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施肥整地联合作业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96817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7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还田施肥整地联合作业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悬挂架总成和机架,齿轮箱总成设于机架上,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节传动轴与齿轮箱总成相连接,齿轮箱总成右路通过一对非正交的齿轮变速换向,经右横轴与右侧边链轮箱或齿轮箱总成相连接,右侧边链轮箱总成与圆盘犁刀轴总成相连接,机架的左侧布置有平衡装置,平衡装置用于平衡圆盘犁刀轴总成产生的侧向力,齿轮箱总成左路通过一对正交的齿轮变速换向,经左横轴与左侧链轮箱或齿轮箱总成相连接,左侧链轮箱总成与旋耕刀轴总成相连接,机架的右侧设有地轮,地轮通过驱动链轮与肥箱的排肥器轴相连接,肥箱下部设有一排输肥管,机架后部设有拖板,拖板的宽度与旋耕刀轴总成的宽度相对应,主要应用于农业耕整地上,如稻麦秸秆根茬的覆盖还田、耕层施肥和浅层碎土整地等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还田施肥整地联合作业机,属于农业机械
,包括悬挂架总成和机架,齿轮箱总成设于机架上,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节传动轴与齿轮箱总成相连接,齿轮箱总成右路通过一对非正交的齿轮变速换向,经右横轴与右侧边链轮箱或齿轮箱总成相连接,右侧边链轮箱总成与圆盘犁刀轴总成相连接,机架的左侧布置有平衡装置,平衡装置用于平衡圆盘犁刀轴总成产生的侧向力,齿轮箱总成左路通过一对正交的齿轮变速换向,经左横轴与左侧链轮箱或齿轮箱总成相连接,左侧链轮箱总成与旋耕刀轴总成相连接,机架的右侧设有地轮,地轮通过驱动链轮与肥箱的排肥器轴相连接,肥箱下部设有一排输肥管,机架后部设有拖板,拖板的宽度与旋耕刀轴总成的宽度相对应,主要应用于农业耕整地上,如稻麦秸秆根茬的覆盖还田、耕层施肥和浅层碎土整地等作业。【专利说明】秸秆还田施肥整地联合作业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秸杆还田施肥整地联合作业机。
技术介绍
一般稻麦秸杆、根茬覆盖还田,旱耕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利用反转灭茬旋耕机、双轴灭茬旋耕机等机具,对收获后的抛撒在田间的秸杆、根茬直接覆盖还田,并完成土壤耕整作业,秸杆、根茬在耕层深度范围与土壤混合,在秸杆、根茬量较大时,还田效果还不能满足农艺要求;第二种就是利用传统的犁耕翻埋,还田量、覆盖深度都能满足农艺要求,但单一的犁耕作业,由于能耗较大,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传统的铧式犁翻耕作业,对秸杆量大、杂草多、韧性大的稻秸杆,容易发生缠绕现象,影响作业质量。第三种就是把铧式犁与旋耕机组合形成的联合作业机具。作业效率有所提高,但缠绕现象依然没有解决,机组的纵向尺寸大,稳定性差,功能单一,不利于全面推广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稻麦秸杆根茬深埋还田、耕层施肥及表土整地联合作业技术,就是在稻麦轮作地区,通过秸杆、根茬深埋还田一耕后地表条带施肥一肥料的混合覆盖和表层土壤的碎土平整等工序,完成稻麦秸杆根茬的机械化还田+种肥撒施+表土细碎平整的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秸杆还田施肥整地联合作业机,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秸杆还田施肥整地联合作业机,包括悬挂架总成和机架,齿轮箱总成设于机架上,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节传动轴与齿轮箱总成相连接,齿轮箱总成右路通过一对非正交的齿轮变速换向,经右横轴与右侧边链轮箱总成相连接,右横轴与动力输入方向的垂直方向有一个夹角,右侧边链轮箱总成与圆盘犁刀轴总成相连接,机架的左侧布置有平衡装置,平衡装置用于平衡圆盘犁刀轴总成产生的侧向力,齿轮箱总成左路通过一对正交的齿轮变速换向,经左横轴与左侧链轮箱总成相连接,左侧链轮箱总成与旋耕刀轴总成相连接,旋耕刀轴总成通过旋耕侧板与机架相连接,机架的右侧设有地轮,地轮通过驱动链轮与肥箱的排肥器轴相连接,肥箱下部设有一排输肥管,一排输肥管位于旋耕刀轴总成的前部,一组输肥管的宽度与旋耕刀轴总成的宽度相对应,机架后部设有拖板,拖板的宽度与旋耕刀轴总成的宽度相对应,工作时用拖拉机与其悬挂架总成挂接,拖拉机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输出经万向节传动轴进入中间齿轮箱总成,再经变速换向分成左右两路输出,右路通过一对非正交的齿轮变速换向,经右横轴到右侧边链轮箱总成,右侧边链轮箱总成带动圆盘犁刀轴旋转作业,圆盘犁刀轴产生的侧向力由左侧布置的平衡装置平衡;左路通过一对正交的齿轮变速换向,经左横轴到左侧链轮箱总成,再经链传动带动旋耕刀轴总成旋转作业,布置在右侧的地轮,通过驱动链轮带动排肥器轴转动,肥箱中的肥料,经输肥管把肥料撒在犁耕后的地面上,经旋耕碎土作业,均匀混入耕层中,完成施肥作业;前部的圆盘犁刀轴总成在机组前进和犁刀轴旋转的复合作用下,把土壤翻耕,完成秸杆、根茬的覆盖还田作业,同时,地轮随机组转动,带动与其相连的驱动链轮,驱动排肥器排肥,经输肥管撒布在耕后的田面上;后部的旋耕刀轴,在机组前进和刀轴旋转的复合作用下,完成犁耕土垡的碎土和肥料的混合覆盖,最后地表经拖板镇压整平。优选地:为了促进秸杆、根茬在土壤中腐熟,对土壤、秸杆等进行杀毒灭菌,在机架的前部设有一组喷洒装置,喷洒装置与药箱相连接,药箱设于机架上,药箱上还设有液泵,作业时,拖拉机带动机具前进,机架前部的喷洒装置根据需要,由驾驶人员在驾驶位置进行控制液泵进行喷洒作业,既方便又快捷。优选地:为了更好地使人们方便在肥箱中加肥料或做一些其它的事情,在机架的后部还设有工作平台,人们可以在工作平台上面做一些需要做的事情。优选地:为了减少旋耕功耗,提高碎土质量,旋耕刀轴管采用大直径(> 100mm),旋耕刀采用小长度的专用旋耕刀,也可选用小回转半径的S型标准刀;刀片排列采用4条螺旋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本机采用双侧双轴动力输出,双侧链传动或齿轮传动,结构布置紧凑,操作方便;驱动圆盘犁耕翻耕与施肥旋耕整地相结合,与铧式犁、牵引式圆盘犁及其联合作业机具相t匕,整机纵向尺寸减小,机组纵向稳定性好施肥地轮布置在右侧,工作时,地轮走在未耕地上,可保证施肥质量的稳定,结构布置方便;旋耕刀轴采用大直径刀管,小长度专用刀片,多条螺旋线排列,碎土 质量好,功耗小,作业前进速度与刀轴转速的匹配好。机具前部增设秸杆根茬腐熟剂或杀毒灭菌剂的喷洒装置,弥补了同类机具的不足,增加了机具功能,提高了作业效率,该机可以解决稻麦机械化还田施肥耕整联合作业缺乏适用作业机具的问题,采用驱动圆盘犁代替铧式犁耕翻还田,强制驱动的圆盘片,不仅不会缠绕秸杆或杂草,还可以切断秸杆和杂草,解决了传统铧式犁及其联合作业机具的缠绕问题,作业质量好,机组纵向尺寸小,稳定性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秸杆还田施肥整地联合作业机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秸杆还田施肥整地联合作业机俯视图(去掉药箱、肥箱)。图3是本专利技术秸杆还田施肥整地联合作业机的肥箱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秸杆还田施肥整地联合作业机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秸杆还田施肥整地联合作业机旋耕刀片展开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5 所示实施例1工作时用拖拉机与其悬挂架总成I挂接,拖拉机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输出经万向节传动轴进入中间齿轮箱总成13,再经变速换向分成左右两路输出,右路通过一对非正交的齿轮变速换向,经右横轴16到右侧边链轮箱总成2,右侧边链轮箱总成2带动圆盘犁刀轴旋转作业,圆盘犁刀轴产生的侧向力由左侧布置的平衡装置19平衡;左路通过一对正交的齿轮变速换向,经左横轴17到左侧链轮箱总成18,再经链传动带动旋耕刀轴总成7旋转作业,布置在右侧的地轮5,通过驱动链轮12带动排肥器轴转动,肥箱11中的肥料,经输肥管6把肥料撒在犁耕后的地面上,经旋耕碎土作业,均匀混入耕层中,完成施肥作业;前部的圆盘犁刀轴总成4在机组前进和犁刀轴旋转的复合作用下,把土壤翻耕,完成秸杆、根茬的覆盖还田作业,同时,地轮5随机组转动,带动与其相连的驱动链轮12,驱动链轮12驱动排肥器排肥,经输肥管6撒布在耕后的田面上;后部的旋耕刀轴总成7在机组前进和刀轴旋转的复合作用下,完成犁耕土垡的碎土和肥料的混合覆盖,最后地表经拖板8镇压整平。实施例2工作时用拖拉机与其悬挂架总成I挂接,拖拉机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输出经万向节传动轴进入中间齿轮箱总成13,再经变速换向分成左右两路输出,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秸秆还田施肥整地联合作业机,包括悬挂架总成(1)和机架,其特征在于:齿轮箱总成(13)设于机架上,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节传动轴与齿轮箱总成(13)相连接,齿轮箱总成(13)右路通过一对非正交的齿轮变速换向,经右横轴(16)与右侧边链轮箱总成(2)相连接,右横轴(16)与动力输入方向的垂直方向有一个夹角,右侧边链轮箱总成(2)与圆盘犁刀轴总成(4)相连接,机架的左侧布置有平衡装置(19),平衡装置(19)用于平衡与圆盘犁刀轴总成(4)产生的侧向力,齿轮箱总成(13)左路通过一对正交的齿轮变速换向,经左横轴(17)与左侧链轮箱总成(18)相连接,左侧链轮箱总成(18)与旋耕刀轴总成(7)相连接,旋耕刀轴总成(7)通过旋耕侧板(9)与机架相连接,机架的右侧设有地轮(5),地轮(5)通过驱动链轮(12)与肥箱(11)的排肥器轴相连接,肥箱(11)下部设有一排输肥管(6),一排输肥管(6)位于旋耕刀轴总成(7)的前部,一排输肥管(6)的宽度与旋耕刀轴总成(7)的宽度相对应,机架后部设有拖板(8),拖板(8)的宽度与旋耕刀轴总成(7)的宽度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兵朱继平樊家志杨斌袁栋丁艳彭卓敏夏敏姚克恒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