀柄间的碰撞摩擦,避免了主轴锥孔的磨损。由于夹持套设有夹持部和延伸部,夹持部上设置了用于换刀机械手夹持的沟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换刀机械手夹持进行位置度和同轴度的调整。由于芯轴设有插入部和手持部,插入部插入夹持套和锥孔杯的通孔,实现对中性、同轴度的检测,手持部便于检测人员手持插入,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对中检测。【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HSK刀杯三件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主轴换刀机构对中性检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主轴换刀机构对中性检具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锥孔杯的装夹示意图;其中,1-主轴锥孔,2-拉钉,3-拉刀爪,4-拉杆,5-锥孔杯,51-杯体部,52-接合部,6-夹持套,61-夹持部,611-沟槽,62-延伸部,7-芯轴,71-插入部,72-手持部,8-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2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主轴换刀机构对中性检具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图中仅给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主轴换刀机构对中性检具与拉钉2装夹后固定在主轴锥孔I内,所述拉钉2通过拉刀爪3与拉杆4连接,所述拉杆4末端连接松刀油缸,所述对中性检具包括锥孔杯5、夹持套6和芯轴7,所述锥孔杯5设有与所述主轴锥孔I插刀结构相适应的杯体部51和与所述夹持套6相适应的接合部52所述锥孔杯5和夹持套6内分别设有用于插入所述芯轴7的通孔8,所述锥孔杯5远离所述夹持套6 —端的通孔8内设有内螺纹,所述锥孔杯5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拉钉2装夹,所述夹持套6通过换刀机械手夹持调整与主轴锥孔I的位置度和同轴度。上述主轴换刀机构对中性检具主要应用于BT刀柄的锥孔与换刀机械手的对中检测,在此不再赘述。其中,锥孔杯5设有与所述主轴锥孔I插刀结构相适应的杯体部51和与所述夹持套6相适应的接合部52,其中,杯体部51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拉钉2进行装夹,接合部52实现与夹持部61的接合,实现对中性检测。在本技术中,夹持套6设有夹持部61和延伸部62,所述夹持部61外圆周面上设有用于换刀机械手夹持的沟槽611,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换刀机械手夹持进行位置度和同轴度的调整。在本技术中,芯轴7包括用于插入所述夹持套6和锥孔杯5的通孔8的插入部71和手持部72,实现对中性、同轴度的检测,手持部便于检测人员手持插入,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对中检测。为了便于对本技术的理解,下述结合图3和图4所示,对本技术的工作过程进行阐述:主轴尾部松刀油缸给拉杆4 一作用力,使拉杆4向右移动,拉刀爪3在拉杆力的作用下,刀爪涨开,将锥孔杯5轻松插入主轴锥孔I中;松刀油缸卸载后,在拉杆4上面的蝶型弹簧作用力下,将拉杆4向左移动,拉刀爪3锁紧,拉住锥孔杯5上的拉钉2,使锥孔杯5固定于主轴锥孔I中。然后,换刀机械手夹持住夹持套6移动于主轴端部插刀位置,此时就可以手持芯轴7对锥孔杯5与夹持套6的对中性检测,并调整换刀机械手的位置,使换刀机械手与主轴锥孔的对中性合格。采用了锥孔杯5利用拉杆4安装拉刀爪3进行装夹,换刀机械手夹持住夹持套6,首先要调整换刀机械手的位置度,保证主轴与换刀机械手位置度达到要求,芯轴7才能从夹持套6的通孔8中对入锥孔杯5的通孔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轴换刀机构对中性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性检具与拉钉(2)装夹后固定在主轴锥孔(1)内,所述拉钉(2)通过拉刀爪(3)与拉杆(4)连接,所述拉杆(4)末端连接松刀油缸,所述对中性检具包括锥孔杯(5)、夹持套(6)和芯轴(7),所述锥孔杯(5)设有与所述主轴锥孔(1)插刀结构相适应的杯体部(51)和与所述夹持套(6)相适应的接合部(52),所述锥孔杯(5)和夹持套(6)内分别设有用于插入所述芯轴(7)的通孔,所述锥孔杯(5)远离所述夹持套(6)一端的通孔(8)设有内螺纹,所述锥孔杯(5)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拉钉(2)装夹,所述夹持套(6)通过换刀机械手夹持调整与主轴锥孔(1)的位置度和同轴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于安庆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