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碰撞前后同步吸能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碰撞前后同步吸能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日益增加。在人车事故中,行人的下肢等会与保险杠发生碰撞,从而导致腿部剪切伤害,虽不致命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车车事故中,保险杠作为最先与外界物体相接触的部件,承担了部分冲击能量,尤其是冲击波峰的缓冲作用。因此提高汽车保险杠的冲击能量吸收作用,对于提高汽车碰撞安全与行人保护将起到重要作用。传统汽车前后吸能装置相互独立,在分别发生正面碰撞和追尾时,汽车前后吸能装置单独吸能,吸收能量有限。为了解决吸能量小等问题,一些吸能装置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结构和材料进行了改进和改变,使得结构更为复杂,制造更为困难,造价更为昂贵。有些吸能装置是带有电控或者液控自动伸缩式,但占用的空间相对较大,结构复杂,造价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碰撞前后同步吸能装置,旨在解决传统汽车相互独立的前后吸能装置是单独吸能,吸收能量小且不能实现前后吸能装置同步吸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 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碰撞前后同步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保险杠(1),与前保险杠(1)结构相同并对称设置的后保险杠(2),以及用于传递来自前保险杠(1)和后保险杠(2)的碰撞力的两根推杆(3);所述前保险杠(1)和后保险杠(2)均包括前缓冲梁(4)、后横梁(5)以及两个前后梁连接件(6);所述前缓冲梁(4)和后横梁(5)的两端分别通过前后梁连接件(6)焊接在一起,前缓冲梁(4)和后横梁(5)之间的空间设置两个固定在后横梁(5)上的吸能盒(7)以及两个用于连接吸能盒(7)的吸能盒连接架(8),吸能盒连接架(8)与前缓冲梁(4)焊接为一体;所述两根推杆(3)平行设置于前保险杠(1)和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碰撞前后同步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保险杠(I),与前保险杠(I)结构相同并对称设置的后保险杠(2),以及用于传递来自前保险杠(I)和后保险杠(2)的碰撞力的两根推杆(3);所述前保险杠(I)和后保险杠(2)均包括前缓冲梁(4)、后横梁(5)以及两个前后梁连接件(6);所述前缓冲梁(4)和后横梁(5)的两端分别通过前后梁连接件(6)焊接在一起,前缓冲梁⑷和后横梁(5)之间的空间设置两个固定在后横梁(5)上的吸能盒(7)以及两个用于连接吸能盒(7)的吸能盒连接架(8),吸能盒连接架(8)与前缓冲梁(4)焊接为一体;所述两根推杆(3)平行设置于前保险杠(I)和后保险杠(2)之间,推杆(3)的两端穿设于前、后保险杠的后横梁(5)中,推杆(3)的两端分别与前、后保险杠的吸能盒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前后同步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7)的内部焊接有Iv推块(9),推杆(3)的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友名,王亭,黄红武,张义,周水庭,谭卫锋,吕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